佛弟子文库

五欲对我们的伤害

2011/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世界称为欲界。人类的基本欲望可归纳为财、色、名、食、睡五种,生活在欲界的每个人,无不沉溺在对五欲的强烈希求中。

财欲:是人类对财富的需求,所谓“人为钱死,鸟为食亡”,人生的一切努力都在围绕着钱财奔忙。

色欲:主要是指对异性的需求。

名欲:是对名誉地位的希求。对某些人来说,生前能光宗耀祖,死后能流芳千古,才是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食欲:是人类对食物的需求。经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食物是众生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通

常,我们只是将食简单地理解为饮食,但这里所说的食,包括了断食、触食、思食、和识食。断食是我们的日常饮食,是色身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触食是我们接触的所缘,所以环境也是生存的重要条件;思食是求生的意志和欲望,否则,即使家财万贯,贵为王侯,也照样活得百无聊赖;识食是指精神食粮,我们的精神若是崩溃了,肉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通常所说的“行尸走肉”。

睡欲:是人们对睡眠的需要。就我们平常的人来说,每天要睡八小时左右,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通常,五欲又以食欲、色欲最为突出,孟子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存焉。”对食和色的希求,是人类最突出的欲望,也是人类得以生存并延续后代的基本手段。但具体到每个人,对待欲望又会有所偏重。爱财的人,觉得拥有金钱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为了挣钱可以不顾一切;贪色的人,为了美色可以将家庭、事业统统抛在脑后;虚荣心特别强的人,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惜牺牲一切;贪吃如餮餮之徒,只有享用美食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事;而贪睡的人,为了睡觉不惜浪费光阴。

五欲是建立在五根的基础上,五根为眼、耳、鼻、舌、身,是我们感受世界的五种渠道。五根同样充满强烈的需求,眼睛贪著悦目的色彩;耳朵贪著动听的音乐;舌头贪著美味的食物;鼻子贪著芬芳的气息;身体贪著舒适的环境。

欲界的众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奔忙于世间,一生劳碌愁苦,举心动念都在造业。为了欲望的满足而欢喜,为了欲望的受挫而颓丧,无非是做了欲望忠实的奴仆!视而不见,无有烦恼,修空思维,无有烦恼。修清净无为。深度放空,照见五蕴皆空。那时没了一切苦厄。解锁五欲财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欲界的众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奔忙于世间,一生劳碌愁苦,举心动念都在造业。为了欲望的满足而欢喜,为了欲望的受挫而颓丧,无非是做了欲望忠实的奴仆!欲界的众生每天都为财,色,名,食,睡奔忙!人生的痛苦,来自妄想、分别、执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欲望不可无休止

民间流传着一首《十不足诗》:终日奔忙为了饥,才得饱...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乌龟与野狗

有一次,释尊在舍卫国祇园精舍弘法利生。 有一个修行...

生命中的贪欲苦

有一个美丽得让人感到心酸的故事: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

了幻法师:婚姻源自爱欲心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

欲到无求品自高

古语说:有容乃大,无欲则刚。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

断除对异性的贪爱与相思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

天天看美女跳舞和演奏如何?

浅薄的乐,往往是苦因。 一位乡下财主,一天,在一高...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五种布施能迅速得福和改命

修行的成功,须从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应以布施为首。...

如何去消除病苦

如何去消病苦?病其实是三类病,佛陀说三类病。 一个是...

散心称名,能否除罪?能否往生?

问:散心称名,亦除罪否。 说这散心能不能除罪呢?你说...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

【佛教词典】雪山偈

(杂名)诸行无常之四句偈也,雪山大士于雪山闻此偈,...

【佛教词典】福遇

(1245~1313)宋末曹洞宗僧。又作弗遇。字还源,世称...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那么这个地方的因缘观强调对治,对治我们的爱取跟我见...

【推荐】听经闻法对我们极为重要

我们要经常观察自心,对自己的心作开示。因为我们的心...

佛疗六法

一、念佛对治业障: 平时多用念佛的名号、智慧、功德...

禅宗怎样参无门关

讲到参无这个法门,当年有人问赵州和尚:狗子还有佛性...

【推荐】我们并没有比别人高多少

修慈悲忍辱的善行。瞋恚心有两种人,一种是放逸的人,...

化解嗔心的方法

以前曾简单地讲过贪、嗔、痴的嗔;嗔的害处是何其的多...

妄杀群牛

俗语说:宁愿玉碎也不愿瓦全。就是说,自己得不到的东...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

净土易往而无人,病根在于缺乏厌离心

我们看到一些同修,如果生活当中碰到一些挫折了,或者...

四无量心

菩萨须内具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问: 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

修白骨观的三个阶段

白骨观即观想人的身体成为白骨的修法。贪欲炽盛的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