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莲池大师的自规自警

演莲法师  2014/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莲池大师的自规自警

提起莲池大师,大概在佛门弟子中没有几个不知道他的鼎鼎大名。他是明朝四高僧之一,也是净土宗的第八祖。与他同时代的憨山大师对他推崇备至,尊他为法门周孔,称“师之才,足以经世;悟,足以传心;教,足以契机;戒,足以护法;操,足以励世;规,足以救弊;至若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广运六度,何莫而非妙行!出世始终无一可议者,可谓法门得佛之全体大用者也。夫非应身大士,朗末法之重昏者,何能至此哉!”

大师一生行迹,详载《莲池大师塔铭》,其高山景行,令人不胜敬仰。当年孔子教学生们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说,遇见贤德之人,就想到自己一定要跟他学习,向他看齐;遇见不贤的人,便要反省自己,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毛病。莲池大师是佛门中的高贤,在此姑举一则,试看我们后辈能不能效法他于万一呢?

明朝万历辛丑年正月初十,莲池大师随例到浴堂沐浴,不小心失足滑入热水釜中,从脚后跟到大腿处被严重烫伤,据他自己在笔记中说:“俄而蹈沸釜中,几死矣!其得生者,幸也,龙天救之也。夫为时刹那耳,而死生系焉。命在呼吸,岂不诚然乎哉?”这是说他能够起死回生,纯属万幸,实在是护法龙天救了他。当时虽只是刹那罢了,然而死和生就在这一线之间系着。因此对“命在呼吸间”这句经文有着极深刻的体会。后又因治疗不得法,一直拖延两个月才痊愈。在此期间,他写了《伤足自规》四条如下:

一、自今已往,得一时筋骨轻安,行坐随意,即当思及六道众生苦恼,一心正念。

二、自今已往,虽有人恶骂加我者,非言谤我者,乃至批我颊者,唾我面者,悉顺受之,一心正念。

三、自今已往,虽有人忘恩背去者,恩反仇报者,悉顺受之,一心正念。

四、自今已往,虽有使令不如命者,承值不如法者,或以正语,或以巽语(委婉的话语),随宜而施,不可则已,勿起瞋恚,一心正念。

其实,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曾经有过生与死擦肩而过的经历,只是脱险了便不当一回事,何尝能在在引起无常的警畏,何尝能时时提醒自己一心正念呢?而大师他老人家在八十高龄时,仍写了《自警》七条如下:

先民有言:禹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我今衰残,奚啻惜分,一弹指顷,毋杂用心。

毋杂用心者,谓本参正念外,才起一念杂想,即便扫除,摄归正念。不可时刻延捱。今略开七事,真为生死出家,直欲一生了办,务力守之,时时自警。

一、不得蓄资财,造房屋,买田地,置一切精致好物。即经像等,传自太古,出自名家,皆勿留恋,一心正念。

二、不得作种种非紧要福德缘事,姑俟他日大事已明,作之未晚。今且权置万行门,一心正念。

三、不得于好色起贪爱心,于好味等起贪爱心,于好言赞誉我者起贪爱心。不得于恶色起瞋恼心,于恶味等起瞋恼心,于恶言讥毁我者,恶口骂辱我者,恶拳捶打我者,种种拂逆我者,起瞋恼心。乃至过去事或顺或违,未来事或顺或违,皆悉屏绝,坚壁固守,一心正念。

四、不得吟作诗文,书写真草,题贴对联。修饰尺牍,泛览外书,议论他人得失长短,乃至教凭臆见而高心著述,禅未悟彻而妄意拈评,缄口结舌,一心正念。

五、不得交结亲朋,应赴请召,游山玩景,杂话闲谈,凡种种世谛中事,除理所当为决不可已者,余悉休罢,一心正念。

六、不得贪著放逸,恣纵睡眠,大事未明,捍劳忍苦。一心正念。

七、不得与世人竞才竞能,争名争势,未得言得,未证言证,诳称知识,妄自尊高,惟应执卑守愚,终身居学地而自锻炼,常精常进,一心正念。

读了一代高僧的这些自规、自警,想想我们平时又是拿什么来自规自警的?如果没有,何妨就借用莲池大师这现成的十一条来规诫劝勉自己。古德云:“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既欲了办无量劫以来尚未了办的生死大事,岂可不竭尽心力,奋勇猛追芳躅,难道老天还有多少时光好让我们悠缓磨蹭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学漫画】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必须下很大功夫来面对每一个起伏的心念

我们在学院里面,乃至于在修道路程上,往往会迷失方向...

圣严法师《无我无相,功德无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前面已经做了一些说明,进一步谈...

在家弟子如何过上安乐的生活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 第一...

高僧佛图澄尊者

佛图澄,天竺人。少年时就开始学道,尤其精通玄术。永...

净界法师: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

如何把「空假中」三观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大乘佛法把所有的智慧,尤其天台宗把所有的智慧分成空...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推荐】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有什么渊源和道理

如今,化太岁、谢太岁的法事在中国民间十分盛行。 在寺...

如何修自性空观

问: 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 妙境长老答: 首先要知道什...

听与声即如来藏性

我们看第二段,明听与声即藏性。 听,是一个内处;声,...

布施、智慧与解脱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

【佛教词典】已生

云何已生?几是已生?为何义故观已生耶?谓过去现在是...

【佛教词典】王宫会

为观无量寿经二会之一。佛初临王宫,为韦提希夫人讲说...

长相的庄严与否,跟善恶业力有直接相关

请看第三各得真金色身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

为道当行坦途

绵亘数里的高山峻谷间罕有人烟,除了入山采宝的商人外...

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

酿酒卖酒者应当这样忏悔

【原文】 卖酒者当自念云:五谷本以养人,今糜烂为酒,...

这种爱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把心放在什...

番茄,名符其实的长寿果

番茄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长寿果。番茄之所以能够获得...

快乐无忧,故名为佛

当我们读到了四祖道信对牛头法融说:快乐无忧,故名为...

改变内心有两个重点

改变内心从佛法的角度,它主要是两个重点:一个是道的...

我们要用正确的方式看待福报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人生,应该怎样对待人生。 一个人如果...

星云大师:将来要做什么

青少年的时候,同参道友三五成群经常讨论著:「将来要...

这样才叫真正的布施

【是故佛说菩萨心不应住色布施。须菩提。菩萨为利益一...

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

问: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