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

明一法师  2014/0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禅修中的四个「拐杖」

很多人想禅修又怕禅修,有的人甚至怕在禅修中走火入魔。为什么会这样?他们说的原因是没有指导老师。在我看来是因为自己对佛教的理解不够,对禅修的向往心不正。总是希望出现神通什么的,或者看到、或感受到未知的情况产生惧怕。其实这都是光影里的事情,禅宗称其为“鬼窟里的活计”,完全没有必要怕。如果你被这些所困,那么这里供养四个禅修的拐棍给你。说是四个,其实道理只有一个,只是说的方法不同而已。这些也都是祖师佛菩萨们给我们留下的拐杖。

第一就是《金刚经》里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所能见到的相没有一个是真实的,就连我们自身也不是真的。我是什么?四大、五蕴和合而有我。我们常说四大非有,五蕴皆空。禅宗第四祖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里说:“此身是四大、五阴之所合,终归无常,不得自在。虽未坏灭,毕竟是空……应常观自身空净如影,可见不可得。智从影中生,毕竟无处所,不动而应物,变化无有穷。空中生六根,六根亦空寂,所对六尘境,了知是萝幻。”

这样看来连腿子疼都是假的,因为我们放不下,所以腿子就会疼得死去活来。如果知道这个道理,还有什么可以害怕的?所以只管专心用功,其它一切不管它,实在放不下,功夫对付不了这些痛苦的时候,打个其它的坚固的妄想。因为功夫也是妄想,也是假的,我们现在是利用这个假的功夫来对付这些妄想而已,最后连功夫也是不要的。

自己的经验是在功夫对付不了如腿子疼等坚固妄想的时候就默写《心经》,一笔一划地在脑中写。感觉是在腿子非常疼的时候每写一笔就像搬动一块大石头一样的困难,因为如果不把全身心的注意力全部集中起来,那个坚固的妄想就会进来,要想甩开它非全力以赴不可,所以非常的费力费神。当然有能力的时候还是回到自己的功夫上去,因为自己所用的功夫只是目前不熟,努力地练下去总有一天能熟起来,能对付一切的妄想。

第二就是祖师说的:“它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因为我们刚开始用功,时间非常的短,善根非常的幼嫩。而我们的无明妄想却是打得熟得不能再熟了,不要说以前辈子的,就这辈子也是多得不可言状。就算你从小就出家修行,你算一算你有多少时间是在功夫上?就算我们打禅七又有多少时间是在真正的用功?这些时间占了你全部时间的百份之几?认真算一下我们就会惭愧,就会明白我们的功夫是多么的幼稚,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妄想总是那么多。

所以我们在修行用功的时候必然会有很多的“敌人”,也就是妄想或者说是相,这些相会来干扰我们。我们前边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我们要甩掉的。但我们因为功夫粗浅,而这些相或者说是“敌人”又多得不得了,甩不掉的时候怎么办?来果老和尚的比喻是一人与万人敌,一个人和一万个人打架怎么打?这在我们用功就是要专心用功不理它,也就是“它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

这在我们生活中也是可以感受到的,比如一个顽童和你作对,总在折腾你,如果你一再不理他,像个死人一样。我想他折腾你五分钟,他也就不会再有耐心去折腾你了。所以用功有很多烦恼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办法,“它有千般伎俩我有一法——不理。”

第三就是常说的:“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我们见到不好的境界一般都认为是魔境。因为开始修行,魔王就要失去你这个有可能成为魔子魔孙的人,所以就要进行破坏,要不然你们全成佛了它的宫殿就要空了。从而魔境必然很多,魔来了怎么?大家都知道要避开它。我们都知道要专心用功不管他,斩掉他。

那么好的境界来了怎么办?见到佛了;见到光了;见到华了;或者是有了很舒服的境界了怎么办?平时我们求都求不到这样的事情,但是在修祖师禅中也是要舍去的,也是要斩掉的。因为这些好境界可能是魔化成来捣乱你的。应该知道这些境界就算是你的功德的感应,也不要执着于这些境界。要知道想上一层台阶必然要舍去下一级的台阶,要不然执着于原有的境界你就永远无法进步。这也是禅宗常说的路途风光,这些风光再好,但你还没有到家。我们要是执着于这些路途风光,那我们就永远到不了家。所以佛来了也要斩掉,专心用功不管他。

第四个就是来果老和尚说的:“一个话头就能把你送到家。”来果老和尚和虚云老和尚都是近代公认的开了悟的人,这话是他老人家自己的亲身体会,也比较适合我们近代的这些人。仔细体会也能知道,专心于一个话头上好好用功,不管路途上的一切风光,这样才能有希望开悟。这也是禅宗常说的老鼠啃棺材,只有对准一个地方,不断地用功啃,才有可能突破。要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里啃啃,那里咬咬那是没有希望的。所以专心在自己的功夫上,一切放下,才有希望得到突破。

这四个拐棍说法不同,其实目的是相通的,都是要我们专心用功,不要被内、外界的境界所转,实际上也体现了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理。所以祖师禅就是直接就到,当下就是。如来禅则是一步一来,通过讲道理让你慢慢明白,在还没有明白的时候让你通过善法解开烦恼之结,最后达到解脱。当然祖师禅也是如来禅的一部份,因为这种直接的方式也是佛陀教给祖师们的。祖师禅与如来禅的区别在仰山禅师勘探香严智闲禅师开悟过程中说明得非常清楚。

我们现在虽然不能亲眼见到这些公认为开了悟的祖师,但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善知识,很多的老和尚、大和尚。所以祖师们的禅法并没有断绝,依然在他们那里可以看到,只要我们信的及,放得下,守得住,好好地向他们学。再依照祖师佛菩萨们给我们的拐棍指引,我们不会迷失方向,努力参究终会有悟的一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通过茶去领悟禅的义理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

万里无寸草处去

禅宗的洞山禅师,在禅宗里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禅师,像雪...

禅宗与牛的因缘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贵的动物,具足威仪与德行。《胜...

临终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门

有一次,我到一间道场,那间道场一向是打禅七的。咦!...

【推荐】初修定者须过好「三关」

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

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禅师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佛法传入到东土以后,一开始有点...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今闻地狱心惊毛竖,发露忏悔愿罪消灭

敬白道场说众等,今为施主某甲及诸众生,归命十方诸佛...

发起菩提心的两个因缘

菩提心有本质上的差别跟作用上的差别,在本质上的差别...

三界无安,思维生死的过患

我们应该对轮回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

四种出世的思想

所谓出世就是超过和胜出般世间的意思。佛教的出世生活...

【佛教词典】矩奢揭罗补罗

(地名)Ku?āgārapura,城名。在摩揭陀国之中央,频...

【佛教词典】妙云相佛

(佛名)又曰妙云自在王如来。龙树菩萨之本地也。...

不要觉得人生亏欠了我们

不是说我们观了无常观、观了因缘观就能够放下,但至少...

我们的安排,怎比万佛之王的安排

院子里的某邻居身材五大三粗,十分壮实,言谈举止十分...

佛号念不准,可以往生吗

问: 如果念佛号念不准,可以往生吗? 净界法师答:...

凡是未出三界,都要读经修行

一、读经自利利人 说到读经,就是在齐声诵经。所谓「经...

闭关念佛二十一天的感悟

二〇一五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净土文化夏令营。在七...

【推荐】佛教十宗略述

释迦世尊住世之时,说法四十九年,皆随众生根机,方便...

佛菩萨为什么不以神通度众生

问: 佛菩萨为什么不以神通示现世人,引起世人的信仰...

梦参老和尚在93岁寿诞上的法会开示

2007年7月15日〈农历6月初二〉,适逢梦参老和尚寿诞,...

平时做好事的功德需要回向吗

问: 每星期所做的大大小小好事,比如说环保、捐款、...

念《地藏经》出了障碍怎么办

底下就是佛所说的偈子,是前头长行文的重颂。 吾观地藏...

一直善良下去,总会离幸福更近

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

生死极苦

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中,佛陀正在为人天四众说法。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