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所有一切法还是回归到这一念心

净界法师  2024/03/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所有一切法还是回归到这一念心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唯圣与凡,无不包容,尽其涯际,当知意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意根是什么功德呢?默容。因为内心是不能讲话的,它能够默默地去容纳一切善恶的诸法。比方说,我们看到一个人或一个事,我们嘴巴并没有说话,但是心中对这一切法却能够产生了了的分明,这个就是一种“默容”,它能够默默地去容纳、去了知一切善恶诸法。

那么它了知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法呢?这当中包括了“十方”(这个是讲空间)、“三世”(这个讲过去、现在、未来,讲时间),“一切世间出世间法”,它能够了知世间的这些杂染诸法,也能够了解世间的清净诸法。这个是约法来说。前面是约空间、约时间,这个约法。“唯圣与凡”,这个约人。我们也可以去了解圣人种种的功德相,也可以了解到凡夫种种的果报之法。总而言之,整个十法界的染净诸法、依正二报,都能够包容在一念心中,而穷尽一切的诸法,没有欠缺。所以我们意根是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其实,这个地方的意根主要还是讲第六意识。我们撇开本经的内涵不谈,佛陀在几乎所有的大乘经典赞叹的就是第六意根,就是这个第六意识。你看印光大师说是“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所有一切法是从它发动出来,所有一切法还是回归到这一念心。

天台宗在修止观的时候,它的所观境,它的空假中三观,其实主要是观现前一念心性,就是这个第六意识。它的理由是什么呢?它认为观第六意识有很多好处,因为它能够通前通后、通上通下。我们解释一下。

天台宗认为法有上下的差别。你看佛法界很殊胜,佛的功德法界很高;六凡法界是很广大,你看各有各的因缘,有些人造什么业,到什么果报去了。佛法界很高,众生法界很广,那你怎么办呢?

天台宗说,在佛法界跟众生法界当中,有一个贯穿佛法界跟众生法界的,就是心法,因为它通于佛,通于法,通于众生。你一念迷它就是众生法界,你一念的悟就是佛法界。所以在空间上你观一念心,你就知道你是跟什么法界相应,通上通下。

通左通右是讲时间。你看我们生命有过去、现在、未来,那你怎么知道前生的你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前生的你就是保存在你一念心中,我们讲所有走过的路都留下痕迹。我们这一念心是怎么来的?从唯识的角度就是熏习、累积,就是过去、过去、过去……有很多很多的过去就累积成现在。诸法因缘生,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你过去经历了很多事情,造了很多事情,全部累积起来,就是你这一念心。

你说:“诶,我为什么看到佛就想拜?”事出必有因,你以前有拜过。所以,内心的功能都是由你过去的造作累积下来的。所以你要了解你过去,欲知前世因,你观察你这一念心,哦,我前生哪一方面的业造的特别多,你大概清楚了。所以,了解前生,你看你的心,因为你这一念心经历过前生,它去过前生嘛。我们从前生跑到今生的时候,色身是死掉了,但是心识是通过来的,心识是没有所谓死亡,它能够超越死亡。所以天台宗说,你观这一念心可以知道你的过去,你看你的想法你也可以知道你将往哪里而去,你也可以知道你的未来。所以它通左通右。

观这一念心,可以知道过去、现在、未来,可以知道佛法界,可以知道众生法界,所以天台宗安立了现前一念心性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就在一念心中。它说,这么多法,你一辈子学不完。佛法界太高,众生法界太广;过去不可知,未来还没有出现,但是你掌握你这一念心,全部都知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

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

你内心不动,外面的世界便不会动

邪复成非: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

【推荐】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说:有一...

一个人要健康,要常常感恩你的色身

古时候有一个公案说:在饥荒的时代,有一个母亲,她要...

《持经利益随心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大觉世尊,所说...

宁静的真正意义

有个国王集中全国优秀画家,看谁能画出一幅最宁静的画...

内心是最好的龙穴

佛教对于世间万象,都有深入的观察,了知天有天理,地...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上香是不是越多越灵,红色和黄色哪种好

问: 师父,上香是不是越多越灵,红色和黄色上哪种会...

莲池大师一生的示现:若要生死自在,唯有老实念佛

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栖寺丈室内。八十...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

由施能生他世乐,不施现法亦生苦。人间诸财如流星,定...

【佛教词典】二密

(名数)于台密立二密:一、理密,说圆融不离之理者。...

【佛教词典】无瞋

无瞋者,于诸有情苦及苦具无恚为体,恶行不转所依为业...

布施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布施,就是指将财物、身体、智慧、佛法等等施与他人,...

一念清净心为何会堕入到三界轮回

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火宅。 这个是根本无明。我们...

如何在临命终时落实信愿心

念佛就能往生吗? 清朝续法法师曾著文论述念佛人的一百...

星云大师《从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还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慈光加被,使这次...

「上香」意义的省思

农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

阅读佛经的注意事项

佛经为世出世间无上法宝,看佛经确实应以至诚恭敬之心...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

诽谤弘扬正法之僧有何果报

问: 请问师父,如果有人恶意诽谤弘扬正法之僧,这有...

人生就是一场戏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

李炳南居士的皈依因缘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四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反...

圣严法师《佛教对宇宙生命的来源及看法》

佛教既然不相信另有一个宇宙的创造神,但是宇宙的存在...

慈悲心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

无缘慈我们解释一下。在大乘佛法当中,慈悲心由浅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