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势力

净界法师  2014/05/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宗的人,低估了妄想的势力

从佛陀的预言,我们现在是在一种下坡的阶段,叫末法时代。它一代不如一代──魔强法弱,正法的力量慢慢薄弱了,干扰你的、诱惑你的,邪法力量会越来越强。当然这个趋势有多大,不知道!可能是直接下来、也可能是缓慢,但是大方向我们是走在佛法的下势的阶段,如果你今生不往生,你来生更难往生,你最好早做准备,不要把希望放在来生,你最好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后面没有退路了,你才能够提起精神好好学习。

如果我们今天不接受教育,我告诉大家,按照正常情况你不可能往生了,因为你生生世世所留下的功能,不可能让你创造安住力、调伏力、引导力,不可能的。你要可以的话,那你根本就不要学佛了,你自己有本事能够面对生死,那佛陀出世干啥呢?

当然,你没有学佛法,你也是不知道怕,问题在这里。你没有学唯识、没有学《楞严经》,没有学很多佛法,你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你整天跟妄想打在一起,你也不知道你出现什么问题,你也不知道你到底哪里生病了,你完全不知道,你就傻不愣登的过一生,到临终的时候就随业流转了,就这样子。

所以很多人不知道怕,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是需要教育才会改变的,我们现在是走在一种顺生死流的阶段,你必须要教育才能够产生反转的,修行是要作改变的,不是顺其自然。你没有资格讲顺其自然,现在还没有资格,你现在要作出改变的,因为你的问题太多了。

在净土宗你不一定要修很大福报,关于业力断恶修善这一块:但是起码的五戒要守好,因为重大的罪业会干扰你的正念,它会产生障碍,你起码的戒律持好。但是思想这一块是非常重要的,临终你不能起一念的颠倒的,当你提起佛号的时候,它经不起一念的颠倒,而且你没有第二次机会了,你只要念头一动就没了,就投胎了,你不可能再回到临命终状态,不可能的。临命终的时候,你没有第二次,只能够百分之百的成功,所以你一定要在思想改造这一块不要轻忽,就是我们说的正念分明。

很多净土宗的人,他以为不需要改变,他就能够正念分明,他低估了妄想的势力,以为只要把眼睛闭起来,你什么都没看到。你想想看,你为什么生生世世会轮回,这难道没有原因吗?难道这些东西你不处理它,它就可以放过你吗,所以我们叫做逆生死流啊!我们现在是鱼,是逆生死流,你要改造你内心的问题──颠倒妄想。

所以诸位,按照佛法的定义,我们现在是生病了,你不吃药它不可能好的。当然我们不要断根,我们不要断烦恼,但是起码你必须让那个烦恼在调伏的状态、在你的控制范围。它的确可以带业往生,但是你必须要正念分明,那表示说你可以不断烦恼,但是你必须调伏烦恼,这个就必须要有一些智慧的观照,不是你强压得住的,你压不住它的。

所以佛法为什么要事修跟理观,提起佛号一定要智慧观照,否则你过不了你临终的妄想关的;妄想关、烦恼关、生死关,三关你都过不了,最后你还是被打回来了。你不能怪阿弥陀佛不帮助你,有些东西他是做不了主,他没办法给你的。身为阿弥陀佛,他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他能够做的已经做到极限,问题是我们准备好了没有?阿弥陀佛准备好了,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有些事情阿弥陀佛没办法做的,所以我相信事出必有因。

诸位,今天能够坐在这里,你跟三宝的缘结得很深,我只能告诉大家,诸位很幸运,我们今天能够开六个课程,找这么多台湾的法师在百忙当中,过来陪大家学习这个课程,就好像我经常讲,一个大学生教国中生一样,陪你们走一趟。因为这个课程我们都太熟悉了,所以这是诸位的福德因缘,要好好珍惜,还有陈会长的发心,提供大家这么好的环境,总言之,我们准备要上路了,就这样子,好,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必须持戒

不管修什么法门,都必须持戒,当然念佛也不例外。 戒律...

临命终时教以念佛,即见化佛接引往生

《华严经》的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这是一种大根器修行净...

【推荐】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问: 如何坚定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的信念? 大安法师答...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穿透力极强的光明悲愿

因地的佛与佛之间,因地愿力不同所表现的有的光能够照...

念佛人一有此心,便无往生之分

凡诵经、持咒、礼拜、忏悔,及救灾、济贫,种种慈善功...

至诚恳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很多人对于佛教净土理念,知道但是行不到。知之匪艰,...

喜欢读经而不喜欢念佛怎么办

问: 我学习佛法一年有余,一直以来虽然知道念佛的重...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同样一首歌,一个是生情执,一个是出道用

大家知道生在兜率天内院见到弥勒菩萨,那么这个胜境能...

拥有的东西越多也就越执著

有些东西,我们并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但却总是...

我们临终的那一念,必须有三种忆念

佛教讲到我们生命的现象界,主要是靠因缘的力量来创造...

修行贵在无生,发愿往生岂不违背无生之义

【原文】 客问天如老人曰:修行求出生死,故贵无生。慕...

【佛教词典】劣应身

天台宗将凡夫二乘及地前菩萨所见佛之应身,分别为胜、...

【佛教词典】发光

唐代僧。河南汝阳人,俗姓杨。历代祖先皆为官宦。师每...

这个称赞如来,所赞之境也是非常广大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

不要把歉疚理想带到棺材去

每一个人在世间经历数十年的寒暑岁月会有病老死亡的一...

圣严法师《悟的定义》

悟的意思,就是本来不知道的,突然间知道了;但是佛教...

慈学长老尼:出生与出家之难

出生难 我的名字叫慈学,是出家的时候师父赐的。俗名林...

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顶礼法师!在选择善知识的时候,由于我们智慧福德...

梦参老和尚:妙法莲华经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1讲 跟法华经...

有三心者,定得往生

着一个地方掘下去,一定见水。如果东掘掘,西掘掘,处...

【推荐】地藏菩萨讲因果报应的道理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含义

我们前面讲义大科,讲到五戒的法门。受持五戒,它有两...

能够身心俱出家,才称为大丈夫之事

佛赞叹出家。这是中品上生,从这来看,他主要是针对僧...

【推荐】苦从哪里来?

有一次,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

为什么要结善缘好缘

问: 为什么要结善缘好缘? 方海权答: 因为结善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