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悟的定义》

圣严法师  2010/10/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悟’的意思,就是本来不知道的,突然间知道了;但是佛教所讲的‘悟’与此有所不同。就一般人所谓的悟而言,约可分作五类:

(一)艺术的悟

艺术的悟实际上又可称为灵感。不论是文学家、音乐家或画家,他们的创作多半不是依赖平常的知识或学问,也不完全依赖技巧的训练。文学上有所谓下笔如有神助,几千几万言一气呵成;就画家而言,凭着神来之笔,不论是小品或巨幅的画作,均能一挥而就;音乐家谱曲,经常是不假思索,源源而出;当然,也有所谓文穷而后工,贾岛的‘推敲’便是最好的例子。可是没有灵感的创作只能见其工夫,不能获得天马行空的自在与豁达,因此,艺术家往往是天成的。

(二)科学的悟

科学家们发现某种物理、数学、生化等学术上的定律,固然先应有其学术的基础训练,主要还是得自悟性,不论是理论的或技术的重大创发与突破,往往是在‘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毫不费工夫’的情形下产生的。牛顿见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发明电灯,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都不是常人所能做到的事。

(三)哲学的悟

对于人生宇宙的体验,哲学家往往不出儒家所说的生而知、困而知、学而知的三个途径。从学习而知固然重要,却无法超越前人的经验范围;唯有天生而知的天降奇才及从困顿中逼挤出来的发现,才能开创新知的境界,那就是悟境。古来伟大的哲学家们,为我们的文化思想史,留下各种型态观念的哲学理论;例如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即是在贬谪至贵州龙场时悟得。

(四)宗教的悟

宗教的悟其实就是通过宗教的仪式、信仰和祈祷、礼拜、持诵等行为,而感应天启、神示、降灵等现象。有的直接用眼睛看到神的指示,或者用耳朵听到神的言语,或是经由梦境得到神的垂示;也有突然灵光一闪而发觉自己与神同在,见解超乎常人,信念突然增强,生起悲天悯人的使命感;或是真实目睹天堂、地狱、神仙世界等奇异经验。当事人往往会把这当成开悟;也就是未曾发生的事突然发生,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宗教信仰多半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

但是从禅的立场来看,以上四种,都不是真的悟境。悟,必定是自我中心的脱落,自私烦恼的解放,分别执着的破除,所以应该更进一步超越于灵感与灵验之上,才是真正的悟境。

(五)禅的悟

根据佛经所载,禅的悟是‘觉’的意思。觉有三个层次:

1.小乘的自觉。破除了贪、嗔、痴、慢、疑等自我中心的烦恼之后,再也不会因各种烦恼而在生死流转之中接受苦报;这必须修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法门,才能达到破我执、住涅槃的阿罗汉程度。在小乘的修行过程中,能够到达初果的位置就已算是开悟,到了四果则是彻悟。

2.大乘的菩萨称为觉他。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译,而菩提萨埵就是‘觉有情’的意思。菩萨不仅自断烦恼,尤其发愿广度众生,地藏菩萨甚至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菩萨希望一切众生都能成佛,至于自己能否成佛,不是问题;事实上如果众生都因他而成佛,他必定也会成佛。通常把菩萨道的层次分成五十二个位次,若能进入第十一个位次也算开悟,直到成佛则叫彻悟、圆悟。

3.佛是自觉、觉他、觉满。他的烦恼已经断尽,已为一切众生种下了得度的因缘;他是自利利他、福慧双运而圆满究竟的人,所以称为大圆满觉。

4.禅宗的悟另有胜义。有一种是不假阶梯,在明师指导下一触即悟;也有在苦参实究时,悟境突然自发。当悟境现前之时,心胸坦荡,豁达无碍,晴空万里,不着点尘,与佛的心地一般无二,平等一如。不过,佛是一悟永悟,而且是彻悟;一般的禅修者可能要悟了又悟。悟境出现的时间也有长短,力量强的比较持久,否则相当短暂。唯其已经开悟,毕竟和从未有过悟境的人大不相同,因为他们已经见到本来面目,所以信心坚固,而且会继续努力。因此有位禅师曾说‘大悟三十多回,小悟不计其数’,可见禅宗的悟并不等于一悟就是解脱,或者一悟就成佛。

从以上可见,佛教所说的悟有顿、有渐、有深、有浅,而禅宗属于顿悟。顿悟可能达到彻悟,但多半要悟了又悟,重重突破。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谁主宰吉凶

一位修行僧来到施主家,见对方正用杨枝漱口,并把牛黄...

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问: 法师,几年前就对佛法有一点儿兴趣,但对于皈依我...

在现实生活中怎样当好一个居士

在现实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以...

吃肉就是度这些众生,这种说法对吗

余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讲经时,闻有密宗传法法师每每...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谈起佛教的共修活动,法会算是许多人认识佛教的入门砖...

开悟的十个标准

人人动辄谈开悟,所谓的开悟,究竟如何?标准是什么?...

是「山门」还是「三门」

当我们进入到佛教寺院时,通常会先经过山门,有时也会...

信仰不是寻找奇迹 不要过分感性狂热

玉琳国师曾经有过这么一段话:作为大德善知识,为众生...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圣严法师《随相而离相》

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

圣严法师:不再为情所困

「情」是什么?「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亲情、爱情、...

圣严法师《积极的人生观》

何谓积极?时时地生活于现在,不将生命的时光浪费在对...

圣严法师:逆境也是无常的

一般人遇到无常,很可能的消极:「既然无常就不要管了...

【佛教词典】十善业道

十种良善的行为是通向善处的道路。...

【佛教词典】定慧

禅定和智慧,亦即三学中之二学。收摄散乱的心意为定;...

临终俱宜念佛以助

原文: 人之临终,只可念佛,不宜持咒。以念佛令彼听,...

没有了肉体,下地狱为何还会痛苦

问: 人死了,肉体没有了,下地狱怎么还会有痛苦呢?...

经常食肉者智商会下降

经常吃肉会导致智商下降,这是近来英国科学家在8170名...

这样去做,地藏菩萨就能加持成就你的大愿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发广...

「阿弥陀」具有哪些含义

阿弥陀是印度话,阿翻成中文叫做无;弥陀翻成中文叫做...

贪取天眼

贪心是人类的天性,可是贪也有善贪恶贪,有正贪与邪贪...

【推荐】吃素是福,不再与众生结恶缘

母亲打来电话,颇为伤感:我们村里的人说你好瘦,人又...

念佛不回向和发愿,是否可以往生

问: 既然心作心是,念佛成佛,念菩萨成菩萨,都在一...

净慧老和尚新加坡双林寺禅七法会开示

(第一天) 大和尚慈悲、常住的各位班首师父慈悲、各位...

圣严法师《快乐由自己决定》

开朗才会快乐 人经常生活在不安定的心态及环境中,因...

用功的关键在于能不能放下

禅堂的禅字,又名静虑,又名思维修,总的一句话,就是...

皈依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

问: 皈依之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经》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