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持大悲咒的仪轨和功德利益

2014/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持大悲咒的仪轨和功德利益

根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童男、童女欲诵持者。

第一:皈依、发愿。於诸众生起慈悲心。先当从菩萨发如是愿:

稽首皈依大悲主.愿力宏深相好身。

千臂庄严普护持.千眼光明遍观照。

真实语中宣密语.无为心内起悲心。

速令满足诸希求.永使灭除诸罪障。

龙天众圣同慈护.百千三昧顿熏修。

受持身是光明幢.受持身是神通幢。

洗涤尘劳愿济海.超证菩提方便门。

我今称诵誓皈依.所愿从心悉圆满。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知一切法。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智慧眼。

南无大悲观世音. 愿我速度一切众。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善方便。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乘般若船。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得越苦海。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得戒定道。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登涅盘山。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速会无为舍。

南无大悲观世音.愿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我若向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

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第二:至心称念佛菩萨名号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三称以上)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以上)

第三:诵《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

南无喝啰(la)怛(da)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jie)帝、烁(shuo)钵啰耶.菩提萨埵(duo)婆耶.摩诃萨埵婆耶.摩诃迦(jia)卢尼迦耶.唵(ong)萨皤啰罚曳.数怛那怛写(xia).南无悉吉栗埵、伊蒙阿唎耶.婆卢吉帝、室佛啰楞驮婆.南无那啰谨墀(chi).醯(xi)利摩诃皤(po)哆(duo)沙咩(mie).萨婆阿他、豆输朋,阿逝孕,萨婆萨哆、那摩婆萨哆,那摩婆伽,摩罚特豆.

怛侄他.唵,阿婆卢醯.卢迦帝.迦罗帝.夷醯唎.摩诃菩提萨埵,萨婆萨婆.摩啰摩啰,摩醯摩醯、唎驮孕.俱卢俱卢、羯蒙.度卢度卢、罚阇(she)耶帝.摩诃罚阇耶帝.陀啰陀啰.地唎尼.室佛啰耶.遮啰遮啰.摩么罚摩啰.穆帝隶(li).伊醯伊醯.室那室那.阿啰参(sheng)、佛啰舍利.罚沙罚参(sheng).佛啰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唎悉唎.苏嚧(lu)苏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驮夜、菩驮夜.弥帝唎夜.那啰谨墀.地利瑟(se)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诃.悉陀夜.娑婆诃.摩诃悉陀夜.娑婆诃.

悉陀喻艺.室皤啰耶.娑婆诃.那啰谨墀.娑婆诃.摩啰那啰.娑婆诃.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诃.娑婆摩诃、阿悉陀夜.娑婆诃.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诃.波陀摩羯悉哆夜.娑婆诃.那啰谨墀、皤伽(qie)啰耶.娑婆诃.摩婆利胜羯啰夜.娑婆诃.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嚧吉帝.烁皤啰夜.娑婆诃.唵,悉殿都.漫多啰.跋陀耶,娑婆诃.

(一宿诵满五遍。除灭身中百千万亿劫生死重罪。)(治病救急难,每天诵二十一遍,时间允许,108遍更好。)(为求菩提而专修大悲咒,可全日或多日,放下一切,奋勇诵持大悲咒,殊胜不可言说,行者自知。)

第四:诵《日光菩萨陀罗尼》 和 《月光菩萨陀罗尼》

日光菩萨陀罗尼:

南无勃陀瞿那迷 ná mó bó tuó qú nuó mí

南无达摩莫诃低 ná mó dá mó mò hē dī

南无僧伽多夜泥 ná mó sēng qié duō yè ní

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dǐ li bù bì sà duō yán nà mó

月光菩萨陀罗尼:

深低帝屠苏咤 shēn dī dì tú sū zhà

阿若蜜帝乌都咤 ā ruò mì dì wū dū zhà

深耆咤 shēn qí zhà

波赖帝 bō lài dì

耶弥若咤乌都咤 yē mí ruò zhà wū dū zhà

拘罗帝咤耆摩咤 jū luó dì zhà qí mó zhà

沙婆诃。 suō pó hē

(各一遍)

第五:回向:(至心诚意)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可以加念自己需要回向的回向文)

附:

大悲咒是什么?

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当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罗尼相貌。’

(大悲咒就这是十种心,平时要多让自己的心与菩萨的心相应,若能和菩萨的心行相应,那加持力就更快,我们的修行路也就更好走了!佛法是心法,我们的心就是大宝藏,善用我们的心,能成就一切功德。)

大悲咒的修学要行菩萨道

大悲咒修学诵持的人,要多行菩萨道,感应力就更加强大,感应速度就更快。

一:大悲咒诵持的人要有慈的心,说的话和做的事要使大众得益,使大众欢喜,施与大家快乐。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二:大悲咒诵持的人要有悲的心,要用语言和行动去安慰心理不安的人,使他们心无怖畏,远离痛苦。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三:大悲咒诵持的人对于父母长辈要孝顺,亲朋好友乃至有缘众生都要尽力扶持。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四:大悲咒诵持的人要多施济病苦贫苦的人,不管是护理和财物的帮助,我们都要尽力去做。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五:大悲咒诵持的人要多照顾老弱的人和无助妇女儿童。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六:大悲咒诵持的人要有宽宏大量,原谅他人过失的心,与人结好缘,广修福慧,教与大家修学正法,时常为大众做贡献。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七:大悲咒诵持的人要给人方便,不要计较自身得失。用柔软语言待人,不要语言和行动上伤害到他人。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八:大悲咒诵持的人修学或行菩萨道,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我们这个世界行菩萨道难,不要碰到一点挫折就生退心。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九:大悲咒诵持的人对于修桥造路、建佛塔寺、印造善法教典、乃至急难相助,都应尽力参加。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十:大悲咒诵持的人要修一切善,离一切恶,也应该把行善积德的因果,以及证悟菩提的妙法传给大众。这样修学感应力大、感应速度更快。

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1、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

2、欲生何等佛土,随愿皆得往生。

3、不堕三恶道。

4、能生诸佛国。

5、得无量三昧辩才。

6、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诚。

7、若诸女人厌贱女身欲成男子身,诵持大悲陀罗尼章句,若不转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觉,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

8、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1)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

(2)今诵大悲陀罗尼时,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只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3)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诵此陀罗尼者,当知是人:

(1)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数诸佛所爱惜故

(2)即是光明藏,一切如来光明照故

(3)是慈悲藏,恒以陀罗尼救众生故

(4)是妙法藏,普摄一切陀罗尼门故

(5)是禅定藏,百千三昧常现前故

(6)是虚空藏,常以空慧观众生故

(7)是无畏藏,龙天善神常护持故

(8)是妙语藏,口中陀罗尼音无断绝故

(9)是常住藏,三灾恶劫不能坏故

(10)是解脱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

(11)是药王藏,常以陀罗尼医疗众生病故

(12)是神通藏,游诸佛土得自在故,可见此咒功德,赞不可尽。

得十大利益:

(1)能得安乐

(2)除一切病

(3)延年益寿

(4)常得富饶

(5)灭一切恶业重罪

(6)永离障难

(7)增长一切白法诸功德

(8)远离一切诸怖畏

(9)成就一切诸善根

(10)临命终时,任何佛土,随愿得生。

诵此陀罗尼者,得十五种善生:

(1)所生之处,常逢善王,

(2)常生善国,

(3)常值好时,

(4)常逢善友,

(5)身根常得具足,

(6)道心纯熟,

(7)不犯净戒,

(8)所有眷属,恩义和顺,

(9)资具财食,常得丰足,

(10)恒得他人,恭敬护持,

(l1)所有财宝,无他劫夺,

(12〉意欲所求,皆悉称遂,

(13)龙天善神,恒常护卫,

(14)所生之处,见佛闻法,

(15)所闻正法,悟甚深义。

诵此陀罗尼者,不受十五种恶死:

(1)不为饥饿困苦死,

(2)不为枷系杖击死,

(3)不为冤家仇对死,

(4)不为军阵相杀死,

(5)不为虎狼恶兽残害死,

(6)不为毒蛇蚖蝎所中死,

(7)不为水火焚漂死,

(8)不为毒药所中死,

(9)不为蛊害死,

(10)不为狂乱失念死,

(11)不为山树崖岸坠落死。

(12)不为恶人魔魅死,

(13)不为邪神恶鬼得便死,

(14)不为恶病缠身死,

(15)不为非分自害死。

诵此陀罗尼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若在山野诵经坐禅,如有山精魑魅鬼神恼乱,诵此咒一遍,诸鬼魔悉皆被缚。如法诵持者,观音菩萨,一切善神,金刚密迹,常随护卫,不离其侧。  

1、诵持大悲咒者,从是以往所有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

2、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

3、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

4、若能如法诵持,于诸众生起慈悲心者,(观世音菩萨)当敕一切善神、龙王、金刚密迹常随卫护不离其侧,如护眼睛、如护己命。是诸善神及龙王、神母女等,各有五百眷属,大力夜叉常随拥护。  

5、诵持大悲神咒者,其人若在空山、旷野,独宿孤眠,是诸善神番代宿卫,辟除灾障。

6、若在深山迷失道路,善神龙王,化作善人,示其正道。

7、若在山林旷野,乏少水火,龙王护故,化出水火。

8、观世音菩萨言:“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索,咒二十一遍,结作二十一结,系项(颈部)。此陀罗尼是过去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说,彼等诸佛为诸行人,修行六度未满足者,速令满足故;未发菩提心者,速令发心故;若声闻人未证果者,速令证故;若三千世界内诸神仙人,未发无上菩提心者,令速发心故;若诸众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罗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种子法芽增长,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须皆得成办。” 

9、三千大千世界,幽隐闇处三涂众生,闻大悲神咒皆得离苦。

10、若诸菩萨未阶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到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11、若声闻人闻此陀罗尼一经耳者,修行书写此陀罗尼者,以质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门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内,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须弥山及铁围山,能令摇动,又令碎如微尘,其中众生,悉令发无上菩提之心。  

12、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论此大悲咒

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

13、若诸人天诵持此陀罗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众生,得此人浴身之水,沾著其身,一切恶业重罪悉皆消灭,即得转生他方净士,莲花化生,更不受胎身、湿、卵之身,何况受持读诵者。此人若行道路,大风时来,吹此人身毛发衣服,余风下过,诸类众生得其人飘身风吹著身者,一切重罪恶业并皆消灭,更不受三恶道报,常生佛前,当知诵持者,福德果报不可思议。  

14、诵持此陀罗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恶,一切天、魔、外道、天龙、鬼神闻者,皆是清净法音,皆于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

日光月光二菩萨为拥护持诵大悲神咒者 :

1、日光菩萨为受持大悲心陀罗尼者,说大神咒而拥护之:‘南无勃陀瞿那迷。南无达摩莫诃低。南无僧伽多夜泥。底哩部毕萨咄檐纳摩。’

功德:诵此咒灭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灾,若诵一遍,礼佛一拜,如是日别三时诵咒礼佛,未来之世所受身处,当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报。

2、月光菩萨亦复为诸行人,说陀罗尼咒而拥护之:‘深低帝屠苏吒。阿若蜜帝乌都吒。深耆吒。波赖帝。耶弥若吒乌都吒。拘罗帝吒耆摩吒。沙婆诃。’

功德:诵此咒五遍,取五色线作咒索,痛处系,此咒乃是过去四十恒河沙诸佛所说,我今亦说,为诸行人作拥护故、除一切障难故、除一切病痛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远离一切诸怖畏故。  

3、此陀罗尼能大利益三界众生;一切患苦萦身者,以此陀罗尼治之,无有不瘥者。

4、此大神咒,咒干枯树,尚得生枝柯华果,何况有情有识众生,身有病患治之不瘥者,必无是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性别》

很多人想知道观世音菩萨究竟是男是女?是印度人还是中...

星云大师《黑白观音》

某位信徒拥有一尊白瓷观音。整尊观音圣像质地细致,塑...

闭关念佛二十一天的感悟

二〇一五年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净土文化夏令营。在七...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

若有男女依母教,一切灾难尽消除

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除,诸...

米拉日巴尊者最后的嘱托:不要做表面的功德

米拉日巴在圆寂前跟弟子说:又有某些只有少量福德的学...

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

《阿弥陀经》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什么...

佛像缺损还能继续供养​吗

问: 请问法师,弟子二十多年前请的一尊白衣滴水观音,...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造佛塔的功德

佛塔,亦称塔婆,浮图,意译为高显处、功德聚、是佛教...

世界名人谈素食

1、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

【推荐】一切有为法,皆悉归无常

无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劝告弟...

受果报的时候,会因造业的人多而减轻吗

问:在琉璃王灭释迦族的时候,世尊的头痛了三天。这是...

【佛教词典】

指牵船声,或出力所发之声,或蓦地寻见失物时所发之声...

【佛教词典】业果

由善恶业因所招感的苦乐果报。...

佛心本有

有一学僧请示盘珪禅师道:我有一个天生的毛病-气短心...

佛教如何看待「化解太岁」

化解太岁,又叫顺星、拜斗。有法师反对和批评。有僧人...

【推荐】送别公公——我所亲见的死亡过程及思考

今年二月二十六日,久病于榻的公公病逝于长沙。最后的...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

我于一九三五年到惠安净峰寺去住。到十一月,忽然生了...

虚云老和尚论《西游记》

世上流传的《西游记》、《目莲传》,都是清浊不分,是...

费重利轻

有人一生劳碌,和人争夺计较造诸恶业,才得来的钱财,...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

要平息愤怒,必须舍去对他人的怀恨

常常一件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一味地认为自己就是对的...

功夫用得纯熟的人没有妄想

《金刚经》上有这句话,何谓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

凡圣同居土由两种能感的因所构成

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

【推荐】受戒时应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我们在受戒过程中,应该如何观想,才能纳受戒体? 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