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014/1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我们对言语的态度,就是从父母呼、父母命这几句开始做起。一个孩子连对父母讲话都不恭敬,他对别人也不会恭敬。这一句没做到,孩子一生就会有很大的障碍;这一句做到了,孩子一生受益。他能尊重父母,对父母讲话和颜悦色,看到别人的父母,他会想到别人的父母也很辛劳,也应该恭敬。他能体会到父母念念希望他好,他也能体会到别人的父母也希望他的孩子好,假如我们对人恶言相向,父母会伤心难过。一个孝子能有这种同理心,不愿意让别人的父母痛苦,他的恭敬就能从父母身上再延伸到一切人。

跟父母讲话的态度要非常恭敬,现代人为何无法做到?电视、音乐让他的心很浮动、烦燥,所以听两句话就不耐烦,就顶嘴。我们要先反观自己有没有做到?假如有一位母亲呼唤子女,其子女马上走过来说:“妈妈,请问有什么事?”这样的声音和态度,现在几乎看不到。所以,要从我们自己开始做起,先有这种恭谦的态度。不是对父母如此,对所有的长者都应该如此。

但对孩子不能这样,学问是活的不是死的,如果儿子说:“妈,来一下。”你马上走过来:“儿子,有什么事?”这就颠倒了,孩子会慢慢变得傲慢、无礼。因此,对长者、对平辈我们应该这样做,但是对晚辈要长养他的孝心跟恭敬心,应该是晚辈到长辈的面前才是正确的。

“父母呼,应勿缓”。有时你在答应父母的时候,表面上看起来有应,内心却是不耐烦,所以对待父母的召唤,还要观察自己的心是否真诚恭敬。如果能从内心深处下功夫,不出三个月,绝对会让身旁的人刮目相看。一个人求道德学问有没有效果,从别人对你的态度就可以判断出来。

“父母命,行勿懒”。答应父母的事情,一定要守信不能偷懒。你已经告诉妈妈要去洗澡,就应该立即去洗,不能拖拖拉拉。甚至于父母交代我们买的东西,也应该如期买回来。有些人对于朋友交代的东西,都不会忘记买,而家人交代的却常常一拖再拖。为什么对朋友不敢失信,对父母就失信了?因为怕跟朋友的关系搞坏了,生意做不成,他们的话不敢怠慢;而父母不会计较也无利害关系,所以心就不恭敬了。

有的人对朋友不会发脾气,专门把脾气发在谁身上?发在最亲的人身上。真是颠倒!点点滴滴对你付出,对你最照顾的人,你却对他最不好。如此,到了三十岁、四十岁,会觉得内心愈来愈不安,因为该做的都没做。假如这时父母又走了,就会觉得内心隐隐作痛,该报的恩都来不及报。而报父母恩就要先从言语态度的恭敬做起,不要好高骛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超越的情

有一天早晨,佛陀的僧团三五成群,正在讨论城里发生的...

母亲的心

有一位寡母茹苦含辛把幼小的独子抚养成人,母子身影相...

运用佛法的慈悲智慧来处理婆媳关系

2017年,是我先生家族最不幸的一年。特别是他弟弟的突...

劝孝歌两首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十月怀胎妈妈苦,一朝落草爹爹笑...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诸佛的恩德很难报答,他超过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对...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

富贵人家子弟,多不成器,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或偏...

《佛说盂兰盆经》教您怎样报母恩

今天我们这个法会是什么法会?报恩法会。报谁的恩?报...

父母要我放弃病重的妻子,该怎么办

问: 法师您好!我跟妻子结婚快四年了,第二年妻子就...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了解放逸的源头

现在人总想休息、放松,为什么呢?因为太累了,这其实...

诵经后出现不如意,可以先不诵吗

问: 师父,如果诵经后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

身体少病的十个原因

1、不打别人,不虐待动物。 2、劝别人不要打人或虐待...

【推荐】看似赢了,其实是输了

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所租的小套房里为着添购新家具的事...

【佛教词典】沙弥救蚁

(传说)有罗汉畜一沙弥。知七日后命终,使归家。路见...

【佛教词典】验主问

(术语)汾阳十八问之一。由弟子发问而验师宗之深浅也...

如何培养出离心

出离心的栽培的确是应该经过一个时期的栽培,我们才会...

10个生存之道

1、一只火鸡和一头牛闲聊,火鸡说:我希望能飞到树顶...

十里山坟,就是阎王的催命信

看了(祭奠亡人)这一幕情景,我们净土行人就得要想到...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纪晓岚曾经被流放至新疆,所以他著的《阅微草堂笔记》...

圣严法师《平安符》

我有一次坐出租车,看见驾驶座上方挂着十八王公、行天...

积集福德资粮最快速的方法

我们都知道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一个很大的差别:小乘佛...

杀生之业这么可怕,还可不戒吗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

净慧法师:修行要抓住当下这一念

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是要慢慢地使...

守财奴的感悟

有一个守财奴,非常吝啬,从不曾布施过一毛钱。他对自...

厌离娑婆和厌世嫉俗是一回事吗

问: 顶礼法师。厌离娑婆的厌和厌世嫉俗的厌是一回事吗...

放弃就会丧失积功累德的机会

这个不迷不取不动,我们一再强调,关键在不迷。其实,...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