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净界法师  2015/04/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引净土宗的二祖善导大师说:

「末法众生,神识飞扬,心粗境细,观难成就。是以大圣悲怜,特劝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末法众生的特性,「神识飞扬」,这个神识就是第六意识。

我们第六意识,飞就是轻举,轻举不沉;扬就是浮动,轻举浮动。在这种情况之下「心粗境细」,能观的心太粗重了,这个昏沉、掉举太粗重了;而所观的境界太过于复杂微细,所以「观难成就」,很难相应。就是一个小孩子你要他拿一百公斤,他根本没办法;那么粗重的心,它没办法去观微细的境界。

那怎么办呢?是以大圣佛陀悲悯,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告诉我们专持名号,「以称名易故,相续即生」,就是称名的方法最简单,在临命终的时候,只要佛号能够保持相续,就能够往生。

「诚恐或有不善用心,致入魔境也,宜自详审。」

这当中也有一个意思,不但是「称名易故,相续即生」,整个过程当中,也不容易着魔。

「又志诚恳切,亦消除躁妄魔境之一妙法也。」

我们能够志诚恳切的专注一心,就是你有魔境,有时候我们的般若智慧不够,熏习不够,这种胜解力不够,我们明明知道它是虚妄,但是控制不住。怎么办呢?这个时候你不要去观它,你摄用归体,专心念佛。

古德说,如果说这个佛像的境界是真实的,是随顺于阿弥陀佛清净法界的时候,你继续念佛,这个佛像会更加的清楚分明;假设这个佛像是一种虚妄境界,它不随顺于阿弥陀佛的清净法界的时候,你专心念佛,它就应该消失掉,要消失掉。

所以你要是般若智慧不够,你看到任何境界,赶快摄心,这个一定是你中间有打妄想,这个境界才会出现,你就不管它是什么境界了,你专心念你的佛号,如果会消失掉,这个佛像就是有问题,如果它继续存在而更加分明,那就对了。

所以说你志诚恳切的专心念佛,也是一个办法。

最后,「宜竭尽心力以行之,则幸甚!」就是要身心力行。这个是讲到「善识对治」,调治,这一段是针对于外在的魔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四十八大愿——(第15愿)寿命修短随意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

【推荐】念佛是大事中之大事

我等现今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复幸得闻如是微妙净土念...

绝食求往生这样可以吗

问: 有一位女居士,因为婚姻失败,十分痛苦,不想活...

惟贤长老《净土教的圆融、顿悟及其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自后汉至魏晋南北朝,有关净土的经典翻...

念佛时有佛的形象出现,你先不要太高兴

作顺情境者:或作父母兄弟,诸佛形像,端正男女,可爱...

归命大慈父,早出娑婆关

至诚求佛,坚持坚定 二〇一二年,我第一次来到东林祖庭...

大安法师:念佛人正确的目标定位

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我们每天系念佛号这很好,...

信愿不真的四类净业行人

佛告阿难:其有众生,生彼国者,皆悉住于正定之聚。所...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本焕老和尚:多修多得

为什么我今天要来这里?因为庙里的执事多少有些变化,...

感恩,何必只限于节日

11月24日,是美国的感恩节。在所有的西方节日中,我最...

曾以为非,今则为是

我们现在常常提到一个词:三观。三观就是一个界定的标...

见忍法师:如何发心

如何发心这个问题,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属普贤行愿...

【佛教词典】一心不乱

指心意专一而不散乱。念佛人念到没有了见思惑,叫做事...

【佛教词典】阇尼沙

梵名 Jane?a。意译为胜结使 。为毗沙门天王五太子之一...

星云大师《我们要做义工的义工》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为你做事呢?有人如是问我。 我想这...

开悟不一定要打坐

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敲木鱼的由来

僧人诵经时用木锤敲击木鱼,便发出清脆的声音,用于掌...

贪欲对内心世界的影响

在物质文明的典范现代化大都市中,环境污染严重,空气...

四大菩萨的表法意义

大乘佛法的修学次第,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第一位是九...

十善业道之口业

妄语 妄语者,不诚实的言语,是日常生活最常犯的口业。...

把门关好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

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错了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这...

持名念佛为往生净土之要

窃惟净土之为教也,肇始于释迦世尊,阐扬于历代圣贤。...

佛法宇宙观之欲界六重天

在我们欲界,与人类共属于欲界范畴的,还有六重天的世...

布施不只是布施物质

在某个婆罗门道场里,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务热忱,他任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