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见忍法师:如何发心

见忍法师  2011/07/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发心这个问题,在《大方广佛华严经》里属“普贤行愿”品,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是关系到我们能否求生净土,学佛有没有信心,能不能学好,能不能成就的重要课题。

释尊49年说法,可谓“千经万论,处处指归”,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帮助我们解脱生死帮助我们觉悟人生;帮助我们求生净土。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念佛就能真正起作用。

如何发心这一课题,对念佛人,对修行者,对信众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记住。古人常讲:修行人初心是道,非常重要,有人说:“学佛三天,佛在眼前,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话就是针对发心发愿而言的,为什么学佛三天,佛在眼前呢?原因是我们在初学时,兴趣最高,抵住了习气毛病的干扰。故而能够时刻感受到佛的加持,感受到龙天对我们护持,感受到诸佛菩萨的加被,天天与佛同在。

那么,为什么以后离佛越来越远了呢?原因就是在念佛的过程中我们懈怠了,没有发大愿,没有发长久之愿,没有发不退心之愿。

“普贤行愿”品就是要我们象普贤菩萨一样发大愿,并且所发大愿在无量劫中都不退持,我们才能成就。

佛菩萨是怎样教我们发愿的呢?佛菩萨为了佛法的存在和流传,多生累劫,做什么呢? “剥皮为纸,析骨为杆,刺血为墨,抄写经卷如须弥之山”。

你们想一想,我们今天读的这些经书,是一切菩萨用这种方式留下来的。这些经论是如来妙法,是彻底觉悟人生、解脱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一切菩萨有授意:让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众生都能得闻妙法。

今天,我为什么要在这个殿堂给大家讲发心发愿问题呢?我就是要让大家感受生死无常:生死其实只在呼吸之间。我的左边是红色的延生牌位,是表示还健在的亲人的;我的右边是黄色的牌位,是表示已往生的父母的。往生的父母,他们有的已经成佛,已经成菩萨;有的下三途,还在地狱受苦。

已经成佛成菩萨的,今天,他们会来加被我们,护持正法。还在三途,在地狱受苦的,他们也会来这里,闻到殊胜妙法,得以超脱、超度。

《普贤行愿》是华严经的精髓,是导归极乐世界的重要一品。处处指归,归到哪里呢?归到阿弥陀佛。

古德把世尊49年的经文作了比较,发现了一个问题。什么叫“千经万论、处处指归”,归到哪里?这个问题最后归到极乐世界,归到阿弥陀佛。

没有一尊佛不赞叹阿弥陀佛,没有一位菩萨不赞叹阿弥陀佛。

按照释尊讲的方法去做,我们精进修学,老实念佛,弘扬正法,确实有收获。有哪些收获呢?我告诉大家:福报天天增长,认识我的人,见过我的人都知道,十年前到现在,我的福报增加了多少?按照他老人家讲的方法去做:1、福报天天增长;2、智慧天天增长; 3、辩才天天增长。

我们在解释皈依的时候,讲得很清楚,你们在这里皈依的是三宝,不是皈依见忍法师。是见忍法师给你介绍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以后,你们对妻子、儿女、丈夫、公公、婆婆、亲戚朋友、领导,一切众生都要把他们当作父母一样,当作佛菩萨一样去恭敬、去看待、去尊重。

你们有没有做到啊?我还说了一句话,如果没有做到的话,你千万不要说我是见忍法师的弟子。

我们为什么要把牌位立上去才能叫佛,才能往生呢?我们现在就做菩萨,现在就做佛不好吗?所以,《普贤行愿品》教我们现在就做菩萨,现在就做佛的。用禅宗的话说“当下即佛”。

让我们现在就做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位年轻人向清净苦述,由于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

正智正念随缘住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

修一切法门都离不开观心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

怎样念佛才算真正修净土之人

原文: 又近世之人,多务虚名,不修实行。口虽念佛,心...

修学佛道却变成外道,自己还不知道

若能了达法身乃解脱自在,离一切二法之过,而以正智观...

修行不是为了了生脱死,你还谈什么呢

现在我们修行为什么很难成就?烦恼重,一念佛就昏沉,...

菩萨法的修行核心

外道相善,乱菩萨法。昙鸾大师《往生论注》 外道相善,...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推荐】袁了凡改命改的是什么

问: 袁了凡他改命,改命运那他改的是什么? 净界法师...

跟外境接触时,我们心中捏造了很多影像

法无而可得,无染而有净, 应知如幻等,亦复如虚空。 ...

【推荐】造佛形象能获得多大的功德?

优填王承佛威神之力五体投地顶礼完佛足,右绕佛三圈,...

人在福祸快要来时,观察他的举动,决定能事先知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佛教词典】四姓

(名数)一婆罗门Brāhma?a,为净行者,或出家,或在家...

【佛教词典】灌顶王喻经

(经名)佛说灌顶王喻经,一卷,宋施护译。以三种之灌...

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

星云大师《特殊的教育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好!我们这一次夏季佛...

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大...

【推荐】在家居士的婚姻观

一提起佛教,映现在许多人脑海的,可能就是没有家庭生...

分粥的启示

自从佛陀创教后,僧团逐渐形成独特的组织和制度,传入...

【推荐】只要你愿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报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

能低头,必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日

有人间: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

即使没有往生,你所念的佛也没有空过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每个众生都有他不同内涵的恐惧的理解与表达。对于一个...

警惕都市人群八大心理病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虽然改善了。但心里的承受...

为什么我没有佛性

潭洲慧朗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禅师看到就问道:你来求...

佛陀乞食空钵而回的因缘

一次,比丘们问佛:世尊!您成正觉后,曾入娑罗聚落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