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略说佛法大意

弘一大师  2014/08/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略说佛法大意

佛法以大菩提心为主,菩提者:即是利益众生之心,故信佛法者,须常抱积极之大悲心,发救济一切众生之大愿,努力作利益众生之种种慈善事业,乃不愧为佛教徒之名称。

若专修净土法门者,尤应先发大菩提心,否则他人谓佛法是消极的,厌世的,送死的,若发此心者,自无此误会。

或疑经中常言空义,岂不与前说相反,今按大菩提心,实具有悲智二义。悲者如前所说(即积极的大悲心)智者,不执着我相,故曰空也。即是以无我之伟大精神,而做种种之利生事业,若解此意,即知常人执着我相而利益众生者,其能力薄、范围小、时不久、不澈底。若要能力强、范围大、时间久、最澈底者,必须学习佛法,了解悲智之义,如是所做利生事业乃能十分圆满也。故知所谓空者,即是于常人所执着之“我见”打破消灭,一扫而空。然后以无我之精神努力切实作种种之事业。亦犹如世间行事,先将不良习惯一一推翻,然后良好建设,乃得实现也。

今能了解佛法之全系统及其真精神所在,则常人谓佛教是迷信,是消极者,固可因此而知其不当。即谓佛教为一切宗教中最高尚之宗教,或谓佛法为世界一切哲学中最玄妙之哲学者,亦未为尽理。因佛法是真能:

(一)说明人生宇宙之所以然。

(二)破除世间一切谬见,而予以正见。破除世间一切迷信,而予以正行。破除世间一切幻觉而予以正觉。

(三)包括世间各教、各学之长处,而补其不足。

(四)广被一切众生之机而无所遗漏。

不仅中国,现今如欧美诸国人,正在热烈的研究及提倡。出版之佛教书籍及杂志等甚多。故望已为佛教徒者,须澈底研究佛法之真理,而努力实行,自不愧为佛教徒之名,其未信佛法者,亦宜虚心下气,尽力研究,然后才对佛法再加以评论,此为余所希望者。以上是略说佛法大意。

又佛法与宗教其旨趣亦复相异,兹比较如次:

一、宗教有崇拜一神或多神及其教主,认为彼等有无上之权威,所谓神圣不可侵犯。

佛法则依法不依人,固然佛是三界中尊,但本体上,却是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可见一者尊卑悬殊,一者平等无二。

二、一般宗教家所奉之圣典,皆不许人讨论。

佛法则依义不依语,绝非不容讨论。但佛法之理所说究竟为众所公认共许者,殆无讨论必要耳,可见一者思想甚拘束,一者思想甚自由。

三、一般宗教之信仰,只许纯粹感情之服从,不容许理性之批评。

佛法则无上圣智,必依自证得来,佛法固重信仰。但他教之信是强信以为教主之智慧,绝非信徒所能及。佛法之信是起信,以佛徒之本性,原与教主相同,即是令人自尊自重不可蒙昧自己最清净最圆满之本心。故此信乃极平等,极高尚之信也。可见一则系勉强服从,一则系自由发展。

佛法与宗教异,尚有种种之说,今且略之,吾言佛法非宗教非于佛法有所私,而于他种宗教有所恶也。当知一切宗教,各有其长处,皆能令人向善。彼等有信仰之诚,是吾所敬,彼等有求真之心,尤吾所爱,但惜其不如佛浩广大精微,真究竟耳所说佛法与宗教异,大致如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弘一大师文章列表

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释迦牟尼佛每一次讲法,都是总持法。后来阿难结集经典...

佛法的大意

一、学习佛法以增进道德 增进道德是佛教的戒学。戒就是...

【推荐】放生与放死的尴尬

放生本身是件好事,这其中不仅包含着对友情生命的尊重...

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没有感应呢

问: 师父,我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佛菩萨没有感应呢?...

如何看待某人是菩萨再来

问: 请问法师,接触佛法以来经常听到这个人是法身大...

为什么《地藏经》是学佛者必修经典

《地藏经》,我个人过去也学过,但理解很片面,把这部...

修净土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问: 修净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

轮回的真相——十二因缘

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 丙二、别明,分二: 一...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沈家桢居士《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方法及证悟过程》

第一段 观世音菩萨宏愿解脱一切众生的痛苦。自古以来...

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十条人生铁律

一、务实 对工作及事业不要好高婺远,眼高手低,大事...

修行要依法不依人,依人的风险太大

为何而来 作为凡夫的我们,在这样一个普遍都向下沉沦的...

事业成功是宿世福报还是今生努力?

问: 世间事业的成功是宿世修行、集聚福报得来的,还...

【佛教词典】圆满

梵语 paripūrna。周遍充足,无所缺减之意。若指十八圆...

【佛教词典】轮藏

将藏经楼中所使用之书架,设置机轮便于旋转,称为轮藏...

三世因果,有时候我们看不出来

「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

菩萨有两种因缘会失去戒体

《业疏》云:于本藏识,成善种子,此戒体也。简单讲:...

背诵《华严经》口放光明

根据《续高僧传》记载,魏武陵王东下以后,令他的弟弟...

谈「苦」

许多人不了解佛教,认为佛教太重言苦,把人生说得苦不...

往生后乘愿再来的菩萨会不会迷失呢

问: 请问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无量无边,按大乘说法...

【佛学漫画】佛教四大天王

本篇创作思想皆参考于佛经原典,虽然看似神话气息较浓...

【佛学漫画】不要玩火

不要玩火...

心里放不下是自己没有智慧

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们应该随时随...

【推荐】洪应明《菜根谭》上集

一、栖守道德  毋依权贵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

佛陀是随时存在的,要掌握感应道交的方法

我们再看,《法华经》对果地的功德,佛陀讲到什么是佛...

印光大师提出的做人16字纲领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

石头变成佛

有一个沙弥耐不得禅院的寂寞,老觉着修行得太慢,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