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明生法师  2015/04/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人类一直为追寻美好、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可是,随着科技越来越发达,物质生话越来越丰富,人类的痛苦有增无减,贪污受贿、营私舞弊、吸毒贩毒、偷盗抢劫、卖淫嫖娼等社会问题,如毒瘤一样滋生繁殖,各国的离婚率、犯罪率、自杀率每年呈上升的趋势;世界各地的恐怖事件连续不断;不安、厌倦、浮躁、麻木不仁、自我迷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疏离等成为时代流行的病症;抑郁、焦虑、神经衰弱、失眠、恐惧、强迫症、人格障碍、精神分裂等心理、精神病患者越来越多;个人主义、纵欲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泛滥;道德沦丧、人情冷漠、信仰崩溃、价值失衡成为全球普遍的社会问题。

这些心理、精神问题的日益凸显,显然是人们舍本逐末与盲目追寻所致,我们丧失了精神力量去应对外界的种种诱惑、刺激和干扰,由贪欲、愚痴、嗔恨、狂妄等心态而产生的抑郁、焦虑、不安等精神心理疾病尾随而来;人们对物质欲望的放纵,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荒废造成了现代人的心灵荒芜。

现代社会追求利润最大化,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使人们变得急功近利,自我放纵。人们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所有的东西都围绕着“我”而展开,以我听到什么,我看到什么,我感觉到什么做基准。再把我扩大成我的家、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工作单位等,再扩大成我们的社会、民族、世界等等,在这种情况下造成了思维和生活的狭窄化。再加上人们重视的是名利和赞誉,认为拥有财富和头衔远比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来得实际和重要,甚至有人把自己当作商品一样进行包装,如近几年,全国许多知名媒体刊登了些千万富翁的征婚广告,从这些动辄花费过十万元的证婚广告中,体现了人们渴望寻觅纯洁的爱情,却用物质金钱作诱饵的病态心理。炫富还是寻爱?专家认为征婚者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满足自恋的心理需求。

诚然,佛教并不反对发展经济,但人们狂热追求财富、名誉、地位和事业成功,归根到底都存在着对我相的着迷,容易引起内心的贪、嗔、痴、烦恼,由此而引出不健康的心态与情绪。《清凉心菩提行》中指出;“强烈的我相引起种种心机、 智巧、情绪上的激荡和情感上的紊乱,这些心理活动造成人们的苦恼和焦虑。”而普献法师在《清泉》中说:“由于无明而染着世间的一切贪爱不舍,众生也因我执而被欲望的绳索捆绑,以致感到身心的苦恼。”又说:“不幸的是这个我执却是人类思想文化的癌症细胞。无论我们的文化如何发达,只会更加扩散癌症细胞。”由此可见,由“我执”换来的物质享受,是滋生现代人心灵荒芜的温床,更是人类精神生活的灾难。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这才是最大的财富

在非洲的一个偏僻山沟里,有一个小村子,四周全是高山...

自性中的梅香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

如我无心,则物亦随无心而化矣

吾尝静而思之,天下未始有吉凶也。吉凶之生,生于毁誉...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

远离尘劳定心禅修

佛法说人生有八苦,其中五阴炽盛苦,五阴即色、受、想...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真正的吉祥物不须远求

一位慈济志工赠予珍贵的奇楠香木块与奇楠念珠,希望能...

物质需求与精神生活

外出朝山,行走于东北乡间小道上。一老农肩挑重担,迎...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

我们怎么样来长养我们的四无量心呢?《华严经》告诉我...

【推荐】佛经格言集萃

▲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

如何面对疾病

佛法是积极入世的,对于痛苦的态度是速当远离。 当年...

【佛教词典】那吒太子

梵名 Nalakūvara 或 Nalakūbala。为护持佛法,守护国...

【佛教词典】定额寺

日本佛教用语。日本朝廷为防止滥设私寺,乃限制一定数...

太虚大师的志行和悲愿

太虚大师精通三藏,学贯古今,智慧圆融,悲心广大。不...

柴夫一炬,弘公三弹

弘一大师前来承天寺后,遂与转尘上人领数人上山。弘公...

梵天劝请佛陀说法的因缘

三千多年前的印度摩竭陀国,释迦牟尼佛于菩提树下善胜...

恨了邻居十年,我收获了什么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那是心作地狱,是心是地狱。有幸...

经常起负面的想法,其实是伤害你自己

相随心转 重点是在这里,这个可以改变,会影响我们未来...

梁武帝对佛教的贡献

梁武帝(502-549年),名萧衍,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

星云大师:修行的真义

现在的人常说要修行,其实只不过是将修行当作懒惰的代...

读《华严经》为何我们只有「随喜赞叹」的份

《摄大乘论》把六度分成两块:一个叫圣人的六度,一个...

谦恭价值观箴言

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 君子不自大其...

看病的时候,应为病人念一偈子

凡沙门、居士,见疾病人,须时看护之。 就是说有了生病...

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

在非洲一片茂密的丛林里走着四个皮包骨头的男子,他们...

各宗要略——唯识宗

学统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说明万法唯识所显及分析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