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

2015/05/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

人性总是十好不敌一缺。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得到过别人的帮助,经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两人彼此关系一直很好,有时就为一件琐碎的小事,或者是一次没按自己的意愿办事就会结怨,从此两人见面就如同陌路。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会犯同样的毛病,就是别人对我们有十次好,有一次不好,前面的十次好就被我们全部抹杀。别人扶了你一把,也许你很快就忘记;别人踩了你一脚,也许你会永记心中。我们记住了别人的缺点和错误,记住了别人慢待我们的地方,于是,便耿耿耿于怀,越看这个人越满身缺点,越看这个人越不可理喻。而别人恰恰是一面镜子,我们对它凝眉瞪眼,镜子反射回来的也是瞪眼凝眉,于是,我们都互相看不顺眼了。原本小的缺点在我们眼中无限放大了,我们看这个人简直是眼中钉,肉中刺,必先拔出而后快。

当别人对你不敬的时候,你总是记住别人的好处,哪怕别人点点滴滴对你的好处,你都默默记在心中。慢慢地,你心中的怒气就烟消云散了,心胸也自然开阔了。量小失友,度大聚朋。有了宽阔的胸襟、宽宏的度量,才能赢得朋友间信任,增进团结,密切友谊。

记住别人的好,可以培养自己谦虚的品质。人无完人,对人宽容就是对己宽容;善待别人,其实就是善待自己!专挑别人缺点、不能容人的人,必然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从而丧失改进提高的机会;记住别人“滴水之恩”的人,则往往能见贤思齐,虚心学习他人身上的优点,因此自己身上的“好处”也会越来越多,人际吸引力就会越来越强,无形中就拥有了更多的精神财富。

朋友之间,记住别人的好,就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家庭成员亲属之间,记住别人的好,这个家庭一定会其乐融融。记住别人的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生活,远比记住别人的缺点、毛病,怀着一颗怨恨之心痛苦地生活要强上一万倍。既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记住别人的好呢?有的人得到的还不止是“滴水之恩”,比如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谆谆教诲,亲戚朋友的关心,同事的热情帮助,领导的信任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进步的重要因素。但难就难在受到帮助之后,能不能有感激之情,有没有涌泉相报之举。

如果我们记住别人的好,对别人的缺点宽容一些,时间长了,我们会满眼都是别人的好,我们心里记住别人的都是美好的,那么看天是蓝的,看水是绿的,心情是愉快的,世界是美好的。记住别人的“滴水之恩”,要具有一颗宽容的心和崇高的境界。记住人生历程中曾经帮助过你的人,也记住生活给予你的每一缕善意的微笑,或者每一份源于心底的感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用什么眼光来看人呢

你和人相处,用什么样的眼光看人呢? 有的人用怀疑的...

了解自己的优点

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人来世间,都有各自的使命,唯有...

交朋友时应注意什么事情和原则

问: 有人因为被朋友伤害而不肯相信朋友,我们在交朋...

永远都是自己的错

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

人生是自己的,不用活给别人看

有些人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家庭和谐,却总是满心烦恼...

五种外道的错误邪见

【于阿赖耶识中,若愚第一缘起,或有分别自性为因,或...

圣严法师《在不断的错误中学习》

我们常说: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可见修行必须要有修...

宽容的最高境界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相遇,发生激战,最...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择正业而活命

第一是选择远离杀业的事业。 远离杀业,就是不杀生,不...

不计较与肯吃亏

受人羞辱、亲人离世、三餐不济,因而烦恼,这是合理的...

悲智等运 严土利生——惟贤法师谈「人间佛教」思想

3月2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会长扩大会...

轮回本不存在,是因为你心中有轮回

我们再看第二个概念。这个地方越讲越细了。前面先讲第...

【佛教词典】痛烧众生

指众生因造恶而于现在、未来所受之果报。痛,指现在之...

【佛教词典】四种妙陀罗尼

【四种妙陀罗尼】 p0455 瑜伽四十五卷十四页云:云何菩...

百丈大智禅师的丛林要则二十条

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精进以持戒为...

对抗危险的唯一保障是正确的心念

难屠替一位富翁看顾牛只,虽然只是个牧牛人,但他尽可...

苹果对健康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

吃苹果,有宜健康,因为苹果中含有人体所需的物质,这...

【推荐】心的五种归纳

佛教把我们的心归纳为肉团、缘虑、集起、含藏、真如五...

知足是内在的觉醒

常念知足。就是内在的觉醒,知道万法因缘生,不妄求,...

理解劫运的概念

劫是梵文劫波的简略。劫波,翻译成中文叫时分,是一种...

佛教主张积极超越自我

( 导语: 佛教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直...

《法华经》中最精彩的七个比喻

《妙法莲华经》在大乘经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法华经...

【佛学漫画】广钦老和尚

广钦老和尚一生劝人一心念佛,“念佛要发长远心,不可...

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

佛的真实的智慧是可以解脱生死的,而现在外道呢?著于...

证严法师:为无缘、有怨者祝福

佛陀告诉我们,人要做到完全平等待人的程度,实在是很...

说说吃仿荤素食的尴尬事

大家都知道中国汉传佛教自梁武帝极力倡导素食并数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