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净心成正觉

忏云法师  2021/1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念净心成正觉

若人静坐须臾顷,胜造浮图七宝塔,

宝塔究竟化为尘,一念净心成正觉。

要是有人能静坐须臾顷一会儿,“胜造浮图七宝塔”,超过、胜过造浮图七宝塔,造佛塔。宝塔究竟能化为尘、也是无常。一念净心要延展起来、要精纯起来,能成正觉,能成佛。就是这一念净心、静坐一会儿很宝贵。

由这一念净心要延长、延到尽未来际,总是这么净,那就是无量寿了;这一念净心,要极精纯,精纯到极处,也就是光明到极处了,那就是无量光明。无量光明、无量寿命,空间无量、寿命无量、时间无量,这是诸佛的法身、众生的心性,宇宙人生真理的本体。

那么说这一念净心,我们就不造浮图七宝塔?也造。并不是不造,也不能执理废事,就造浮图七宝塔,也不忘这一念净心。造浮图七宝塔、建设道场,也为了大家延展这一念净心,使这一念净心,心心相传,传到后世,当下能遍到十方,也不执理废事。

不过这一念宁静的心很宝贵,不然从早到晚、从月竟年,劳碌奔波,随着人群打滚,不知道自己究竟为的什么?转过来有一念净心,道场能坐一坐,观察人生、反省我们的身世,要提撕警醒,往佛法进求才好。

祖师又说:“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作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尘劳可以说是生死、无始劫来的习气,迥脱、要想脱离开、事非常。这种了生脱死的生死大事,不是寻常世间事情可以作;所以古德、以至于将相都赞叹,了生脱死不是世间将相所能为。

不过也有能为的,这也就是捉心中贼难。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作一场、战一场。绳头在哪儿?就在自己的心头,不生不灭的心,把着这个心,生灭以前未生,那是绳头、是话头。作一场,就锻炼一场,这十一天,我就锻炼,又怕什么。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需要经过一番寒彻骨、极苦、极刻苦的时候,在大寒之后,梅花含苞待放、才开始开放,都是在大寒之后,经过一番彻底的、寒彻骨之后,梅花才开,开了就是十里芬芳,能扑人的鼻子那么香。那意思,经历一番辛苦之后才有点成就。

不但是迥脱尘劳,就是学业、世间的事业,也是需要经过一番刻苦努力,才能成就,何况了生脱死的生死大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静坐的姿势与数息观

【禅修的方法】 静坐的姿势 初学静坐者,即应养成正确...

用平常心来看待

大家都知道,很多人既无知又喜贪求,于是就会产生,无...

以这种心态来拜忏,是不能灭罪的

称情爱恋,违意憎嫌,此不净心,未足除罪。 这是说明在...

静坐念佛如何对治昏沉

问: 末学是去年刚知道的念佛法门,平时比较喜欢静坐念...

从有相三宝悟入自性三宝

有人问慧远大师:佛法强调的是清净心,为什么要拜佛?...

打坐的基本方法

打坐时首先要选择僻静的地方,远离愦闹和纷扰,在家可...

虽为俗人不染世乐,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

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问: 坐禅与静坐是不是一样? 绍云老和尚答: 在广义来...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生气对身体的9大害处

经常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

若印经造像留下名字,功德变少甚至折损福报

财法二施:财布施和法布施。财布施随缘量力,遇到真正...

【推荐】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问: 请师父开示,先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孝顺自己的父母?

在很多问题上,我们和父母存在很大的分歧,一直以来,...

【佛教词典】苏摩

梵名 Soma 之音译。又作素摩。印度婆罗门教之酒神名,...

【佛教词典】毗婆沙论之结集

【毗婆沙论之结集】 p0863   西域记三卷十五页云:健...

业力凡夫如何保证往生到西方

很多信众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听说西方极乐世界这么庄...

因地不真,果招纡曲,要这样明因果

今天我们讲讲名词,第一明因果,相信因果。 简单地说谁...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

培养修行习惯的重要性

《释门自镜录》里记载,有一位叫法衡的比丘,他也是好...

极乐世界的八功德水应该怎么观

辛五、池观 (一)结前启后 次当想水。 (二)明标池体...

【推荐】佛教寺院养老——福鼎资国寺弥陀村安养院入住指南

1、弥陀村安养院的宗旨和缘起 资国寺住持贤志法师发起...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

圣严法师《`因缘`就是自然现象》

在佛法的修行方法中,有一种因缘观,能帮助我们转变观...

你们专注的是钱

有一位长年住在山里的印第安人因为特殊的机缘,接受一...

净界法师:楞严经

《楞严经》修学的重点,简单的说就是在修习《首楞严王...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渔翁得利

六道里面有个阿修罗道,一名叫做非天,有天福而没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