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感受跟想象是生死的两个病根

净界法师  2015/08/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感受跟想象是生死的两个病根

到正宗分的时候,佛陀就问阿难尊者一个问题。

他说,我今问汝,我现在问你一个问题,你当初发心要出家,你阿难尊者是王子嘛,你愿意舍弃世间的五欲,跟随佛陀出家,过清苦的生活,那你当初你说是攀缘佛陀的相好,你为什么出家呢?你看到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嘛。你说,哎呀,我要出家的话,我没准也像佛陀一样长得这么庄严。

那么你依止佛的相好而出家,你当初是将何所见?谁为爱乐?你那个能见的心是谁?那个爱乐的心是谁?把见跟爱乐,见是一种感受,爱乐是一个想象,佛陀先按定这两个病根,就是说,你当初的感受在哪里,你当初的想象又在哪里?

阿难就白佛言说,他就很诚恳、很坦白地说,其实我当初见三十二相产生爱乐,是用我的心跟目,用我的眼根接触佛的三十二相产生一个美好的感受,然后用我的第六意识又产生很多很多的想象,由于这两个美好的感受跟想象呢,来刺激我愿意舍离世间五欲的快乐而修学圣道、了生死。

那么这段经文,蕅益大师说,佛陀在治病之前,先找出病根。阿难尊者的病根在哪里?生病是有病根的嘛。

你看我鼻子过敏,病根在肺部。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根,那么烦恼也是有它的根。那么我们为什么好端端会起烦恼呢?你为什么会犯罪呢?它有它的根。根就是感受嘛。他遇到境界的时候,他产生美好的感受、产生颠倒的想象,然后就住在感受、住在想象,他肯定要造业的嘛!

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件事情,我们常常说,心想事成,对不对?心跟想有没有一样?

不一样。

心是不生灭的,众生本具的,但是心跟外境没有关系,你不管外境有没有刺激我,我心就是心,那个明了的心性、现前一念心性叫作心。

想象它是要外境刺激的。外境刺激你,你才会“乓”,产生一个想象出来。

本经上说什么叫心呢?平静的大海叫作心。什么叫妄想呢?境界风一吹,大海当中产生一个水泡,就是妄想。

心是一个清净本然、周遍法界的明了性。本来我们应该安住在一念心的。但是不幸的是,我们喜欢活在妄想,我们喜欢住在水泡。

这个地方是道出了一切众生的病根。

打妄想是可以理解的,有情众生哪一个不打妄想?因为你前生打很多妄想,它肯定有等流性嘛。但是我们不应该住在妄想里面。

所以本经它没有告诉你不打妄想,因为不打妄想是强人所难嘛。

你第一念根境接触的时候打了一个妄想,但是你马上回光返照——它是因缘和合的假相,你不能住。你一住上去你就完,

你就造成了:第一个、你身心不安稳,第二个、启动了生死的力量,造成轮回性。

所以在这个地方,佛陀先把众生、阿难尊者的病根找出来,说你当初发心出家,你见我的相好,你是用什么来见、用什么来爱乐呢?就是你的感受跟想象这两个是生死的病根,因为我们住在上面,就带动了轮回的力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做轮回的主人

心的本质 所有众生的心,所谓的心并不是一个不变的精神...

念念对治自己习气毛病

印祖云:佛堂日课,切实修持,然不可一向专在事相上用...

净土法门是了生死之大法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为一切上圣下...

人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

问: 师父,您好!我想请问您一下:人从何处来?到何...

人畜之间相轮回

从前有户人家,除了耕种维生,还养了一群羊。这家人认...

究竟法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

为什么要你放下今生

问: 师父在课堂中提到,面对业力今生能够改变有限,...

轮回真相与处理方法

众生有两种缘起。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把我们生命的缘起...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念佛窍诀仅一个字

宋朝的草庵禅师是一位禅宗的大德,同时也是弘扬净土的...

这把泥土,甩在心中的烦恼上

我们一念心性循业发现。清净本然,但是受业力的熏习啊...

遇到问题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接下来就谈到真妄的问题了。善恶是基础,真妄的问题就...

止息花言巧语可获得十种功德

《大方等大集经》:休息绮语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

【佛教词典】慧约

(452~535)南朝梁代僧。东阳乌伤(四川)人,俗姓娄...

【佛教词典】开拉沙山

梵名 Kailāsa,巴利名 Kelāsa-pabbata。传说中位于喜...

吃肉无异于间接杀生与慢性自杀

小时侯,我于沿海乡镇长大,伙食中,虽少肉,却多鱼。...

念诵地藏菩萨名号能离一切障缘

净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现前的体...

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阿弥陀佛所成就的不可思议功德,我们前面讲很清楚了,...

佛法的真实受用

佛法是觉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内心达到宁静,祥和、智慧...

贼不偷穷人家

唐代的只林禅师,得法于荆州永泰寺的灵湍禅师。他得法...

人应该在哪些方面讲情、留情

世间上,一般人最注重的什么?就是「人情」。而什么是...

真正的庄严

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正当大众在聆听佛陀说法...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问: 厚德载物如何理解? 大安法师答: 这句话是出自《...

骄傲狐狸的譬喻故事

我现在讲一个小小的故事。有一个,在山里面一个隐士,...

【佛学漫画】认识无常

【佛学漫画】无常...

印光大师在报国寺闭关的故事

面对佛教衰微、人伦败坏,天灾人祸频繁,人民水深火热...

南海普陀山灵感故事三则

普陀山自从开山以来,已有一千多年,从没有听说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