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遇到问题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净界法师  2020/07/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遇到问题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接下来就谈到真妄的问题了。善恶是基础,真妄的问题就是整个主轴——怎么破妄显真。破妄偏重在空观,就是消灭我们心中的我执、法执,来消除我们生命中的对立。

所有的烦恼跟妄想,都来自于一个根本的思想,就是你的自我意识太重了。我们跟众生有对立,才会产生烦恼;你没有对立,不可能有烦恼,所以遇到问题首先要消除自我意识。

有三个好朋友要出家,他们就选择一个很有名的禅宗道场去出家。古时候出家是要考试的。第一个人就到知客寮,知客师就问他:“你为什么要出家呢?”“我爸爸要我出家。”知客师,啪!打过去:“你爸爸要你出家,你这个人一点主见都没有!”。

第二个一看,哎哟,第一个被打了,就进去知客寮。知客师说:“你为什么要出家呢?”他就说:“我自己要出家的!”啪!“目无尊长,你爸爸都没有要你出家,你就自己出家!”

那么第三个,他想两个都被打,第三个就去,“你为什么要出家呢?”“我爸爸想让我出家,我自己也很想出家!”啪!“油头滑嘴!”

我想这个公案,诸位在禅宗经常看到。其实会看禅宗公案的人,他会了解它的真实义,而不是那个假相。因为禅宗打你,重点不在你说什么,他看你的念头有没有动,有没有对立心,有没有自我概念在里面。

我们看禅宗的公案,往往他前面讲一句话是挨打的,后来他心静下来,他讲同样的话,是没有挨打,是被赞叹的。因为祖师会看到你内心,是不是仁者心动,你是不是安住空性不随妄转,他打的不是你的行为,打的是你的自我意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

「无我」的定义及其意义

无我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佛教判断真理的标准,也...

分别与不分别,两者应如何平衡

问: 师父!您说对每一件事都打妄想,那你背后的生死业...

梦参老和尚《我在哪里》

朱建民校长致辞: 老和尚、仁隐董事长、修慈董事长、...

修行是转变第六意识,而不是消灭第六意识

我们这一科是把遍计执--所谓能遍计的第六意识,它计度...

如何对治第六意识的粗重分别

在第六意识分别当中是否也有轻重的不同?对有些事情我...

对治贪心的不净观及异体观的修法

无始以来,众生以颠倒分别妄执诸法为常,五欲为乐,自...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六即佛之理即佛

六显因果之事相 即显佛性之理体 佛性的理体是平等的,...

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同

问: 菩萨为何有无明?菩萨的无明与众生的无明有何不...

儿女「五不怨」与父母「七不责」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

犯戒造业的四种原因

佛讲了四种造业或犯戒的原因: 一个是不明理,然后犯戒...

【佛教词典】儒童

梵语 mānava,或 mānavaka,巴利语同。音译作摩纳婆...

【佛教词典】心所

(术语)心所有法之略。为心王之所有,而有贪瞋等别作...

衍慈法师:明辨善知识

善知识这三个字,闻名为知,见面为识。善是好的意思,...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示现,让大家生起信心呢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

是否自己真正的皈依了

每天都有很多人到寺院里来烧香拜佛,他们在形体上也十...

做人的四个基本条件

应笑而不笑,应喜而不喜,应慈而不慈,闻恶而不改,闻...

初学者不要与男女美色相接触

大智慧的佛陀告诉我们,修行的重点有两个: (一)慎勿...

「世间」就是个无相的大禅堂

开士行吟秋后菊,名花回顾梦中人。是谁人淡能如菊?一...

投胎为女人之身的八个因缘

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若有女人能造佛像,永不复受女...

星云大师《发心的礼赞》

人有道德,我们要礼赞他;人有学问,我们要礼赞他;人...

佛教中的八难是什么意思

问: 佛教中的八难是什么意思? 大安法师答: 八难是...

星云大师《忏悔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弟子至诚恳切地匍匐在您的座前,向...

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候更要念佛

这是对女弟子意安的开示: 念佛却病。 可见这个意安在...

佛法为何要用乌鸦与猪来做譬喻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说:我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