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

2015/09/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

“接物”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圣贤学问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实、应用,包括处理事情的方法,也包括对待人的态度、方法。尤其是面对一些比较复杂的人和事,怎样把不好的境界转变过来,是这一条教我们的。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遇到事情只是一味地镇定从容,即使事情纷繁复杂,如同一团乱丝,终究能理出头绪。态度镇定从容,保持冷静理智,才能看明白事实真相,条理清楚;如果心思烦乱,感情用事,即使是很简单的事情,也会混淆是非,处理不好。《大学》开章就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可见镇定从容是正确判断、处理事情的基础。

“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矫”是矫饰、虚假的意思,“山鬼”是指山中的鬼魅精怪,性情多疑狡诈。这句话就是说:对待别人没有半点虚伪欺诈,只是一味真诚爱护,纵然对方像山中的精怪一样狡猾,最终也会受到感动,而能以诚相待。如果我用虚伪回应虚伪,互相欺诈,不但不能扭转局面,必定愈演愈烈,不可收拾。我自己也已经先变成了矫伪欺诈的山鬼一类,怎么能算一个修养身心、有智慧的人呢?

外面的人与事有时我们无法选择,但是只要内心有主宰,任何事情和环境都会随我们的心念而改变,这才是人定胜天的真实含义。

——辑自《格言别录白话赏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你要修行的地方

佛所教导的一切教义,还有一切经论,跟你生活分开了就...

圣严法师《感动是化敌为友最好的方法》

在我所提倡的「心五四」运动中,「四感」是与人相处时...

不要急于求心念一下子能清净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

日常生活中回向的方法

回,就是把我们所有的功德,收回来;向,就是向外放。...

人际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一、六不合: 1、不与私欲太重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看不...

如何使佛法生活化、家庭化

许多学佛修行的居士们,在思维上犯着一个毛病,那就是...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

获取他人对自己的善待

无论人得意时还是失意时,只有选择善待他人,才能获取...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法华经》的羊车、鹿车、牛车各比喻什么

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

五百罗汉图释大全

五百罗汉图释大全...

修行犹如洗厕所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

净界法师:一心三观

那么怎么样从第六意识的如理的思惟、想象来改变我们过...

【佛教词典】始有建立薰

为“无始自然薰”之对称。又称始有薰。谓依修行外缘之...

【佛教词典】跋陀罗耶尼部

(流派)梵音Bhadrayā?iyā?,...

纵欲对健康的9个危害

纵欲者主张及时行乐,放纵发泄,百无禁忌,其结果自然...

【佛教图片】六祖惠能大师画传

1、惠能大师(公元638年—公元713年),中国禅宗六祖,...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

文珠法师《心灵的世界》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首先要多谢志莲...

对于一切圣人贤人、我们不要随便批评

佛所说的法,你信这法,却去谤那法,这都是灭法。如果...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

苦以折伏,乐以摄受,令起厌离

于是无苦乐中,示苦示乐。苦以折伏,乐以摄受。折则激...

人人都可以轻松背楞严咒

许多人都知道持颂楞严咒是很殊胜的,但往往一提起楞严...

可以烧纸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吗

问: 必须烧什么库钱,给往生的人当路费,学佛的人应...

憨山大师:八识规矩通说

唐三藏法师 玄奘 集 明憨山沙门 德清 述 八识规矩者,...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灵不死

不论你学这八万四千法门哪一法门,但这有个前提。什么...

人为物役,就是物的奴隶

物常是指与人相对的他物,也可以是指外境。人为物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