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净界法师  2015/10/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我们对因果的态度,应该是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这称为“观果知因”。反省自己今生的果报中有哪些是满意的,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曾经有这样习惯性的善业;有哪些果报是不满意的,这也可以看出自己的心中有一些是你习惯性的罪业,这些应该要处理修正的。所以修行的内涵,不是每个人都相同的。佛陀宣说众多的教法,并非要每一个人都去修,而是要针对自己比较弱的部分去补强。若某方面做得很好,就不用再加强。

在修学的方法上,有的经典是属于破坏性的,如《般若经》专门破执,你讲一个东西,它就来破,破到最后就无有少法可得;有的经典则是建设性的,它要你这件事要做,那件事也要做,这是属于有相行。

在灭恶方面,恶法虽有很多,但哪些恶法绝不能触犯,若触犯马上会障道;在生善方面,善法虽也众多,佛陀告诉我们哪些功德一定要先成就,否则将一事无成。佛陀在临命终时,对灭恶生善的内涵已没有时间广说,只能抓住重点宣说,诸位在读本经《佛遗教经》时,你将能体会佛陀的彻底悲心……

声闻法对菩萨来说是共学的,声闻法主要是对治三界的见思烦恼,所以对凡夫是比较实际一点,因我们现在经常所起的烦恼都是三界的见思烦恼,所以如果能善加利用声闻法,对我们现前的环境来说特别扼要。

精进与不妄念之间的差别,精进的体性是勇悍,所以偏重在身、口的行动力,如往生咒、大悲咒一天持几百遍,这是精进,对所修的法门能专一相续不断地用功;不妄念则偏重在内心智慧的观照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宇宙人生都离不开因缘果报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

除粪人尼提

在佛陀住世的那个时代,舍卫大城中有一位贱民,名叫尼...

任是千佛,不能出因果二字

因果二字,十界同之。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处,概不出...

依于业力而活着

在世的时候,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中午,波斯匿王在...

每一种果报都经过三个阶段的变现

我们强调业力,我们也讲到果报,那么当果报变现的时候...

《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道德仁义,本来是我们自...

幸福不是活给别人看的

恶业 佛陀说:恶业未成熟,恶者以为乐。恶业成熟时,...

沃尔玛老总的故事

萨姆沃尔顿出身贫寒。他的父亲是一名油漆工。靠着微薄...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净界法师:修净土,临终时天界现前该怎么办

问: 如果佛弟子在修净土法门的时候,也积集了善业,...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

学道者应具备这三种心

明末清初,处于衰落期的禅宗呈现出一派复兴的迹象,僧...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

【佛教词典】惑业苦

即惑、业、苦三道。用以显示为惑业所缠缚(迷)之因果...

【佛教词典】俱舍学派

中国佛教学派。亦称俱舍宗。以研习、弘传《俱舍论》而...

把精进努力放在正确的地方

祖师们在《禅关警策》里面记载了很多他们用功的情景。...

念佛生净土的三大资粮

念佛求生净土,则须具足根本,最关键的三大往生资粮:...

误会是这样产生的

早年在美国阿拉斯加地方,有一对年轻人结婚,婚后生育...

【推荐】怨害之起 烦恼为根

从前,优填王的儿子名叫娑罗那,心乐佛法而出家学道,...

初学佛应怎样修行

阿弥陀佛!初入佛门者,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以为能...

如何对待父母的出轨

世间事,有可以理论者,有宜以情论者。汝所说某人之事...

一个人的成败就是看你离心性有多近

我们一般的因果的修证是向外,从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

比丘十八种僧物之齿木

齿木也称为杨枝,磨齿刮舌的木片,古代比丘常用的十八...

这个就是断除淫机的方法

妄心它没有自体,那怎么摄呢?妄本无体,云何可摄?他...

为什么光念地藏圣号就有灵感呢

在没有拜忏之前,你到道场室中,你先在这屋子里绕着念...

认识释迦牟尼佛(图)

兜率说法 观缘下生 圣善慧菩萨功行圆满,住兜率天内...

受菩萨戒后给家人做荤菜可否

问: 受菩萨戒后给家人做荤菜可否? 大安法师答: 受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