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宇宙人生都离不开因缘果报

星云大师  2015/04/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宇宙人生都离不开因缘果报

当初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等正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缘起”。人间万事万物都是仗“因”托“缘”,才有“果”的生起,此“果”又成为“因”,待“缘”聚集又生他“果”;因此,佛教认为,宇宙人生都离不开因缘果报。

讲到“缘”,所谓的“因、缘、果”,在“因”成为“果”的过程中,要有“缘”。如一颗种子摆到桌子上,它不能生长,因为桌子不是它的“缘”;种子种在土地里,还需要有阳光、空气、水分等种种的众缘和合,才能生长、结果。所谓“因中有果”、“果中有因”,但是因果之间,“缘”是很重要的一个关系。

世间上,你可以什么都不信,但是不能不信因缘果报,因为宇宙人生彼此都是互为因缘的存在。自然界中,小到一只昆虫,都需要有花草作为食物;一个人的存在,也需要士、农、工、商供给生活所需;甚至人的身体,也是四大和合所成。

如果你懂得因缘,在世间上做人,就要成就众生、成就好的因缘,不要破坏、嫉妒他人;你打倒别人,自己也不能独存。若懂得因果,便能明白一切其来有自,必须自我负责。认识因缘果报,即能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理,世间万有彼此都有相互的因缘关系。

《三世因果经》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有衣有食为何因?前世茶饭施贫人;无食无穿为何因?前世未施半分文。穿绸穿缎为何因?前世施衣济僧人;相貌端严为何因?前世采花供佛前。”因果是通三世,不能只看一时。

就如有人一出生就住在繁华都市,享受文明的生活;有人终其一生,都在荒山野地、穷乡僻壤营生,这不是命运不公平,或是有神明主宰,而是因缘果报不同。只要你肯努力向上,肯广结善缘,不论你生长在哪里,都能够获得善报,有所成就。

其实,因缘果报的原理很简单,好比一个人过去在银行里存款很多,今生虽然造恶多端,你不能不准他提用存款;如果有人往昔负债过多,虽然现在做人善良,但欠债还钱是必然的道理,你能因为他现在很有道德修养,就不用还钱了吗?

善因增添功德,犹如存款;恶因减损功德,犹如负债,所以善恶因果,每一笔存入支出都是清清楚楚。恶人作恶还未受报应,是由于时候未到,不能光看这一世或一个段落,就妄说没有因果存在。

再者,因果也有因果的理则。例如,健康有健康的因果,你要健康,就要保持身心的愉快,要过正常的生活,要有保健的习惯。如果你日夜颠倒、暴饮暴食,却祈求佛祖来保佑你健康,则无异缘木求鱼,因为不合乎“如是因,招感如是果”的真理。

若想要发财,就必须勤劳努力;想要有好人缘,就要多为人服务;要想有好名誉,就必须有道德、人格。须知经济有经济的因果、信仰有信仰的因果;佛教不是保险公司,因果不容错乱。

佛教并不是“宿命论”,而是“缘起论”。佛教虽然说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但更重视现世和未来的因果。而因缘本身空无自性,若从“诸行无常”、“缘起性空”的真理来看,过去的恶因虽已造成,但可以透过今生的努力来改变它,未来的善果也可以靠今世的修持而获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杀生的因很猛烈,这几种情况,特别要戒杀护生

在莲池大师的《戒杀文》里边讲到,大家过生日的时候,...

今生的际遇,是前世修来的

布施的道理,古往今来很多贤人哲士,都会用种种不同的...

婆罗门女栴沙谤佛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六神通具足的大罗汉比丘...

天界的果报

这个天界的果报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在进入正题之前,...

世间人讲公平,事实上并不究竟圆满

中国传统思想讲到,做人处事要谦让。谦,就是把自己的...

三世因果错综复杂 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请试论之:夫善恶之兴,由其有渐。渐以之极,则有九品...

【推荐】看看这个苦难的人生,都觉悟念佛回归极乐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体会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头所...

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

【原文】 盖闻业海茫茫,难断无如色欲。尘寰扰扰,易犯...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心中有「素」,善良道德尽在其中

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事。在吃的文化里,...

星云大师:人生如梦幻 梦醒一场空

有人说:人生如梦幻,梦醒一场空;也有人说,人生如浮...

星云大师:励志名言名句

1.做万种事,可结万人缘;利万种人,能修万种行。 2...

化繁为简把握有限人生

聪明的人做事,将事情单纯化,所以增加效能;愚笨的人...

【佛教词典】五种学处

【五种学处】 p0262 法蕴足论一卷十七页云:如是五种,...

【佛教词典】临济录

全一卷。全名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又作临济义玄禅师...

【推荐】太能算计的人,实际都是很不幸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说过,凡是太聪明、太能算计的人,实...

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古印度时,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居住在罗阅城...

出家人托钵乞食的含义与由来

乞食,又称为托钵、分卫、行乞,是比丘为资养自己色身...

三障未除,不可安眠

这以下分三段,别释当中分三小段,第一小段 约果报,报...

对治我们诳诈之心

诳是以不实的言词来欺诳他人,以方便造作种种的事情,...

善的链条

一天傍晚,乔驾车回家。一路上冷冷清清。天开始黑下来...

邪知邪见造的业最重最可怕

最严重的是第三种,邪执故重。所有业里心力强,没有对...

李炳南居士《佛七开示系列》

壬子年灵山寺佛七开示 第一次开示 念佛结七迄今二十有...

淡定与慈忍

记得一位禅师曾经说过,无事忙中老,空里有哭笑 。 当...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

弘一大师:简易施食仪轨

先念 南无阿弥陀佛十句。 手持供水及米粒,至出食台前...

诈言马死喻

过去有一个人,骑着一匹黑马入阵与敌作战,由于恐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