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习净土法门是最上的福报

昌义法师  2015/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习净土法门是最上的福报

念佛人称之谓净土行人,净土行人必须要把我们净土这一法知道的差不多,这个理路你弄不明白,虽然是念佛了,也是去向不明。理路不外乎信愿行。信就是深信,深信因果,深信佛所说的法,深信净土法门。这是诸佛赞叹,一切祖师尽其力量弘扬。正如我们印光大师他老人家所说,这个法门称之谓三根普被,就是上中下三等根基人,谁利用这个法门都能得到大利,这个大利就是都能解脱。我们印祖他老人家说,上至诸佛,下至九法界的众生,都不能离开此法。

为什么诸佛也要用这个法门?因为诸佛不用此法,他不能圆圆满满的普度一切众生,为了圆满普度一切众生,必须要弘扬念佛法门。九法界的众生他想成佛,不利用此法就是难上加难了。所以,净土法门称之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至诸佛,下至一切菩萨,一切凡夫众生,都离不开这个法门。我们今生也算是有福报。得到了人身,闻到了佛法,又明确地认识了净土法门,这就是福报。因为我们如果认真地修学,认真地念佛,就在这一生,便可以往生西方,了掉生死。这种福报,不是一切其它的福报能比的了,这是最上的福报,这是成佛的福报。

历代高僧大德,以及一切祖师菩萨,都是语重心长、慈悲地开示我们,让我们老老实实念佛,不要换题目。因为我们凡夫的心是不定的,眼光看不远,就看到眼面前这么一点点光明,背后是一点也看不到,这就是眼光短浅,智慧短缺,所以是不定的。

我们修学佛法,心一定要老实,老实去念,不打妄想,这就是定力。我们今生有这个机缘,有这个福报,是因为认识到净土法门,所以要把心一直地定在这个修行的法门上,不能动摇,不能换题目,要发心一直地修下去,要发愿在这一生往生西方。无论是什么事情,什么境界,或者是什么人叫我们换题目,决不能换。为什么不能换?佛在两千多年前,已在很多经典里,都明确赞叹净土法门。在我们净土宗,主要的经典有《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还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普贤菩萨行愿品》,合称净土五经。经中主要是赞叹净土法门,还有修行的种种方法,教我们如何用功,其他很多经典里,偏赞净土的也是很多。这是佛陀他老人家大慈悲,怕我们末法年代众生业障深重,业力牵引没有定力。因这个心老是好动摇,所以祖师们说我们好高鹜远,喜欢攀高,不量量自己的根基。

佛在经典里面偏赞净土,目的就是要降伏刚强的众生,把我们的道心稳固,不是今天这个念头,明天那个想法。因为念佛这一法,乍一听乍一看,好像是太简单太平常,文化高一点的人,都是瞧不起净土法门。反过来说,大的利益都是那些被人们认为没有智慧、没有学问的人夺了去了。大家看过《净土圣贤录》这部书,这就是我们净土宗记载的一部分,如何修净土,如何往生。

我们作为净土学人,必须要老老实实听佛陀的教导,把这个道心稳定下来。《大集经》里面佛陀这样讲:末法年代,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能度生死。这句话是多么恳切,多么明确,就是明白的告诉我们,在末法年代,今天去修这一法,明天又换那一个法门,都是走弯路。就是让我们老老实实念佛,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你想在这一生了掉生死,你就要老老实实去修念佛法门,你这一生就有希望解脱。所以我们一定要坚信不疑,坚持抱着这一条道走下去。

在我们行持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哪一宗,哪一派,或者是好朋好友,叫我们另改路径,都不能更改,要听佛的话。佛教我们老实念佛,佛告诉我们只有念佛,这一生才能了掉生死。要深信我们这生只要是走下去了,不改道,决定能了生死。不要听有些人轻慢我们学净土的这条路,这倒是无所谓。关键是我们自己要踏踏实实地去行,不要生烦恼,更不能动摇,把这个道心稳住。坚信佛陀是大慈悲、大智慧,他告诉我们的法,决定能使我们从黑暗走向光明。所以我们要有一颗实实在在的信心,我们要想成就,先要把我们这个信心坚定了,丝毫的不怀疑,这就是真正的信心。

深信佛陀传授给我们这一法,这是决定能使我们从此岸生到彼岸,生到极乐世界。这个信心必须要坚固,成与不成,主要看你这个信心有没有明了,信心有没有稳固下来。稳固了你修行才能快,信心一动摇,无论你是如何用功,也都是错路。现在我们有这么大的福报,做了佛陀的弟子,又学习了在这一生了掉生死的念佛法门,要深信我们这生完成了大任务了,下一生我们不会在这个世间上再搞迷迷糊糊的六道轮回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究竟法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

大安法师:十种念佛方法

至于念佛方法,净宗经典与历代祖师大德提供了诸多繁简...

彻悟祖师一生的行业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也...

拯救刀兵劫的万德洪名

一个个人他不信因果、不信有报应,不信这个举头三尺有...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颠倒事

一个人生到世间上来,他是有他的标准的。给他吃的东西...

横截诸恶趣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

一念的皈命决定可以得救

我们很多人对自己往生这一事总是产生不了信心,觉得往...

极忙之人的修行法门

【净土起信二:净土之说,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见于日...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个要素就是...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

【佛教词典】见性

指彻见自心之佛性。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大四八·三八...

【佛教词典】六欲四禅

【六欲四禅】 六欲,指欲界的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

有受菩萨戒跟没受菩萨戒有什么差别

第一个、在《瑜伽师地论》上说:一个人受菩萨戒跟没有...

【推荐】带业往生是带什么业

净土法门的特点就是带业往生。离开了这个本质特点,那...

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和求加持

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说,加是加被,持是任持。加被是...

贪心和嗔心的对治方法

在佛法中,对于贪心和嗔心都有具体对治方法。其中,关...

能悟法师:禅宗概论

一、绪 言 禅宗以传佛心印为宗,故名佛心宗,在佛教各...

犹太人的九条哲理

1、一杯清水因滴入一滴污水而变污浊,一杯污水却不会因...

【推荐】幸运不是偶然的,而是改变自己得来的

如果你感觉你的世界不对,那只是因为你自己不对;你感...

佛法为人生之必要

论到佛法大意,本来头头彰显,不待言说,言说不及。若...

大安法师:转业改命的原理和方法

【心能造业,心能转业。业由心造,业随心转。心不能转...

何故临终十念可灭一辈子罪业

十念往生,在这样的一个修行法门当中,它确实非常奇特...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

第二章 归敬祈愿加持 请看愿偈: 稽首西方安乐国, 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