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句弥陀念诵听

净界法师  2015/12/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句弥陀念诵听

刚开始先偏重点状的专注,怎么专注呢?“一句弥陀念诵听”,就是说,我们这个佛号在操作的过程当中,有三个重要的次第要遵守:

第一个是念,这个念就是念从心起。有些人念佛的时候心里打妄想,口念弥陀心散乱,这样就不能构成所谓的念,因为你这个佛号是从嘴巴生起的,当然就不能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这个方法错误的。你这个佛号的念,是从嘴巴生起,没有从你内心的根源生起,是不对的。所以,你每一句佛号都要从你内心深处,对阿弥陀佛归依的心扶起你的佛号,这是第一个重点。

第二个是诵,这个诵就是声从口出。你的嘴巴要加以振动,创造一个声相。既然你以阿弥陀佛的声音为所缘境,那你不创造声音,你以什么为所缘境呢?所以在念的时候没有声相,透过诵,你可能是大声,或者小声,透过嘴巴的读诵要创造一个声相。

第三个是听,这个听就是音从耳入。你要把你自己所创造的声相,再听回去,你很清楚地听到自己佛号的声音。

一句佛号的操作包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们定义你的心已经对佛号产生了专注力。从一些老法师的佛七开示当中,有两个经验要注意,就是你在修专注力的时候,重点在听佛号的声音。听的时候有两个重点:

一、你要听你自己的声音。

好比你今天来打佛七,有三百多个人参加佛七,每一个人都创造一个佛号,哪一个佛号是我的所缘境呢?你只能够听你自己的声音。因为你听别人的声音,你的心是心随境转,越听越散乱。所以大家要知道:别人的声音,我们也不要排斥,它是一个助缘;但是在这个虚空当中有三百多个佛号,你只能够以自己的声音为所缘境,不管你自己的声音是多么的小声。因为你听你自己的声音,你的心才能够慢慢地专注,而趋向于寂静。

一旦你听别人的声音,你的心是向外攀缘,那越听越散乱。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你心中的所缘境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声相,这才是你的所缘境。这是第一个重点。(听你自己的声音,这个是从空间上来说)

二、你要听当下的音声。

很多人念佛会回忆前一个佛号——诶,我前一个佛号念得很好……这是打妄想,你已经忘失所缘境了。就是说,不管你前面的佛号念得好不好,过去就让它过去,你也不要臆测哪一句佛号得到三昧,也不要臆测未来。不要回忆过去,也不要臆测未来,怎么办呢?你要活在当下!你每一句佛号,都是听当下、当下,听当下的音声。就是时间上,以当下的佛号为所缘境,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未来还没生起的,不要作任何推测,安住在当下的佛号。

这就是我们修专注力的两个重点:听你自己的声音,听当下的声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初修定者须过好「三关」

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昏沉关。这里的三...

诵持楞严神咒的功德、方法与注意事项

有云:咒心即佛心。持诵咒心即诵佛心,与佛心相接,受...

供水的表义与方法

我们对诸佛所作的供养,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水、花、燃...

六妙法门要怎么修

云何由念如实观察入息出息。入息就是吸气,出息就是呼...

到达心佛双忘时,才会会得真实义

在理和事的圆融方面,真正要了解,一定要到达心佛双忘...

中峰和尚劝念佛诗

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 众生反以苦为乐,...

法照大师劝念佛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不简贫穷将富贵,不...

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二时临斋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穿越生命的地狱--舍弃与坚韧

本心若虚空,清净无一物。 焚荡淫怒痴,圆寂了见佛。 ...

转纷诤为正义.化戾气为祥和

面对今日社会种种纷诤、不安、惶惑等乱象,我们要如何...

承远大师生平及净土思想

一、承远大师的生平 承远大师(公元七一二年八〇二年)...

法乐之乐才是无穷而长久的甘味

人们通常认为快乐离不开财富,因此为了争取得到更多的...

【佛教词典】四谛自性

【四谛自性】 p0439 大毗婆沙论七十七卷五页云:问:如...

【佛教词典】三国佛法传通缘起

凡三卷。日僧凝然撰于应长元年(1311)。乃连亘印、中...

崔母何以五六年工夫就能往生

圣人诚明之道,如来真常之法,匹夫匹妇,皆堪与知与能...

如何忏悔重大的罪业

子三,明业果相续。这个地方讲到的果报,是指的众生跟...

找回曾经的幸福感

回想二三十年前的小时候,一毛钱一包的辣丝儿,一分钱...

作众恶业——一位保安的学佛感应

前段时间我收到一封信,是来自深圳的一位保安。他做过...

宏海法师:云水见闻—五台山

参拜大螺顶 阿弥陀佛! 各位,我们已经成功的拜上来了...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挂碍,深...

忏悔之前要先思惟业果的道理

这个忏悔的方法,什么叫做内资理观,外假坛仪,我们做...

你喜欢哪几种呢

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 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问: 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

人都在为什么而奔忙

有一次,我到繁华的首都北京出差,晚上路过一座天桥,...

莲池大师论出家与在家

莲池大师(1535-1615),字佛慧,自号莲池。俗姓沈,浙江...

四十八大愿——(第28愿)菩萨道树普见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乃至少功德者,不能知见其道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