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的十九种修持法门

2016/03/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的十九种修持法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教的修持应不离生活,生活亦不离修持,所谓:“即生活即修持。”修持的类别除了行、立、坐、卧之外,并有止、观等,内容则不胜枚举,例如早晚课诵、禅七净七、般舟三昧、闭关禁语、朝山参访等。今总括僧信二众的修持项目,简述数条如下:

一、四念处:透过专注的观察身体、感受、心念、心念的对象等变化,就能对自己的行为、情绪、思想和意志有高度的自觉,进一步觉察到我们的一切执着、一切贪嗔和无明。所以,四念处的修法从“缘六根、六境而生六识”开始,不排斥一切见闻觉知,于“可念六境不起乐着,不可念六境憎恶”;不是厌离人生、厌离社会,或逃避感情世界,更不是出离社会而跑到深山林内隐遁的方式。四念处是闹中取静,以社会为道场,感情世界为关房的随缘任运修行法。

二、般舟三昧:是一种“佛立”、“常行”的修持法,在为期三个月的修行中,不坐不睡,只可立可行,累时靠在绳子上假寐。

三、闭关:在佛门中修行,快则十年,慢则二十年以后,方具闭关资格。因为闭关除需要人护关外,更应注意本身的修持基础具备与否,以及对经教义理的了解深入等。如果一开始学佛就要闭关,何功何德要人来护关。尤其闭关前半年要有大德开导、教化;如果没有正念、发心,也不可以闭关,要会用功才可以闭关,所以佛门有云:“不破参不住山,不开悟不闭关。”闭关不可以当儿戏。

四、持午:即过午不食。修行中,少食有助精进用功,因此有因缘的话,可以在修行过程的某一个阶段体会一下,但不可标榜过午不食。尤其在佛门中,自己修持,也要尊重别人不同的修行方法,所谓方便有多门,各有各的修行法门,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彼此应该互相尊重。

五、参学:又称参访,就是到其它丛林道场参访学习,每一处一住三至五年,再换一个地方,也是三、五年,又再换一个地方,如此经过一、二十年后称为老参。如果不经过参学,规矩不懂,也没有威仪,就被称为新参,甚至常常被讥为冒失鬼。

六、化冬:在大陆丛林里,每到秋天,寺院僧众便开始拜访信徒,把平安符送到信徒家中,信徒回以一碗米,称为化冬。如此,一年的道粮便无须忧虑了。化冬比起每年举办一次以吃为主的供僧,意义更为深远。

七、普说:学僧单独向师父请法称独参。若于丈室或法堂为大众说法,则称为普说。

八、小参:个别请求和尚慈悲开示教诲。

九、普参:类似今日的座谈会。

十、经行:饭后散步,可以在佛堂绕佛,或在斋堂,甚至庭院或林间小径皆可,速度由慢渐快,或自行调整均可。

十一、跑香:禅堂行香,目的在运动筋骨,调和身心。

十二、行脚:云水僧求法心切,四处参访问道,因古时交通不便,多以步行到达目的地。

十三、苦行:从事劳动性的工作,如打扫厕所、看管山林、夜巡、行堂、典座等。

十四、密行:个人的修持法门,不对外人宣说张扬。

十五、共修:大众一起修行,如参加打七或定期念佛等。

十六、禁语:一般信徒在家中可行一时、一日、一区的禁语,体验一下宁静、美妙的无声世界。

十七、朝山:三步一拜或朝礼寺院,都可称为朝山。

十八、打七:可分禅七、佛七,有克期取证的目的。如果时间不许可,也可做一日或三日的参禅、念佛。

十九、止静:禅七或佛七时全体默然静坐,不许出声扰众,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其实每个人可以在一天当中有五分钟止静的时间,以做涤尘净虑、自我省思的功夫。

此外,早上起床,可在佛前上香供水,或诵念《般若心经》一卷,或诵读其他佛经或念佛;晚上可以念佛拜佛、诵经、打坐,具体可依家庭环境、时间而定,修行不在时间长短,而在持之有恒。平日生活中,随喜持诵佛号,如观音圣号,或持大明神咒;吃饭时,称念“佛光四句偈”,或“三称念”,或“五观想”,乃至小小布施、随口赞叹、与人为善、做事认真等,都是修行。

佛教认为休息也是精进,精进勇猛也要平衡、适度。修行其实就是自然、平衡、适当的生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为什么你用功没用功,老修行一看就知道

以前我住禅堂的时候,有些老师父,他走一个圈子,你哪...

吾道一以贯之

一般慈善家在做善业的时候,第一个他没有我空、法空的...

行住坐卧都要不忘念佛

朝暮于佛前礼拜持诵,随自身闲忙,立一课程。此外,则...

检视自我,清楚专注地活在当下

午后的阳光穿透深色窗帘,投射在云来寺的会客桌上,照...

若不观心,略有十过

若不观心内证,法、律、禅师等,各有十种过患。如《像...

许多人学佛很多年,连正知正见都搞不清楚

现在信佛的人这么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

圣严法师《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较》

如果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和别人较量的话,会是很痛苦的...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

净土宗它最强调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的就是...

入定和睡着有什么区别

问: 顶礼法师。弟子在静坐念佛时,没念多久就有睡着的...

广钦老和尚对出家弟子之开示--放下俗情,提起愿力

如果情执未断,嘴里念佛,念念还是堕娑婆。但如至诚恳...

谁有资格「酒肉穿肠过」

逢年过节,大酌小宴,无不腥腥相惜,满盘荤腥。略涉佛...

【佛教词典】菩提行经

梵名 Bodhicaryāvatāra 或 Bodhisattva-caryāvatā...

【佛教词典】业瑜伽

梵名 Karma-Yoga。全一卷。印度近代宗教改革家、哲学家...

佛化道德的特质在般若

佛法能完成究竟圆满的德行,他的特质何在?佛化道德的...

学佛治抑郁,驱散阴霾,走向光明

一直想跟大家聊聊我学佛的经历及感受,虽然从我自身而...

放生的三个程序

中国汉传佛教寺院在长期的放生法会中形成了独特的《放...

诵《无量寿经》不念佛号,属于念佛法门吗

问: 一个朋友每天诵三遍《无量寿经》,不念佛号,这样...

松开手你可以拥有更多

在我为管理者做的培训中,学员们常常分享他们的心得体...

只因众生有生死,佛才讲涅槃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说:以一切种智释...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

闲人念佛正优游,莫把光阴空里投。老有音书头渐白,死...

是非止于智者

《佛说四十二章经》中说:不说是非难,是说我们在生活...

生活中的修行

一、 从国王的三个问题说起 俄国的托尔斯泰有一篇很有...

以何心称念观音菩萨可得感应

观世音菩萨是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的二大胁侍菩萨之一,...

对错好坏嘴不要乱说,肚里明白就好

寺里某某师到客堂来,吐诉一些人事烦恼,人去后,老和...

如何花钱花的有意义

在现今社会上,有一些人的生活过得非常奢华,出入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