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走自己的路,不必比较》

圣严法师  2010/11/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果我们做任何事,都要和别人较量的话,会是很痛苦的事。不管比高比低、比胜比败,一旦比较,一定会陷入痛苦中。

记得有一年,奥林匹克运动大会的游泳比赛,有好几个国家的选手竞逐,结果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第二、三名分别是俄罗斯、美国的选手,事后,记者们采访得到冠军的日本选手,问他:「你隔壁的水道,一边是美国人,一边是俄罗斯人,他们都曾经打破世界纪录,你知道吗?」他回答:「不知道。」接下来记者又问:「你知不知道其它选手紧追在后,你一度还被俄罗斯劲敌超越?」结果他还是说「不知道」,他说:「我只管游我自己的,不管是谁在和我比赛,我只是一心一意奋力地往前游去。」

可见,当一个人正在努力时,只要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不需要和别人比较。如果存心和人较量,你可能会想模仿别人的做法,但是只要一模仿,就一定会落后,因为别人已经先完成了,你随后跟著做,顶多排行第二名,不可能是第一名。第一名的路一定是自己努力走出来的,无论走得好不好,这条自己走出来的路,一定是属于自己的。

还有一个故事,是我小时候父亲讲给我听的。有一次,我们看到一群鸭子在河里游泳,父亲便问我说:「你看到了吗?小鸭游出小路,大鸭游出大路,有的鸭子在前面,有的鸭子在后面,但是每一只鸭子最终都游到河的对岸去了。」这个故事对我的影响很深远,让我知道,人与人之间不需要比较,只要努力走出自己的路就好。

在人生的路途上,不管自己的步调如何,只要是自己走出来的路,这条路就是属于自己的。例如,「心灵环保」这个名词,虽然是我最先提出来的,可是别人也在做,甚至做得更好,不过我不会和他们比较,而且欢迎他们和我一起来推广这个理念。所以别人的路我可以走,而我的路也可以让别人来走。重点是不要互相比较,因为和别人较劲是件痛苦的事,尽力而为,绝对是最可靠的行事态度。

不过,较量心也不完全是负面的,例如,凡夫看到佛已经成了佛,或是某些人在修行方面成就很大,既慈悲又有智慧,相较之下,自己却没有这些成就,于是生起效尤之心,发愿努力精进。所以在修行的道路上,正面的较量,能激发见贤思齐的心。

《金刚经》中谈到,以恒河之沙这么多数量的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其福德还比不上为他人说四句含有佛法深意的偈子,这种在功德上互相较量,便是「好还要更好」、「精益求精」的意义。另外,佛法也有「四正勤」这个名词:已修的善要增长,未修的善要修学;已造的恶不要再造,尚未造的恶不可以造,也指出了较量心在修行上正面、积极的意义。

所以,每当我听说某某法师比我更强,或是某某学者学问比我更好,我不敢有妒嫉、打倒或是要强过他们的念头,我只会感到惭愧,知道自己必须更加努力。就像我为法鼓山的弟子们所写的 《四众佛子共勉语》中有两句:「尽心尽力第一,不争你我多少。」意思是只要努力去做,不要和别人比较,否则不但会伤害别人,也会延迟自己的成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利人便是利己》

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常常想到自己的利益,一定是烦恼重...

依止无明烦恼来修学,都不能成就圣道

我们对于因缘所生法,在《楞严经》讲到两种根本:一个...

有哪些可行的改过方法

然人之过, 有从事上改者, 有从理上改者, 有从心上改...

这四事能够达标,就能速得三昧

为什么般舟三昧这么勇猛,见效这么快呢?实际上他这里...

星云大师《如何了生脱死》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

有人说: 念佛比参禅较为稳当。其实念佛一法,又有事念...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

验证修行功夫的三标准

第一步:念起不随 能作到念起不随就能于生死当中做得主...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圣严法师《如何认清自己》

问:想请教一个说来简单,却很难做到的问题,那就要如...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

「生命存在,究竟有何意义?」许多人在一生之中,会不...

关于开悟的三种错误观念

一些禅修多年并有所体验的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已经证得...

圣严法师《苦报与福报》

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是生活得最愉快、最丰富,也是最...

【佛教词典】观遍计所执

(术语)法苑义林章一末曰:略有五重:一遣虚存实识,...

【佛教词典】二般若(三)

华严经疏云二般若:   一、实相般若 实相般若者,谓...

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能靠愿力往生吗

问: 如果皈依了,但是没有好好念经修行,最后靠自己...

十善业道之不杀生

在身三、口四、意三的三业中,佛陀把杀业放在第一位,...

波斯匿王的皈依

佛陀被给孤独长者迎接到祇园精舍,这里的环境和风景优...

如何对治悲观抑郁想自杀的烦恼

守本分,修实行,分外不起一毫欲得之妄念。悲观抑郁和...

善知识者应具足八种功德

文殊师利菩萨向佛请法说,如何持戒修行才能为善知识?...

看花开花谢--善用身体过秒关

「无常」的道理大家虽然常听,但却很难体会这两个字更...

为何世人多把关公作为财神来供奉

问: 请问法师,关公是护法,为何世人多把他作为财神来...

站在本来就没有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依止空正见跟发心,他开始修行了。 第一个,安心如空之...

圣严法师《缘的种类》

缘又可分为四种:因缘、次第缘、缘缘、增上缘。因缘是...

你真的确定自己是对的吗

曾经有个男人必须离家一段很长的时间,在他离开前,并...

【推荐】经书跟佛像千万不要烧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

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

聪明睿智的人明智的处世之道是以愚自居;讲究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