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惟觉法师  2017/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善自调身心,具诸功德力

调心,改变人生的好习惯

古德云:“君子慎所习。”

良习,引人迁善远罪,迈向光明;

恶习,令人沉迷不觉,堕入暗冥。

一念回光,弃恶秉善,扭转人生,操之在己!

人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有精神生活。每个人都想追求物质生活的富裕、追求人生的幸福与快乐,但追求物质的过程当中,往往事与愿违,因为追求的方向错误了,反而得不到真正的富贵、幸福、快乐。世间的富贵,就好像花开花谢一样,都是无常的,既然是无常,我们就必须在无常当中,找到最安定、最幸福、最快乐、最真实的富贵。

善自调身心 具诸功德力

佛法对富贵的看法,可以用汽车来比喻,我们的身体就像车身,福德就像燃料,当下这念心就好像电源。车子要跑得快、载得多,车身就必须完整,底盘、钣金、引擎……都不能生锈、老旧、故障。此外,车子必须要有燃料,否则,即使是新车,没有燃料也没办法发动。有了燃料,还必须电路完整,必须要把这些部分保养好,才是一部完整的车子。所以,在社会上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希望达到成功,乃至于登峰造极,就要注意四件事情:一、要有健康的身体;二、去除坏习惯;三、广修善法;四、修习禅定。

第一,要有健康的身体。身体的健康状况,其实是由于过去造的因所呈现的果报。一般人只知道要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而不知道还有业力。假使前世造了恶业,身体就会不健康,容易愚痴;假使过去造了善业,六根就会健全,乃至头脑聪明。了解因果的道理,今生就要从因地上努力,时时刻刻检讨反省自己当下这念心是否清净?心清净了,身体就会安定。

第二,要去除坏习惯。抽烟、喝酒、打牌,乃至嫖、赌等不良嗜好,就等于是慢性自杀,是缺乏智慧的行为,但是有些人明明知道不好,却无法戒除这些坏习惯,如果真正了解这些不良习惯对身体的影响,自然而然就能做得到。以喝酒为例,一般人都知道酒喝多了就会生病、会酒精中毒,但是为什么做不到呢?因为没有智慧、没有信心。

儒家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身体,是过去修来的福报,这一生要懂得运用这个身体,努力种善因,积功累德,才不辜负此生得到人身。假使了解这些道理,就不会再继续让坏习惯损伤自己的身体。

福德与禅定 菩萨共修学

第三,要广修善法。凡事离不开因果,佛法所讲的因果,就是要在我们平时做人做事、起心动念处下手,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时时刻刻检讨反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样这一生的福德就会增长。如此果上生因、因上生果,始终都是良性的循环。相反地,假使不知道修正自己的行为,放纵自己的贪瞋痴,就会形成恶性的循环。

诗云:“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唐朝王勃很有才气,为“唐初四杰”之一。王勃的父亲在交趾当县令,当时王勃正好来到南昌,遇到都督阎伯屿在重修的滕王阁上宴请天下名士文生,并邀集大家撰写序文。这时,王勃毛遂自荐,很快就把序文写好,得到主人的赏识,后来成为一篇流传千古的佳文。

王勃为什么会在这个时节因缘赶到呢?王勃想去交趾探望父亲,但当时他所坐的船是歇在马当,马当到江西南昌起码还有七百多里的水路。他把船歇在马当过夜,晚上忽然起了一阵大风,把帆船的绳子吹断了,这艘船就像离弦之箭,一个晚上就到了江西南昌。一般人认为这是奇遇,但在佛经里面来看,王勃的福德因缘成熟了,所以一切都很顺利。

相反地,假使未曾种过善因,没有福报,即使有好的因缘,还是无法成就,这就是“运去雷轰荐福碑”。宋朝宰相范仲淹经常私底下做善事。有一次,他的朋友告诉他:“现今有一位穷秀才,学问非常好,但三餐不继,你是个仁心菩萨,就帮助他吧!”范仲淹就把这位穷秀才找来,一谈之下,果然很有才能,只是时运不济。

当时有一座荐福寺,曾请欧阳询写了一个碑。范仲淹想把这个碑文拓印下来,交给这位穷秀才去经营、发行。突然一个晚上,刮风、下雨、打雷,雷一劈,就把这座石碑打得粉碎了。由此可知,福德因缘具足是很重要的。福德从哪里来?就是要在因地上勤修善法。

第四,要修习禅定。平时要多打坐,薰习禅定。得到禅定,心中清净、平静,没有妄想,对人生自然能够看得非常透彻,也才能消业、转业,佛法云:“三昧加持力,定业也可转。”这念心不起心、不动念,万年一念、一念万年,就是无上的功德、福报。

儒家强调修心养性,以佛法来说,就是要明心见性。只要从以上四个方向来努力,身体和心灵就能得到最好的保养,就好像一部车子不但没有损坏,而且燃料、电源充足,这部车就是一部如意车。有了这部如意车,在世间上做任何事业,都能称心如意,从黑暗到达光明;修行有了这部如意车,就能到达菩提涅槃、到达净土彼岸,得到真正的富贵!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惟觉法师文章列表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若不立文字,以何为心? 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

心外无别佛,佛外无别心

马祖一日谓众曰:汝等诸人,各信自心是佛,此心即是佛...

圣严法师:收心的练习

佛法教导我们抗拒诱惑、破除对七情六欲的执着,多利用...

【推荐】「心有千千结」是启动不了佛号的

你的心只要住在外境,这个就是生灭心! 第一个,你今生...

因烦恼而造罪时,不要这三时都有心

接着看正明事忏的下一段。 则业有轻重,定不定别。或有...

同样的心里,你为何要充满烦恼呢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 同样的心里,你为什...

现今社会如何净化自己的心灵

今天的社会到处充满污染,处在染浊、复杂的环境里,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六德贤妻与五好丈夫

六德贤妻 佛陀在《玉耶女经》上面有一段开示说,世间妻...

如本法师:三界轮回淫为本

圆觉经云: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诸位同...

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经吗

问: 我们生死凡夫有资格学《楞严》吗? 净界法师答:...

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在佛法中,有人讲佛法不离世间法,即所谓佛法在世间,...

【佛教词典】玄沙三种病人

(公案)又曰玄沙接物利生。玄沙师备,假盲聋哑三种病...

【佛教词典】把本修行

禅林用语。意谓禅僧因执著于佛法之修行,而未能超越至...

这是一个大安乐处啊

禅宗有一个雪峰禅师,他在福建的一个道场做方丈。福建...

不要为了小利而改变目标

过去有个人在门前种了两棵果树,两年后结了果子,其中...

生命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建立二种大乘的正见,...

千万不要在家里杀生

非要吃肉,不要在家里杀,买现成的。你在家里,总希望...

《十种逆境为道场》译文

【原文】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

每逢佳节更要精进用功回向众生

世间有句话: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佛弟子应该每逢佳节...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

无力救度菜场的许多物命,该怎么办

问: 在菜场面对许多物命,自己无力救度,当如何处置?...

梵志丧女 焉知非福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弟子们开示时,有位...

安乐死并不安乐

问: 世间很多人都认为安乐死没有痛苦,只是在伦理上...

为何用大地来形容十地菩萨的内心世界

十地言地者,具足三义:一、能生万物;二、住持不动;...

念佛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明了阿弥陀佛名号的缘起与德用后,我们宜义无返顾地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