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女人八条绳子就把男人捆住了

南怀瑾老师  2016/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女人八条绳子就把男人捆住了

你们看过《西厢记》、《红楼梦》没有?男女害相思病的时候,茶不思、饭不想,你们大概没有这种专情的经验。现在男女年轻人之间,情都不专,好像蛮解脱的;不是解脱,是无情。你不要把男女之爱的情,看成坏的情,“若将此心移学道,即生成佛有何难”。男女的爱情和父母的亲情,相是两样,情是一个,转过来的话就是大慈悲。菩提萨埵是觉悟有情,但是有情众生贪图这个情,有情而没有觉悟。

“谓女人身上,八处所摄可爱净相。”这讲的是什么意思呢?明显一点讲,女人有八处妙相,并不是女人多可爱,我们男人也蛮可爱的。立场不同,男人看女人可爱,女人看男人可爱,不过佛经只讲一面。但是你不要认为佛重男轻女,不是的;而是知道了一面,那一面自然通了。譬如有一天,有一位同学来对我说,某某人对于女性特别反感。我说他这个人有问题,是性变态心理,因为都是人呀,不应该有反感,一切众生平等视之,没有男女相。只有那些心理有问题的,会对女人有偏见,因为它阿赖耶识里就有这个东西在,为了逃避而不敢看。如果真无此念,女人同泥巴,男人同狗屎,不是一样吗?所以变态心理的人,往往是矫枉过正。

“由此八处,女缚于男,所谓歌、舞、笑、睇、美容、进止、妙触、就礼。”由这八个特点,女人好像用一条绳子就把男人缚住了,就是所谓唱歌跳舞等。像我喜欢跑舞厅,干什么呢?我们跑舞厅,是穿长袍布鞋,买个门票进去一坐,咖啡一泡,是来参观的。坐在那里,等到灯一暗,看到那些鬼影憧憧、跳来跳去的男女,我们则在那里做工夫,很好玩。我在重庆也常如此,一辈子不会跳舞,喜欢去看,那个里头是道场。

你们在座的人对人生只懂了八分之一,那个跳舞听歌上了瘾的人,在这里坐都坐不住,到那个时间,双脚心硬是痒起来。坐在这里上课,有些太太先生,到时间,虽然在这里听课,瘾发了,硬会扭两下,那双脚自然动了一下,我在上面一看就知道,他是跳舞上瘾的。以后你们去做法师,在上面一望,下面的角色就很清楚,谁都逃不了,做土匪的有做土匪的习气。“笑睇”,女性那个笑,牙齿一露,“睇”就更严重了,眼一瞄一勾的,真会迷死人。

漂亮女人的“进止”,像穿高跟鞋,这样进一步,退一步,或直线走,有少数女人是经过这种训练的,走起来,真会多看她一眼。年轻人这些都不懂,还来学佛,这些魔境界你没有经历过,学佛能成功吗?到了那个时候,给你一个“美容”,一个“进止”,你的定力统统垮了,莲花宝座一块一块地掉下来了。尤其出家的,将来女众的弟子皈依多了,你们那个法师的法统统空了,现在先传你们这些法,先把他们参通。

手拉手就是“妙触”,或者身体碰一下,男女之间,只要挨到一下,他那个魂都掉了。“就礼”,这个女性或者这个男性,彬彬有礼,绝不粗鲁,你心中就会想,这个修养,这个教养,这个风度,真好呀!你就完了,这一条绳子最难搞,共有八条绳子捆你。

“由此因缘,所有贪欲,未生令生,生已增长,故名为食。”男女之间有这样八条绳子,就这样捆住你了。这八条绳子未生能够令你生,如果心中有一点影子,就是已生令增长。“故名为食”,佛经解释得多清楚呀!这就是“食”,这个是识食,是你的精神食粮,捆住了你。

佛教里有个故事,有一位老和尚找不到一个适合修道的传人,因为一般人都被世间污染得太厉害了,因此,他到孤儿院去找个幼儿,带上山去抚养。这个小孩长到十几岁后,什么事情都不懂。老和尚什么都不教他,只管穿衣吃饭而已。有一天老和尚下山去了,刚好他的一位道友上山来探望,看到小和尚事事无知,连一般待人接物的礼貌也不懂,于是就教他如何问讯、行礼等等。

等到老和尚回来,发现有异,问明原因,唉!气死人了,花了十几年的心血,就是要将他养成犹如白纸般的纯净,结果,被那家伙教坏了。既然如此,就带他下山去走走吧!下山之前,特别吩咐他要小心一样叫老虎的动物,长得跟你我差不多,头发长长地在头上做个髻,看到这种东西不可以多看。吩咐完后,就带小和尚下山到城市里逛,逛了几天,回到山上。老和尚就问,看了那么多稀奇新鲜的东西,什么东西最可爱最好看?小和尚说,师父啊!看来看去,还是老虎最可爱。

我们要注意到两点。第一:人类男女相爱,是与生俱来的自然天性,并不要接受后天的知识后才懂得。第二:如果这个小和尚,一直生活在山上,没有见过女人,他虽然不知道女人样子,当然也不会引起爱悦的情绪,可是,我们不能说,他没有男女相爱的功能,只能说,他具备有这种功能,而没有对象把它引发起来而已。

这个故事说明了人性的根本问题,属于生理?属于心理?不是那么简单,要了解这个问题,必须研究所有佛教经典,包括密教部分。一般修行的人,不论是在家或是出家,在修行的过程中,一定会碰上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很难解决。即使有人解决了欲的问题,但是不要忘了“情”、“爱”与“欲”还是同样的东西,只是层次不同。没有欲,那有没有爱?没有爱,那有没有情?不只是对人的爱,对物质以及名利,乃至留恋一花一草一木,皆是如出一辙。欲不只一种,除了男女之间的性欲之外,例如爱钱财、爱名,乃至名利都不爱,爱清高,也都是欲。由于种种的欲望,它是一股力量,使得你不得不去攀缘,使得你千方百计想去了缘,这些更引发增长根本的爱欲,使得我们永远在生死中打滚受累。

我们所生存的欲界乃是以欲为根本;到了色界,则偏重于爱;到了无色界,则升华为情。宋朝朱熹写给朋友有首名诗,就是讲欲:

十年浮海一身轻,乍睹梨涡倍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梨涡,就是酒窝,指美人而言。欲,最基本的一关是男女之欲,两性关系都是荷尔蒙在作怪,你要是能化掉这荷尔蒙,也不要谈修定通气脉,就成功了一半。过了这一关,到了色界的几关就比较容易。看各位修道,都是在二界关上徘徊,像跷跷板一样,醒了就上升,不醒就再下堕。作功夫修道,到了一定程度就像站在跷跷板上,难啊!道家讲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确有这样的次第。炼精化气做到了就精满不思淫,气满了就不思食,神满就不思睡,都是确实的功夫。到了这样的程度,才能说基本上破了两性欲的这一关,只是身欲。还没破眼、耳、鼻、舌四个欲关呢!看了美丽的衣裳、秀丽的山水你还喜欢吗?喜欢就着欲了。舌是食欲,比身欲还难解脱。譬如这有一杯茶,茶叶要一万块钱一两,想喝一杯吗?这一念就可以把你的欲逗起来,饮食之欲难解脱啊!你能解脱欲就超越欲界天去了色界天,可是在色界天还要求解脱。

这里代大家提出个问题,你说欲、色这么难解脱,可是有的人不爱漂亮,是无欲无色了吗?还有的人,自己长得体面,可是偏偏爱上众人认为不漂亮又笨拙的人,原因何在?刚才说欲界是荷尔蒙在作怪,色界不是荷尔蒙在作怪,是神经在作怪。无色界呢?是感情的情在作怪,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情的原因。所以“乍睹梨涡倍有情”,碰到情,你一点办法没有。我积数十年之经验,很多男女同学告诉我,他们这一辈子决不谈情。我说,这个话好像是我前几辈子发过的愿,你碰到了个冤家,他不想你,你要想他。这就印证了红楼梦的话:“不是冤家不聚头,冤家聚头几时休”,这就是情。

欲界的天人还同我们一样有色身,到了色界的天人就没有肉身,只有光明的光身,若有若无。无色界的天人连光身都没有,但是这一念情还在。

宇宙中的三界众生,都在情、爱、欲的困扰中。古人有首诗说得极好:“无情何必生斯世,有好终须累此身。”如果没有情爱则不会到这个世界上来做人,只要有嗜好终究是生活的拖累。嗜好就是爱,佛经在这里则说明此乃轮回之根本。

学佛修道要想“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非常困难!其根本问题就是情、爱、欲难分难解。据我所了解,一般的宗教及其修行的方法,对于这个问题,除了逃避和压抑,别无方法。佛告诉我们必须解决这爱欲的问题,才能成佛。至于如何去了脱爱欲的方法,虽未明讲,但在经典中却仍有迹可寻。一般宗教指出“欲”的罪过,而人类在认其为罪,在无可奈何的尴尬下,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结果,都被老虎吃掉了。

所以道家要降龙伏虎,这个老虎你永远抓不住的。我在《楞严大义今释》里有十几首诗,最后有两句:“一笑抛经高卧隐,龙归沧海虎归山。”各归本位,让它自然,是龙回到海里,是虎回到山林,这就是“降龙伏虎”了。道家所谓龙,有时候代表血,有时候代表那个心念、思想。我们的妄念变化无常,捉摸不住的,这是龙。虎代表气,身体健康,欲念冲动了,老虎下山要吃人了,很可怕,所以要“降龙伏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戒淫九想观

本节的九想观,如能修持观想成熟,可体悟人死后无比凄...

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

了幻法师:婚姻源自爱欲心

一切众生皆以爱欲而正性命,爱欲是三界众生轮回的根本...

每天三呼快乐

世间的名利就像枷锁一样,会缚住我们的身心;不破名利...

夫妻闺房之礼的戒忌和求子之道

夫妻之间的相处,虽然是人伦之始,但如不能节制,以致...

佛陀时代在家学佛女众的模范人物

佛陀在世的时代,女子学佛而成为解脱圣者的,为数不少...

邪淫如同桶底洞,有多少福都会漏完的

印光大师曾经开示说: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

阿难与摩登伽女

摩登伽女与阿难的故事主要依据《楞严经》、巴利文经典...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捐助会加重患者的业障吗

问: 阿弥陀佛!法师慈悲!近来遇到朋友圈发来的各种重...

【推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时期,刘备临命终之时,给儿子留下的遗嘱中,有这...

现生延年转寿的原理

现生延年的原理 我们念佛主要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目的...

戒杀放生和吃素有何利益

问: 为什么在佛祖的说法中,极力提倡戒杀放生和持素...

【佛教词典】教迹义

(术语)判释教相者。大乘义章一曰:众经教迹义。大乘...

【佛教词典】十二缘起

(术语)一有情流转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缘起,分十二...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

嗔心会造恶业招致苦果

嗔有发怒、生气之意,是一种对自己不喜欢、不如己意的...

净界法师:八识规矩颂

前面的《百法明门论》,它是广泛地探讨一切法的别相跟...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你的佛号还能提得起吗

我们大家不要面临灾难的时候却又怀念一些所谓美好的时...

法供养的意义和种类

缘起作用不空、不错乱,每种供养都会得相应果报。比如...

梦参老和尚《佛七开示》

第一日 上:念佛的障碍 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万事万物各有因缘,互相资助,一体不能分开;因缘又是...

临产可念观音圣号

印光大师这种菩萨的心肠。作为一个比丘,有些事情没有...

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蕅益大师,他在二十五岁时,他有一次在径山坐禅。坐禅...

【推荐】不要低估无始劫来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说,我们念佛就好,干啥要调伏呢?问题是我们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