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成功的原则--不忘初心

南怀瑾老师  2016/07/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成功的原则--不忘初心

我们为人处世,永远保持刚刚出来的那个心情。譬如现在你们是年轻人,我们老年人也都是年轻过来的,年轻人一出校门满怀的抱负,满怀的希望,但是入世一久了,挫折受多了,艰难困苦经过了,或者心污染了变坏了,或者本来很爽直,变得不敢说话了,或者本来很坦白的,变成很弯曲的心理,本来有抱负的,最后变得很窝囊。

一般认为,社会的环境影响了一个人,实际上,社会的环境不足以影响我们,如果自己有独立的造诣修养,使精神超神入化,在任何复杂的世界,任何复杂的时代环境,“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也永远保持开始出来那个心情,这是最高的修养。中国儒释道三家,有个名称叫做永远保持“初心”,就是最初在开始的那个心理状况,人能够永远保持“初心”,很纯洁,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染污,永远保持那个光明磊落、坦白纯洁,如老子所讲的“如婴儿乎”!

一个人,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居士,修行之路由平地的凡夫而到达成道成佛,哪有那么简单啊?吃了三天素就想上西天?没有的啦!所有的人“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西天”,越修越远了。要想有所成就,“出家如初,成佛有余”,第一念发心去出家,那个心情永恒保持下去,一定能够成佛。

所以《华严经》上佛说的,“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这句经典的文字可以多种解释,第一个念头看清楚参透了,就是菩提,就成佛了;也可以说最初动机出家,那个诚恳真诚的心永恒如此,就不得了,一定成佛。做人做事也是一样,开始对这个人诚恳,对这个人有礼貌,对这个人好,永远如初,那就不得了,就怕不是哦!

像我在当年闭关,上山下山我早晚还是一样拜佛,一个人没有断过。譬如我几十年每天晚上施食,等于你们说放焰口,每天晚上施食从来没有断过,出家如初,学佛动机开始就是这样。换句话,我几十年生活,念念求得菩提中,没有变过。现在拜佛我比你们还拜得厉害,假使拜,还比你们轻快灵便,也是一种功夫啦。

学佛法最初的就是最后的;最基本的就是最高深的;最初的一念也是最后的一念。我们没去注意这一点,往往得一点境界,得一点道理上的体会后,反而把最初的丢掉了,不会回头来,从基本上踏实做起。

所以佛家有一句话:“出家如初,成佛有余。”第一念发心:我要出家,如果出家几十年,都像第一念那么诚恳的话,早就成功了。这是讲那个人一念真心出家的时候,那个诚恳的决心,没得话讲。出家人一辈子修持都像开始出家的那一下子的精诚的话,那他就成佛有余了。

《华严经》也有“菩萨初发心时, 即成正等正觉”的道理。“出家如初,成佛有余。”要检起来,不管它一天半天,乃至还有一秒钟,要检起初心来。那个诚恳追求的心情,要保持下去,人不能姑息自己,一姑息就完了。大家都要警觉,一切道理大家都要自己警觉反省。

我能够体会到什么呢?我就是肯遍学一切法。你说你文章好,好!我就搞搞文章,搞到差不多也会了,又把它丢掉了。反正你说这一套你会,我也必须要会一点。你说你科学了不起吗?虽然我不是科学家,但你那个常识我也要摸一点,知道了,就丢掉。但不能不知,要知而能舍,才可学佛学道。

但是我有一个专门深入,锲而不舍的,那就是我必须要如何证道。就是这个事,其余的那些都是花花朵朵,不足挂齿。文人慧业虽然不是好事,但也不能不知啊! “佛能通一切智,彻万法源。”千万不能够抱到头陀心情,只求自度而已。修持的方法上呢?要走方便多门,归元不二的路子。先抓到一个来求证,这是初修的方法,等到一通百通,大事了毕就好了。

所谓“初正则终修”,所以修道最困难就是入手,要认识清楚,开始走的是对的正路,则“终修”,到了最后还是对的。因此我常常告诉大家,最初的就是最高的,所谓最高的就是最基本的,最基本的不对的话,什么都错了。

所以学佛修道要讲道德行为,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非常简单的两句老古话,个个都会讲,人人做不到。如果第一步不对,以后修了半天还是不对,你这个中心基本不打好,想求到最高深的成就是不可能的。

像你们又修道又学佛又学密宗,其实我当年也一样,反正有道我就拜。密宗也好,显教也好,我都搞了很久,最后我一道都不道,才晓得道原来还在我自己,我何必外求呢!

可是不先经过那些冤枉路,死不了心。所以现在这些在家出家的同学,想要到外面学,我说赶快去!赶快去!因为我有过经验的,引用憨山大师一句话,是“以绝他日妄想”。你现在趁年轻学完了,将来年纪大放下来去做工夫,外面再怎么闹热,说死了你都不听,因为你都会都懂了。可是啊,话虽如此,以我的经验,就在外面迷糊,永远转不回来的也很多。所以“干立未可持”啊,乱七八糟地学那些枝节,心性基本修养没有搞好,光是学了一大堆工夫,最后什么都不是。

“勤修清净波罗蜜,恒不忘失菩提心,灭除障垢无有余,一切妙行皆成就。“要大家好好修学,为什么呢?因为你们没有“勤修清净波罗蜜”,你们外表确是规规矩矩坐在禅堂里持咒,而内心离精诚专一尚有一段距离。你们心不清净,所以影响到声音不够清越空灵,精神的透发力不足,根本的问题出在菩提心的发起不是很真切。那么什么是菩提心呢?简单的说就是求道这一念心,普度一切众生这一念心。只要有这么一念心,精神就来了。

菩提心包括很多,大悲心也是,求证宇宙生命本源的心也是,此心要恳切真诚,恒不忘失,随时随地“善护念”,有一点不如法,自己就要起惭愧心、忏悔心,因为即使暂时或忘,些许懈怠,都是很严重的。假如真能昼夜二六时中道心不忘,则是“勤修清净波罗蜜”。清净波罗蜜是括尽一切到彼岸的法门,只要是能使大家达到清净境界的就是。

这种向道济世的大菩提心一起,念兹在兹,即是清净波罗蜜,所谓“初发心即成正等正觉”,自度度他,何患不迅速成办。只要保持刚开始那种心境来修,一路下来,绝不白搞的,自然能够“灭除障垢无有余”。无有余是一切业障都没了,罪业一切消除净尽,不再有任何的阻碍,如此“一切妙行皆成就”,夫复何难?!

我经常讲:“最初的就是最后的”,学佛如此,做人也是如此,最平凡的也就是最高深的。老子也告诉我们“慎终如始”,青年同学们对这几个字要好好记在脑海里,这是一生成功的大原则。他告诉我们,到了成功的时候,你要保持开始时的那个态度,那个本色。即使做了最伟大的事,戴上皇冠,坐在皇位上的时候,也要心中无事,就像在妈妈怀抱里一样的平凡,那就真的成功了。

更要知前因后果,不要因为成功就得意,因为学问、事业有成就而满足得昏了头。这样马上就会“几成而败”,失败了。在爬到最高的时候,始终保持开始时那个心情,你就永远是成功,因为你不自满不骄慢,很平凡。“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任何的成功不要满足,永远保持开始第一天那样的心情,则永远没有失败,永远是进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

净土宗人要往生,一定要做好人生的收尾

净土宗的人要往生,一定要把人生好好地收尾。我绝对不...

最逍遥的人生

人若学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才能过着逍遥又自在的人...

乐观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具有乐观精神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更容易获得成功。...

把每一天当作最后一天来活

据说,在这世界上,每天有36.5万人诞生,有15.5万人停...

【推荐】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

人生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

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一者感恩。二者奉献。 别人对我们...

人生三十年

在警卫森严、阴风凄凄的阎王殿上,阎罗王威武地高坐在...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十善业道经...

不小心踩死动物该怎么办

问: 请问师父,我走在路上无意踩到一只青蛙,不知是...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

居士经商不得贩卖刀网等伤生之具

居士经商,既无大劳,又极自由,正好依佛法行事。 在家...

峨眉山万年寺北宋普贤铜像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传为普贤菩萨应化的...

【佛教词典】首卢

(杂语)?loka,又作首卢迦,首卢柯,输卢迦波,室路迦...

【佛教词典】日日是好日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日日是好日。碧岩录第六则(大四...

渴鹿的故事

一群鹿在春天的旷野中奔跑。没有水源,天空的日头正变...

资源有限而欲望无穷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

佛教的规矩是否是有男尊女卑的现象

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

多行善事必有善报

《三字经》中只举了两个教子模范的例子,一个是为子三...

不费分文即能成就「五大施」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慧长老今晨安详示寂

2013年4月20日凌晨6:26分,近代高僧虚云和尚法子、中...

应当用这种心,才能远离一切魔障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痛念无常,用心真切

痛念无常,要下定痛心,十分现实的观照到无常。十分现...

我的人生因佛法而改变

这个世界太没意思了 我是一家企业老板。企业经营茶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