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欲诵经灭罪,当做此观心法

智者大师  2017/12/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欲诵经灭罪,当做此观心法

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坐。第二入观:观所坐之座高广严好;次观座下皆有天龙八部、四众围绕听法;次须运心作观。

观我能为法师,传佛正教,为四众说。想所出声,非但此一席众,乃至十方皆得听受,名为假观。

次观能说之人、所诵之经,何者是经?为经卷是?为纸墨是?为标轴是?诵音为口出?为龈腭和合而出?为有我身?为无我身?谁是诵者?为心是诵?为口是诵?为和合出?观此四众,为是实有?为从想生?四众非有,无我能诵,是名空观。

虽无所诵之经,而有经卷、纸墨、文字;虽无能诵之人,而有我身为四众宣说;虽非内外,不离内外;虽非经卷,不离经卷;虽非身口,不出身口。从始至终,必无差谬,名不可思议。能作此解,能作此观,名为三观于一心中得,不前不后,三观宛然。

虽无施者,而有法施;虽无受者,四众炳然;虽无法座,登座宣说;非一二三,而一二三,名为法施檀波罗蜜。专心诵持,无诸遮碍,名为持戒。忍耐恶觉,名闻财利,皆不能恼,名之为忍。一心不息,从始至终,无有懈怠,名为精进。专念此经,无有爱昧,名之为禅。分别无谬,序、正、流通,无不谛了,句文分明,名为般若。是名六波罗蜜具足。

自行此经,名之为实;传授外人,名之为权。

若能一生以此成办功德,于无始心名为正因;仍有观心,名为了因;高座为四众说授,名为缘因。

三观具足,若观未明,但是性德。研之不已,观心相应,名托圣胎,以胎业成就,名为修德。中间四十一位,亦修亦性,至于极果,名为种智。伊字三点,不纵不横,名大涅槃;能到彼岸,名第一义空、平等大慧。

是名诵经正观,三世诸佛无不从此而生,信者可施,无信莫说。

第三言流通者:若自调度,不名为慈;见苦不救,不名为悲。既修正观现前,复应庄严法界。所诵经竟,出观之后,以此运观功德,已登正觉者,愿广度众生,入位之人,悉登上地;未入位者,即运慈悲二法,愿未来世,共成正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智者大师文章列表

为什么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

为什么我们要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一切大乘经典都是由佛...

念《金刚经》,有没有想《金刚经》说什么

人在苦难当中,至诚心容易生起;一旦安逸了,虔敬心也...

阅读佛经的注意事项

佛经为世出世间无上法宝,看佛经确实应以至诚恭敬之心...

越到晚年,观照智慧就越重要

一般来说初学者要多修止,因为你观慧薄弱。一开始先念...

淫心乍起,当起四觉观

凡夫起淫欲,世世常迁徙。宿生为女时,见男便喜欢。今...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

当大家念经或者拜忏的时候,心总不能够跟法、佛融合在...

惟贤长老读诵《大般若经》的感应事迹

我二十三岁的时候,在开县大觉佛学院教书,那时,刚从...

如何修不净观与无常无我观

大乘起信论它对因缘所生法的观,主要是提出两点:一个...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你一造新殃,等于又添了一层污染

那时候在云居山,也有人偷懒,晚上也好白天也好,早板...

心灵的宁静

年轻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曾着手把一切自认的人生美事...

心忙则忙,心闲则闲

你请某人帮一下手,也许,他会回答你:你没看见,我正...

【佛教词典】八种声

(名数)如人口舌所发之声,发自有情之四大种者,谓之...

【佛教词典】师子乳

又作狮子乳。比喻菩提心。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七十八(大...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

印光大师的高尚境界和人格魅力

修行有八万四千法门,学习高僧大德是重要法门之一。近...

欲治身病先医心病

命运能改造 人生不如意事太多,诸如身体欠安、家庭失...

念念贪嗔痴,还有功德和护法神吗

问: 阿弥陀佛。弟子最近看了悟达国师的故事,有个疑问...

吃亏是福,有着深刻的哲理在其中

俗话说,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

星云大师《从金刚经说到般若空性的研究》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阴雨绵绵,但雨水阻...

天台八教丨五时八教的名称由来

说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名词应该就是五时八教,...

先把六根收起来,感官是一个最低级的快乐

爱取的烦恼,它一定是两个之间的作用,一个能爱取,一...

轮回的因素与转变

所以这个地方从唯识学的角度,我们要掌握三个重点:第...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我们要谦下,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包容、同情。...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加在别人身上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

文珠法师《沙田大会堂佛学演讲》

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是每个人都关心的问题,亦是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