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2016/09/20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有人又提了一个问题,《佛说观无量寿经》里面说,五逆重罪也得往生极乐,《佛说无量寿经》这里为什么说五逆罪人不能往生呢?

有些人学佛经不能圆融的理解其中的深义,所以往往执著于其中的一句来攻击其他的经文,认为只有自己看到的这句佛经是对的,别人引用的佛经都不对。

现在这两个说法,都出自净土三经,一个说五逆不能往生,一个说五逆也能往生,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慧远大师这样开示:

1 、从众生的根性上来说,造五逆重罪的人有两种情况:

一:宿世久发大乘菩提心,这一世遇到逆缘,所以犯了五逆重罪,就比如阿阇世王杀害父亲,那是有他们的前世因果在里面。这样的人,虽然犯了五逆,但是宿根深厚,能够至诚忏悔,发心灭罪,求出无间地狱,这样的人,能够消灭重罪,所以也能够往生极乐。《观经》说五逆也能往生,说的不是所有人,说的是这样至诚忏悔灭除重罪的人。

二:有些人宿世没有发大心,这一世造了五逆重罪,多半不能深重的忏悔,不能除掉罪业,不能发出菩提心,也不能保证往生。《无量寿经》说的情况就是这种。

这是从人的根性上来说的。

2 、从修行上来说,有人造五逆重罪之后,修行也有两种情况:

一:有些人虽然造下五逆重罪,但是他宿根深厚,所以能修十六正观善根,能灭除重罪,所以也能往生。《观经》说的是这种情况。

二:有些人造下五逆重罪,也不能修习观佛三昧,虽然也做了其他的散善,但是不能灭除重罪,所以不能往生。

简单来说,犯五逆重罪之后,能否往生,就不一定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这个人宿根深厚,至心忏悔,并且修行得力,灭除重罪,那就可以往生无碍。

关于灭除重罪,《观经》上面介绍的观佛三昧对于我们来说太难了,我们的心太粗,难以修观。

怎么办呢?可以念大悲咒灭除重罪。

《大悲心陀罗尼经》说:一切十恶、五逆、谤人、谤法、破斋、破戒、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唯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何况重罪。虽不即灭重罪,犹能远作菩提之因。

你至心诵持大悲咒,五逆重罪、诽谤正法,这些罪业全都可以灭尽。这个方法对于我们来说,比修十三观要容易很多,是不是很殊胜呢?

唯独除了一件事情:你对大悲咒的神奇功效生出怀疑,那么你连小罪轻业也不能消灭,更不用说五逆谤法这样的重罪了。虽然你怀疑大悲咒,不能马上灭除重罪,因为你念了大悲咒,也能远作菩提之因,以后终将得度。

从文字上来看,《观经》里面说的标准,比这里描述的接引下根的标准还要更低,可以说是接引五逆重罪恶人了。

我们要能正确理解,知道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不舍一切众生,灵活运用,观机逗教,这样才能不负两土世尊的良苦用心。对下根人,就用接引下根的方法,特点就是门槛低得不得了,避免把他们吓跑了,先让他们愿意踏出第一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用几十年的苦难,换取永远的解脱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

宏英居士往生纪实

无诤念佛守本分 预知往生彩蝶送 宏英居士,本名吴巧英...

分段生死对我们的修行障碍太大了

我们要有一个观念:在诸位心中,你现在的念头多分来说...

念佛和教育孩子哪个优先

问: 念佛和辅导孩子学习,在时间安排上,有没有先后...

三种层次的念佛人

我们可以这样讲,从一种愿力来取代业力的角度,我们可...

往生的根本靠的是什么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

净土学人的起信之路

净宗起信,类分有二,即顿信与渐信。顿信者乃是宿世净...

把这些认识清楚,才会生厌离之心

《佛说阿弥陀经》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茹素八年,收获的远不止健康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我和先生已经茹素八年了,这...

这种大聪明与内在的性德不相干

大聪明的人在世间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发议论能够出口...

我愿意改变

现在,很多人都对自己的烦恼和问题举起双手,恐惧地投...

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三、思惟暇满难得。 闲暇圆满的人生是难得的。前面两个...

【佛教词典】一所造色至五所造色

【一所造色至五所造色】 p0017   杂集论六卷九页云:...

【佛教词典】观无量寿经义疏

(一)凡二卷。隋代慧远撰。又称观无量寿经义记,或称净...

【视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

【视频】《大智度论》聆志居士读诵

《大智度论》聆志居士读诵

【视频】妙境法师《入涅槃要到什么程度》

妙境法师《入涅槃要到什么程度》

为何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

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众能...

为什么观音菩萨要帮助恶人呢

问: 《普门品》说,称念观音菩萨名号,若有罪,若无罪...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

圣严法师《脚跟下》

问:禅语中常提到脚跟下或看脚下,它是否叫人要步步踏...

汉地寺院常见的佛事与疑问

供斋 第一个,供斋。所谓供斋,通俗地说就是你们拿钱请...

寺院的晨钟暮鼓,能起号召和警醒作用

各位有缘吉祥。今天我们道场白华庵,跟大家说说法器。...

胃病患者饮食上要注意的11条原则

胃病患者饮食治疗是关键,应该注意少吃油炸,腌制,生...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师在文钞对「一心归命,通身靠...

求子女的方法

佛教它的终极关怀是了生脱死,圆成佛道;对世间的这些...

圣一法师《什么是随喜功德》

万法一体,人我同源,经云:自作十善,教他作十善,随...

下人不深,不得其真

今天讲印祖的《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关于求取世间学问...

佛陀的六种礼拜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