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的十种信念与八大要领

2016/10/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法门的十种信念与八大要领

彻悟大师(1741—1810)清代著名高僧,中国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彻悟大师的学修历程是基于儒学、历经禅教而终归净土的,在佛法修学上大师博通性相二宗、参究禅门要旨,持戒奉经,念佛修净,即通禅学又达教理,最终归心净土而圆成伟业。大师的净土思想,可以说是继承了净宗先祖的优良传统,非常注重信愿行三资粮,以为此是净业之根。

大师深明当世净业学者大多存在信心不够坚定的通病。于是根据自己修持的心意体会,特意列举了修学净土念佛法门者,所应具备的十种信念,以令未信者生信,已信者令增长,文曰:“一、生必有死;二、人命无常;三、轮回路险;四、苦趣时长;五、佛语不虚;六、实有净土;七、 愿生即生;八、生即不退;九、一生成佛;十、法本唯心。”

如上十条,言简意赅,能使学人一目了然,明记所信之内容。

在净业的行持念佛方面,大师则侧重于心念,师云:“所谓执持名号者,即拳拳服膺之谓,谓牢持于心,而不暂忘也。稍或一念间断,则非执持,稍或一念夹杂,则非执持。念念相续,无杂无间,是真精进,精进不已,则渐入一心不乱,圆成净业。”大师认为“一心不乱”是修持净土法门的重心。乃净业之归宿,净土之大门。未入此门,终非安稳,学者可不勉哉!

大师的语录中,处处可睹其修持净土法门所得的经验之谈。纵观大师之法语,其中以“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此十六个字,最值得净业学者玩味。大师基于此十六字演绎而成的净宗修持八大要领,实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修净业之轨则,有心求生净土者应奉为圭臬。

其内容为:“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是学道通途;二、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为净土正宗;三、以摄心专注而念,为下手方便;四、以折伏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五、以坚持四重戒法,为入道根本;六、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七、以一心不乱,为净心归宿;八、以种种灵瑞,为往生证验。”大师在开示中特别强调“此八种事,各宜痛讲,修净业者,不可不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再看第二个传承:这个禅净双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

造了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还能往生吗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

我今念佛,必得见佛

现前一念心性,本与佛同体。佛已久悟,而我犹迷。佛虽...

行香子怀净土词

几经劫难,暂得人身,因循自误又半生。荒唐过日,前路...

横截诸恶趣

带业往生到了西方极乐世界,就横截诸恶趣。这个横,注...

发五种心决定往生

厌离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会聚故。 欣慕心:西方万...

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问: 念什么佛、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 慧律法师...

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

【疏】今人闻佛不肯执持者,约有四障。四障破除,方能...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修不净观,累积往生的力量

我们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为什么要修不净观...

四点建议避免学佛走偏

对于学佛人来说,这几个重要的概念一定要搞清楚,不能...

微笑地面对生活

虽然,人生有很多苦难。人来到世间,就已经是一出悲剧...

烦恼和生气有意义吗

大士阁有一副含义非常深远的楹联:上联是 若能转念无须...

【佛教词典】阿那陀宾荼驮写耶阿蓝磨

(地名)Anāthapi??adasyaārāma,阿那邠阿蓝磨,阿...

【佛教词典】阿耶怛那

梵语 āyatana。又作阿也怛那。意译处、入处。处,生门...

患难病苦应称念观音菩萨祈求加护

称念观世音菩萨,患难病苦应念观音加护,眼疾尚未愈,...

念佛经常头疼,是过于用力的原因吗

问: 弟子几年来一直用十念计数法念佛。最近把计数放下...

死亡到来之前,你用什么心态来念佛

佛号虽然有救拔你的力量,但是你临终的时候,是否能保...

圣严法师《好事多磨》

俗话说:好事多磨,成就一桩世间好事,尚且要费尽心力...

念佛摄心方便法

都摄六根 一句弥陀念诵听 专注力 净念相继 十句成片三...

学习动物们对待生命的态度

在美国新泽西州,有一位叫莫莉的著名科学家,劝告人们...

是你造作的,将来都要付出代价

人非圣贤,谁人无过呢?我们还没有成圣成贤,那也就是...

大安法师:为什么要讲儒道之类的书

问: 望法师给我们讲点大乘经典,不要讲《文昌帝君阴...

对于学佛的青年,怎样突破父母辈的阻碍

问: 到极乐世界后,在六道所造的恶因还会继续受果报吗...

交朋友时应注意什么事情和原则

问: 有人因为被朋友伤害而不肯相信朋友,我们在交朋...

地藏菩萨能满众生一切所求,还能灭一切重罪

【 彼从十一劫来。庄严此世界成熟众生。是故在斯会中。...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的决心

【禅与净土,唯约教约理。有禅有净土,乃约机约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