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流水下山非有意

2017/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流水下山非有意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宋·此庵守静

洒脱自在的生活,就是禅者的生活。

“流水下山非有意”,水从上往下流,只是顺应着自己的本性,没有刻意而为。那么我们人的本性是什么?如果说是佛性,那就顺应自身的佛性好了,何必刻意追逐名利?那些东西全是假的,让人离自己的心越来越远,而不是越来越近。

“片云归洞本无心”,白云飘来飘去,也不是有心为之,悟道就是去掉自己心里的分别。不要用外在的言行来评判自己和别人,世间一切言语行为,都不过是心灵投射出来的影子。去掉这些分别之念,就可以看到每个人心中的佛性了。人只有迷悟之分,却没有高下之别。

“人生若得如云水”,人的生活如果能同云水一般遵循本性,那么所有的道路都可以成佛,又何必刻意修炼呢?

“铁树开花遍界春”,人就如同铁树,花就是悟,人难悟正如同铁树难以开花。可如果每个人都懂得遵循自己的本性,世间就会如同云水一般和谐自然,那该是多么美好呀!追求任何东西,都不如追求每个人的自在。只有每个人的佛性得以彰显,人间各界才会有真正的和谐与平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慧律法师《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

沉痛殷切的呼吁 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门众多,却不知...

净土法门为何既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

今天我们依然是讲净土缘起的第七门,就是为什么说净土...

证严法师《生死自在处红尘》

有一次我到慈济医院探视病患时,有位护士小姐跟过来说...

参禅之四易四难

《佛印了元禅师痛谕文》,其略曰:一念静心,终成正觉...

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无情物能成佛吗

为什么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有太多的人就说:无情物能...

什么是禅七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

禅宗怎样参无门关

讲到参无这个法门,当年有人问赵州和尚:狗子还有佛性...

百丈怀海坐禅要义

夫学般若菩萨,起大悲心,发弘誓愿。精修三昧,誓度众...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推荐】如何才能得到富贵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现在要跟大家讲的是:如何得到富...

关闭恶趣门踏上菩提路

从接触佛法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也因为观察到众生有...

【推荐】明海法师三皈五戒开示

各位营员,现在我简单讲解一下三皈、五戒的内容。三皈...

妄想是心里的影子

有的人怕生死,有的人怕进禅堂,修行办道也怕辛苦又怎...

【佛教词典】应和敬

【应和敬】 p1399 瑜伽八十四卷二页云:应和敬者:应设...

【佛教词典】听门众具中洗足具

亦名:洗足具 子题:非行来处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

一定要正见,不要让人骗

底下讲智慧成满。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智慧究竟圆...

圣严法师《结真正的善缘》

教中有「结缘」的说法,意思就是人与人之间彼此支持、...

如何对治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我们的第六意识在断恶修善的时候,我们有...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蕅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

父母为你点亮的那盏灯

总有一些故事让人心动,总有一些文章让人泪流。请看下...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

般若波罗蜜能消除一切业障

问: 释迦牟尼佛曾示现(金枪)马麦之报,说明定业不可...

恐惧生死苦,更应济物命

母亲不论用怎样的料理方法,辛苦烹煮的肉、鱼虾、蛋等...

星云大师《慈悲是福》

一个人宁可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慈悲。 只要我们...

如何将佛法融入于生活

将佛法融于生活可以从小的事情开始做起。 譬如:早上起...

造塔、礼塔、绕塔的功德

佛塔虽然是一种建筑物,但是人们却可藉此积累功德。在...

一辈子修持净土,究竟能不能去呢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么佛性是什么呢?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