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印光大师  2020/12/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亦归主。若泛泛然无所分别,一目视之,则主亦非主矣。准提大悲,岂有优劣。心若至诚,法法皆灵。心不至诚,法法不灵。

一句佛号,包括一大藏教,罄无不尽。通宗通教之人,方能作真念佛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之人,但止口会说话,亦可为真念佛人。去此两种,则真不真皆在自己努力,依教与否耳。

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如诚法师译文】

念佛之人,也不是不可以持咒。但必须主修助修分清楚,那么助修也归于主修了。如果泛泛然,没有什么分别,一样对待,那么主修也就不是主修了。准提咒、大悲咒,哪里有优胜低劣呢?心如果至诚,法法都灵。心如果不至诚,法法都不灵。

一句佛号,包括一切大藏教义毫无遗漏。通达禅宗教理的人,才能作真正念佛的人。而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人,只要口会说话,也可以成为真正念佛人。除开这两种人,则能否成为真念佛人,都在于自己的努力与否,及是否依教奉行罢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推荐】被玩坏了的「开光」

开光是许多宗教都有的宗教仪式。在我国,佛教中有开光...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星云大师《佛教对「素食问题」的看法》

肉食普遍被认为是富裕生活的食物,因此,生活贫困的地...

每天念经拜佛为何还是烦恼

很多时候我们是把修行的 外相当成修行本身而不自知。...

念观音菩萨圣号为何便能离欲

问:《普门品》中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

念佛时见到瑞相怎么办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

至诚恳切的心,启动了咒语的力量

【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诚取阿罗汉,不持此咒而坐...

跑因果道场搞附体,还不让去寺院

问: 佛弟子跑因果道场,什么附体,不让去寺院,不让供...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信愿具足者,则万修万人去

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于一切法门之外,特...

《持经利益随心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大觉世尊,所说...

修行之人,需息心静养

修行之人,要息心静养。汝名静庵,何不顾名思义,一味...

【推荐】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

【佛教词典】净财

清净之财物。非就财物之净、不净而言,系指使用者若远...

【佛教词典】怯弱障有六因缘

【怯弱障有六因缘】 p0831   瑜伽三十一卷十三页云:...

知足之人,虽贫而富

知足一法是佛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开示,常常点示。一...

幸与不幸,完全由自己而定

佛陀在世时,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

【推荐】具足了所有功德的六个字

阿弥陀佛把他因地当中,无量劫以来备修菩萨六度万行,...

假借众生的因缘来开显自性的功德

有一个老禅师带着一个沙弥在山中修行。这个沙弥跟着老...

佛说八种大悚惧的事情

这八种大悚惧的事情就是要经常思维八种使我们感到害怕...

现在念佛回向给过世的母亲,还能往生吗

问: 我母亲生前追求故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让我给她...

思惟苦谛与调伏爱取是净土宗的必修

我们讲到了四圣谛。那么四圣谛从净土宗正念的角度来说...

慈悲充实了生命

慈悲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 懂得了慈...

老人是宝

有一次,佛陀在舍卫国对比丘们说:恭敬老人有很大的利...

佛源老和尚的故事:祈晴法会与遣蚁法会

当时,寺里放生池因年久渗漏严重,佛源老和尚决定修理...

慈济的十条戒

也许人都知道参加慈济大专青年联谊会的会员,就是为了...

律航法师: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问: 念佛,要注意些什么? 律航法师答: 有些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