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南怀瑾老师  2017/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这一点。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平常的事情,如果要继续保持平常是非常难的。所以十多年来,我给人写信,最后的祝福语都是写“恭祝平安”。人生最难得是平安,人生平安就是福气。古人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人的一生,不是烦恼愁苦就是生病,今天感冒,明天腿痛抽筋,都在生病。所以平安最难,永远保持平安前进是最困难的,真能保持平安,才能保持长久。

福德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世间的福德,文学上称鸿福,是世间法;另一种是所谓清福,出世间法。清福比鸿福还难,所以人要享清福更难。可是一般世间上的人,到了晚年可以享清福时,他反而怕寂寞怕冷清了,此所谓蛮可怜的!这是著相的关系,因为有人相我相的缘故所造成。看到孩子们长大出国了,一个人对着电视,或者俩夫妻坐在那里,变成流泪眼观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其实那个清净境界是最好的时候,结果因为住相,把世间各种会变的现象抓得太牢,认为是真,等现象变时,他认为什么都不对了。一般同学跟着我做事常常说:“我看最可怜的是老师”,我说对啊,我想得到一秒钟的清净,都求不到很可怜的,求一分钟的清福都没有。可是人真到了享清福的时候,往往不知道那是真正的福报来了。事实上,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现在我们在座的人研究《金刚经》,又讲《金刚经》,那福气不是好得很吗?那当然好啊!坐在那里万事都不做,冷气吹着,又可以瞎想一顿,这两个钟头蛮舒服的嘛!这就是有福气了。什么是福?平安就是福,吕纯阳有一首诗描写福气:

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一日清闲自在仙”,一个人有人间的清闲,就是神仙的境界,这一天当中不生病也没有痛苦,“六神和合报平安”就是福。“丹田有宝休寻道”,是指心田,心里清净就是修行,不必再去寻个什么。“对境无心莫问禅”,对境无心就是禅嘛!何必再问禅呢!所以啊,我们晓得平安就是福,六神和合报平安就是福。千万不要认为要给人家讲经念经才有福,那你又生法相了。

清朝有一个名士叫郑板桥,他就常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内心要绝对的聪明,外边要假装糊涂。尤其是家庭夫妇之间,彼此有点不到的事,要装作没有看见。这就是由聪明转入糊涂,这也是最高的修养。

郑板桥接着又说:“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个福报并不是指信宗教、作点好事或求来生享福的福报,而是为了自己一生心境上平安的福报。我们刚才说到玩神通、玩聪明的人,结局都不太好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能由聪明转入糊涂之故。

什么是福报啊?你看六和敬,平安就是福,所以我常常告诉同学们,我一辈子写信给人家,祝你平安,平安就是福,人生难得平安的,古人有两句诗:“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我们算算自己的帐,假设六十岁做一辈子,我们学佛的人这个很重要,帐要算清楚,六十岁一辈子,三十年都在床上睡觉睡掉了。只有三十年,这个三十年当中,小孩不懂事,扣个十年,老年扣了五年,只有十五年了,三餐饭,一蹲大小便,乱七八糟耽误掉,你看只有活了几年?这几年当中,不在痛苦烦恼,就在生病,大家没有算过这个帐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南怀瑾老师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灵验和不灵验》

贪婪渴求人生贫困的「因」, 心中无欲即远离求不得的...

护身符不灵

朝山路上,有人和师父要个护身符,圣耀师父讲了下面这...

贫女一灯福报无尽

在《阿阇世王授决经》中,记载一段贫女布施一灯,得佛...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都应恭敬出家人

不论居士有多大的成就,做多大的善事,见到出家人,都...

南怀瑾11岁家遭匪劫醒悟福报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

为什么越念佛越觉得杂念纷飞

问: 本来念佛应该越念越清净,为什么越念越觉得杂念纷...

常行少欲的大迦叶尊者

大迦叶尊者勤修苦行,常乐闲居寂静,诸根淳熟,降伏诸...

圣印法师:求福报

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雾霾的源头就是「无明」

眼下北京一直处于云山雾罩之中。前所未有的严重雾霾笼...

七种蔬菜美白有奇效

豌豆 多吃豌豆可以祛斑驻颜,《本草纲目》称豌豆具有...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很多人刚开始接触佛教的时候,都是带着一种有求的心态...

怎样去调伏这一念心

佛法的修学,跟我们一般世间做的学问,在过程当中有一...

【佛教词典】牛头旃檀

梵语 go?īrsa-candana。檀香木之一,乃旃檀中之最具香...

【佛教词典】惑业苦

即惑、业、苦三道。用以显示为惑业所缠缚(迷)之因果...

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整个唯识的思想有三个重点: 第一个,如果你有志于临终...

先承认自己是坏人

一个人生存在世间,身口意随时都在造业,身体上的举止...

快乐只可以在心内寻得

世界上的良药,每一种只能治一种疾病;心灵的良药---...

极乐世界的果地功德,就在念佛的时候念念成就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是最后一段结示...

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

【文】世人食肉,咸谓理所应然,乃恣意杀生,广积冤业...

「往生全仗信愿真切」与「于自善根不能生信」是否冲突

问: 阿弥陀佛,顶礼法师!印祖在《复倪慧表居士书》说...

从医者救人危急,当可大积阴功

学佛之人,于三皈、五戒、十善诸义,既已明瞭,当竭力...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你的佛号还能提得起吗

我们大家不要面临灾难的时候却又怀念一些所谓美好的时...

初心念佛,谁能无有妄念

原文: 初心念佛,未到亲证三昧之时,谁能无有妄念?所...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修慧要有深厚的福德因缘作基础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问: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绍云老和尚答: 现在有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