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一诚长老  2017/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

假设一下,当我们身处深山之中,远离世间的诱惑,这个时候是不是能够做到心如止水呢?或许可以。但是一旦踏入滚滚红尘之中,恐怕就会被花花世界迷了双眼,在名利、物质面前把握不住自己。

很多时候,需要出去走一走,才知道自己有没有定力。古人说“中隐隐于市”,就是这个道理。隐居在深山老林里,不与世俗喧嚣接触,要断绝功名利禄之心也就容易一些;而居于市井之中,日日与尘俗为伍,这样子若仍能把持住自己,保住内在的清净,才称得上真正有境界的隐士。

佛说俗世之中,处处皆可修行。真正的修行不一定非要在寺庙里,工作、生活、人际来往中,都可以修养心性,修正行为,修习智慧。定力也不光是说你可以打多久的坐,入定多长时间,更是将内心的这种定力和修养投入现实生活,接受外界的考验,看是否能在这种考验中保持下去。

在寺庙里修行时,觉得自己境界很高了,任什么也无法动摇自己了,结果一出山门,入了尘世,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评价,都能让你烦恼半天;在学校里读书时,觉得自己很清高,有傲骨,结果一出校门,踏进社会,遇到挫折,立刻就把傲骨弯折了。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有些人自觉很有定力,实则只是自以为是的感觉,并不曾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定力,证据就是,一旦遇到现实,你所谓的“定力”便立刻只能举手投降。

世间诱惑很多,名位金钱,面子声誉,皆是迷惑人心,惹人争逐的东西。那些贪钱、贪名声地位的人面对这些诱惑,恐怕很难定得住自己,十万块还不动心,一百万就动心了;一句夸赞不动心,十句夸赞就动心了。所以说,定力是什么,它是一种定住自己、控制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有定力的人,目标稳固,信念执著,意志坚强,冷静沉着,心如止水,淡定从容,不随境转。管它是名利,还是地位,都不能够使他失去自我,只因他内心有不可动摇的自信。

通常说一个人很自信,那是说他自信于自己的能力、才华,或者身份地位,而和尚说的这种不可动摇的自信,是指站立于天地之间,摈弃了世俗功利束缚,对自我存在的一种绝对自信。它不随着能力、才华、身份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自信?那是因为他的人生开启了智慧。他对世事人生有清醒透彻的认识,知道世间权位、名声,金钱利益的虚幻本质,知晓自我在世间的位置。我们看到有些人,一见到比自己有钱、有权,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就弯腰点头,很卑微,一跟领导说话,胆子就变小了,畏畏缩缩,因为他们没有自信啊,轻易就被名气、地位、权势、金钱这些东西给吓住了。这样的人怎么会有定力呢?他们只要走出去,立刻就会成为名利权位的奴隶。

相反,真正有自信、有定力的人,即使穿着一件粗布衣服,他走在一群盛装的人当中,也不会自惭形秽。他会很坦然,很自在,因为他有独立于世的信心,不需要靠衣装来标榜和炫耀自己。这样的人即使功成名就,也不会刻意去彰显自己的功名,当他与地位比他高,成就比他大的人讲话时,他会不卑不亢,以诚相待。外界的盛赞、歌颂或者是讥谤、侮辱,都不能够影响到他的情绪,人生的顺逆宠辱,也不会动摇他的冷静,让他失态。

如果人的定力是一块金子,那就一定要拿现实这块试金石来试一试它的成色。虚假的定力,一定会在喧嚷中现出原形,而真正的定力,是一种坚实心,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是你投身于世俗的洪流之后,仍然能够保住初心,不为外界所惑,不为名利失去自我。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禅师们的胆量

天下有大勇者,卒(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推荐】外境都是你自己变现,自己去攀缘它的

蕅益大师的《相宗八要》里面提到:其实我们一念心性是...

如何区别真心与妄心

什么是真、什么是妄,佛陀再加以详细的料简。这地方有...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明众生相续。 这个众生指的是我们五阴...

没有定的不净观是没有力的

我们不要得少为足。有的人得了一点点修行的好处,就以...

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故无论粗细妄念,均须起灭随无而善护修。 妄念有粗有细...

念地藏菩萨圣号,为何能让病好

【随住如是诸佛国土。若入无忧神通明定。由此定力。令...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三笔

竹窗三笔序 古有容斋随笔。予效之竹窗之下。时有所感。...

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

在教内有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

病是众生之良药

【原文】 世人以病为苦,而先德云:病者众生之良药。夫...

曾国藩的七副对联,说尽人生大智慧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这是一副自诫自勉...

【佛教词典】砗磲

(物名)慧苑音义曰:梵音正云牟娑罗揭婆Musāragaiva...

【佛教词典】钵器制意

子题:钵是出家人器、钵是沙诸佛标志、应器 行事钞·钵...

人生是苦

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无论你身处何时、何地,也无论...

从不遗失物品的妇人

过去有一个妇人,常常很自信地说:我不会遗失任何东西...

有痛苦生命才有意义

生活中不可能存在永远完美的东西,就像你认为自己已经...

宏海法师2018天津行开示

好,各位,那我们先,既然是今天大家来行这个佛事,特...

净土宗发菩提心十种方法

菩提心的别相有十个。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

佛教的因果思想是「三世两重因果」

业力的转变他都是在死亡到来的时候才算帐的,就像我们...

坠入啼哭地狱的婆提老者

佛陀在世时,有一则公案:一天黄昏,波斯匿王来到佛陀...

学佛要学结缘

我们佛教,其实主要就是「结缘」,我们今天拜佛、普佛...

诵此八事,进趣菩提,速登正觉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

五祖弘忍大师的转世轮回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

比风水更厉害的命运改造

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是偶然发生的,每一...

玄奘大师译《大般若经》及圆寂事

东国重于般若,前代虽翻不能周备,众人更请委翻。然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