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2018/08/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但是由于这种关系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构成的,所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比如由此衍生出来的婆媳关系,成了自古以来最难相处,也最令人头疼的关系。

很多学佛的居士也都有此方面的困惑,因此今天我们从佛教的角度来谈一谈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

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看待任何问题都应该用因果的思维。六亲眷属,都是宿世业力缠绕而成,绝没有偶然的,婆媳关系也不例外。

本没有利益关系的两个女人,因为疼爱同一个男人而生活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业力牵引。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都是婆媳关系,为什么有的人相处的就非常愉悦,有的人就水火不容呢?其实说到底还是跟过去的因有关。

如果往昔结了恶缘,此生又不懂得化解和忍让,那么看对方就是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对方做什么看着都来气,对方说什么都觉得刺耳。反之,如果过去世曾经是结的善缘,那么此生相处的就会非常融洽,相互关心,互敬互爱,我对你好,你对我更好。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融洽的氛围,虽然宿世因缘注定了一些东西,但是通过学佛修行还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的。

我们平时诵经、打坐、放生、吃素这些并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战胜束缚自己的心魔。修行不是表面功夫,而是通过这些来调伏习气、调节心性,让我们不再执着,不再斤斤计较,不再怨天尤人。

遇到事情多换位思考,如果婆婆想“这不仅是我的儿子,还是别人的丈夫和父亲”,儿媳妇想“这不仅是我的丈夫,还是别人的儿子和兄弟”,那矛盾就会减少很多。

我们学佛修行,学的就是佛菩萨的六度精神,时时刻刻把自己当做菩萨,遇事多宽容、体谅、迁就、忍让。哪怕对方真的是怨家债主,那么也要用我们的慈悲心去感化唤醒,让她也能够学佛修行,觉而不迷,共证菩提。不要怕恶缘就度不了,不论善缘恶缘,只要有缘就能度化。

每个人由于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做事的方式方法难免不同,这个时候媳妇对婆婆就要体现顺,而婆婆对媳妇要体现爱。大家相互尊重,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下商讨事情的处理方式。

家庭琐事,鸡毛蒜皮,大都无关原则性问题,所以无非大家争得就是个面子,谁说了算,谁更能左右那个男人,其实这恰恰是修行中需要破除的我执。

古今婆媳关系不好处的另外一个关键点是自私,干活的时候婆婆都希望儿媳妇多干点,儿子女儿少干点。有好吃的就希望儿子女儿多吃点,儿媳妇少吃点。久而久之,自然就有矛盾了。也有的年轻媳妇,在娘家好吃懒做惯了,嫁到婆家什么都不干,遇到不合意的还指手画脚,也难怪婆婆生气。

学佛了,就要双方都拿出爱心来,坦诚相待。当有好事的时候,婆婆要把儿媳妇当成自己女儿一样疼爱;当婆婆批评儿媳妇的时候,儿媳妇要把婆婆当成自己亲妈一样的不计较。只有这样才能相处的越来越融洽,越来越亲密和谐。

学佛之人应该比世俗人更能处理好这些关系,因为我们通过学佛不仅肯布施,能够时时利益对方;能持戒,日常生活中检点修正自己的行为;修忍辱,愿意忍让迁就对方的一些不足;有定力,遇到问题不着急不发火不慌乱,更重要的是通过修行能够具备圆融无碍的智慧,遇事更能冷静的分析和处理。佛法的殊胜之处就在于此。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怎样对待现代人的离婚问题

问: 现代人的婚姻很脆弱,离婚率很高,对小孩的负面影...

佛弟子的一言一行是佛法的表达

问: 弟子的婆婆九十三岁,公公八十九岁。弟子非常想回...

一条家训,让一个家族兴旺了800年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但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

你有没有为现在做一些功课呢

有一位女居士,她学佛以后,还是很苦恼。有一次就说:...

【推荐】妈妈在,家就在

妈妈在,家就在。但凡有妈妈的孩子,大都有一个可以回...

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

问: 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 慧律法师答: 要...

佛说世上有七种妻子

佛说世上有七种妻子: 一、 象杀士夫那样,不尊重爱护...

福业相当,方为夫妇

很多女人总想,工作好事业好,不如嫁得好,所以总想投...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持咒常识问答简选

问:持诵神咒,有人说不宜在家念。如白衣咒大悲咒之类...

拥有的东西越多也就越执著

有些东西,我们并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但却总是...

大般涅槃经:不食肉者,有大功德

尔时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食肉之人不应施肉。何以故...

要能心安神宁地念佛

记得第一天大家来的时候,我告诉大家,要心安神宁念佛...

【佛教词典】解拳论

(书名)一卷,陈那菩萨造。陈真谛译。以藤蛇之譬,说...

【佛教词典】十六行相

(名数)略云十六行。亦云二八行。...

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布施

我们再看正修。应该用什么态度布施才能够构成波罗蜜。...

你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戒律当中,每一条戒都有其制戒的缘起。例如淫戒的制定...

学佛人的一天--从供养开始

供养是佛弟子一天当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行止,举凡早课前...

圣严法师《运用所缘 精进奉献》

很多人见了面都会说:因为我们有缘,所以在一起工作;...

何为「我执」

问: 请问师父,何为我执? 大安法师答: 这个我执是与...

八懈怠与八精进法

在《长阿含经》卷九中,佛陀游历鸯伽国,与千二百五十...

念佛相应的秘诀

一念相应一念佛,体现了净土法门的一个本质特点:以佛...

这九种人,擦肩即可,无需深交

1、轻诺寡信的人 把许诺当做玩笑,信口开河、随口说说...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净土

问: 请法师开示,您提到我们净土行人总以为自己有净土...

夫妻之间亦要有礼仪

夫妻之间的结合,家庭的建立,乃上关风化,下继子嗣,...

佛弟子不能吃肉的经典依据

《大乘入楞伽经》 佛言:『大慧!罗刹恶鬼常食肉者,闻...

势利的世间

世间有富贵贫贱和好运恶运。人的内心也有贪嗔痴和奸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