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再问你一遍,到此作甚?

宏海法师  2018/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再问你一遍,到此作甚?

我们中国大乘佛教,说起来佛弟子有几千万甚至上亿,可是你说这个所谓的佛教徒怎么算?都没办法算。你说算多吧,确实很多,只要到庙里边,他能够烧香拜佛的就算佛教徒。可是你说这算佛教徒吗,问他佛是什么意思呢?完全不懂。修行是修到哪里?也搞不清楚。头头不了,帐帐不清。坦白讲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众生的共业吧。

有很多的人,也有些佛缘,也说是佛弟子,问题是他一生就甘于就这样稀里糊涂,反正人生就是这么回事。或者有因缘到寺院里来,就是烧烧香拜拜佛,要不就是做场法会,基本上还停留在民间的鬼神信仰这样的程度上。要是碰到说有个闻法的因缘,稍微世间有一点点事情,都比学佛的事重要。都是说什么事都没有了,才能来学佛。大家要知道这就是本末倒置的事,那么你的受用也就是说,什么事都消停了,才得这么一点点受用。

有的人也有能听闻法的因缘,就是太缺乏这个福报了,一遇到听法闻思呀或者共修啊,他真的想来,这时候意想不到的各种障碍就来了,因缘总是难以成熟。虽然百千万劫难遭遇,但是他就遭遇不上。

还有的本没打算来,阴差阳错地来了,结果听完了欢喜信受,还觉得怎么没早点儿来听呢。

有的来了但心力太弱了,提不到这个法境上来。为什么呢?他觉得他就跟佛有缘,来到道场就是拜佛拜菩萨,心也很诚,但是他跟这个法没有缘。甚至觉得哪有时间听这些呢?真正意义上的佛法,佛是何人?法为何物?他也号称自己是皈依了的佛弟子,他对法没有一点儿好乐,反正我心诚了就好了,观音菩萨,阿弥陀佛,我只管拜他就好了,不管别的。这样的人占大多数。这样的话,就很难,对于刚入门的初机,作为一种接引方便,还说得过去,但很多都是肤浅惯了,不客气地讲,很难再深入地又一层地调动来更走进佛法的这个根本义理。

每天早课听大众师父念普佛的文疏,有时候我就耳朵竖起了听,半年了没有变过。要不就是消灾延寿,要不就是财源广进,还有就是诸如心想事成,再来一个长命百岁之类的,总是这几条主旋律,最近更多的就是要金榜题名。不是说这些就不对或者就不能,只是说你要从佛总讲的这个义理上,入心了以后,你的心力才更快地和佛菩萨感应道交啊,那时候你有合理的要求,很容易就会满愿的,你得会求啊。它不是说花几百块钱打个普佛,然后就像花五百块钱跟买个奔驰车一样,这样便宜。你就不想想你光求财源广进,那这个财从哪儿来嘛,是要在因地上修布施呀。你说你现在是佛的弟子了,佛都说了什么,你根本没搞清楚,还停留在求求求的阶段……

所以说,不管什么样的因缘,真的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当你遭遇到佛法的时候,你一定要调自己的心,说服自己,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在这个世界说法?爹妈生下我到底是到要哪里去?生命的意义在哪里?有这么一次闻法的机会这意味着什么?你要从心地上去反思。佛门有一句话叫做“到此作甚”,就是你来这里做什么来了?

既然说你是佛的弟子,那我们就要向佛学习,通过相续不断对正法的闻思,要得到佛法真实的功德和受用。深信了因果轮回的苦,明白生命的无常,我们去追求生命最终的解脱和自在,才能说是佛的弟子呀。当你慢慢闻法后心性上有了大的改善改变时,虽说我们也要天天去礼佛拜菩萨,可是我们大家都有作菩萨的资质呀,那么你也就有了改造命运的主动权,因为我们每个人本来都是可以成菩萨成佛的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否有联系和区别

问: 请问师父,我们在经典中常常可以读到南无阿弥陀...

学会低头,受用不尽

知名的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有一次去拜访长者,到长者...

初学者如何选择入门典籍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内容瀚如烟海,对一个初学者来说,...

佛教称谓的分类及其含义

中国人素重礼仪,在称谓方面亦十分讲究。而佛教的称谓...

这里不是我们的久留之地

小时侯读《一千零一夜》,记得里面有这么几句话:尘世...

星云法师《圆满我们的人生》

每逢过年期间,最常见到一般人家门口贴着一副春联天增...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

原文: 人生世间,幻住数十年。从有知识以来,日夜营谋...

佛教念珠的实用性

佛教念珠有一百八颗、五十四颗、四十二颗或二十一颗数...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浅谈天台宗与净土的关系

灵岩山办学宗旨的来由 教学天台,修归净土,这是我们灵...

《大悲咒》的相貌

在汉地,流传最广的长咒是《大悲咒》。我第一次知道有...

念佛

△ 念佛心不动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见佛。得理一心生...

彻悟大师:净土宗修行纲领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

【佛教词典】来迎

佛菩萨从极乐世界前来迎接念佛的人。...

【佛教词典】七种难识了别

【七种难识了别】 p0062   杂集论三卷四页云:七种难...

怎么才能达到与世无争的境界呢

问: 很羡慕那些与世无争的人,怎么才能达到这种境界...

邪淫的可怕

人们都知道杀业非常可怕,却不知道邪淫更加可怕;人们...

心中有挂碍,要变第一也难

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奥运转播,在一场游泳比赛里,有位俄...

好乐净土,尊重名号

大方向我们在学习净土的时候,你要分成两块,第一个你...

在五浊恶世里,众生的身心障碍特别大

现在我们谈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说三乘呢?...

猴子度恶人

无数劫以前有一只猴子,它在深山中修行,它的心地非常...

善心善念能够转化一切障碍

昨天讲到,动和静,昏和散,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 过...

这个利他的心好处很多,会减少很多挂碍痛苦

最后讲一个小故事,让诸位去体会一下。这个故事不一定...

印光大师的家庭教育思想

印光大师自小沐浴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深受其益。所以...

布施多而福报少的原因

《菩萨本行经》里面谈到,若有众生不能以至诚心去布施...

【推荐】洪应明《菜根谭》下集

一、乐者不言  言者不乐 谈山林之乐者,未心真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