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如何看待命理之学

广行法师  2018/12/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如何看待命理之学

佛教并不主张算命,更不主张以算命谋生(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皆所不应—《佛遗教经》),将算命谋生称为“邪命自活”,但也不绝对地反对。

隋代天竺国三藏法师菩提灯所译《占察善恶业报经》讲的就是关于人的命数的推算。分上、下卷,上卷主讲占察木轮相法及占察忏法;下卷讲依一实境界,修二种观,证无生忍的无上妙法。

地藏王菩萨为顺应众生特别爱算命及求神问卜的喜好,善巧方便地将众生引入佛理,消除烦恼和疑障,坚固信心。讲此《占察善恶业报经》,此经可使佛弟子明白关于命运的佛法原理,才不会落入江湖数术或外道迷信等。

佛陀还特别为了利益众生,介绍了地藏王菩萨的悲愿功德、大神通力,以及救度众生之方便法门。

世间的算卦占卜有准有不准,找十个人算能算出十种结果,你自己也被搞糊涂了,而且有一些东西是无法算准的。而占察法门是依靠地藏王菩萨的神通力来占察,地藏王菩萨了解我们的三世因果,善恶业报,这是无论哪一个卦师也比不了的。

而且由于占察法门的独特设置,使得我们是否得到感应可以一目了然,我们自己也会深刻了解到这的确是得到感应的结果。不会出现半信半疑、狐疑不定的情况,进一步我们也会对佛法中讲的道理升起极大的信心。

人的一生,八苦交煎,自己本身受业力的困缚,没有智慧来认清现前所受果报,而这里借佛菩萨力,明示趋吉避凶之道,使知所趋避,是自、他二力,感应道交,绝不是社会上普通的求签问卜、迷信神权、不自努力、妄求福寿者可比。企图预测什么时间发生什么事情是机械的宿命论,很多人误入这些外道占卜而浪费了宝贵的人生。

《占察善恶业报经》中的木轮相法正是为了破除占卜的迷信,佛菩萨才给我们这个法宝。经云:“若佛弟子,但当学习如此相法,而返随逐世间卜筮、种种占相吉凶等事,贪着乐习。若乐习者,深障圣道。”总体上看,佛教强调的是“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主张要多集善因,不必在意所感的果。我们所感的果、今生今世所受的果报,是往昔所造的善业恶业所产生的结果,所以最重要的是今生要集善业、造善因。

因此,针对命理之学,古德先贤有八个字值得我们铭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只要去做善事、好事,不要去管前程如何。

只要做了善事、好事,自然会有好的结果,“只管耕耘,莫问收获”,讲的也是这个道理。佛教讲“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意思是菩萨怕造恶的因,而众生则不然,众生并不在意造恶的因,害怕的只是恶果,这便是众生与菩萨的差别。

与命理之学相联系的是因果报应说,这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周易》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道家有“承负说”,《太平经》中讲:前辈人行善或作恶会导致今人享福或受祸,同样今人的善恶行为又会影响子孙后代。所以,儒家、道家是站在家庭伦理的角度看待因果报应的。一个人不但要对过去祖先的行为承担责任,而且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会对子孙后代有影响。

佛教的善恶业报说则主张三世因果,自作自受,强调一切善恶行为的后果应当由自己承担。清末民初思想家章太炎先生曾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佛教的戒律,使下愚人不能不信。通彻上下,这是最可用的。”佛教戒律方面,因果报应说深入民心。从中国历史上看,因果报应说在道德教化和安定社会人心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这五种事情,很容易会折损清净智慧

【合和汤药,占相吉凶,仰观星宿,推步盈虚,历数算计...

七个改命、积德、改气色的具体方法

经咒之法力是无形的,持诵久之,可以清除本身罪孽。若...

吉凶祸福不是定论,随时可以转变的

远离一切妄执吉凶,常见断见,我我所见,如是有情来生...

期望鬼神给你报吉凶,这恐怕要入于邪道了

【原文】 或问:有鬼神欤?无鬼神欤?曰:有。鬼神可信...

要正确理解佛法,不要投机取巧贪快速

我们修行期间,往往会投机取巧,贪图速达,就是快一点...

发心的人是上等命,随缘的人是中等命

发心是人的信心、决心;随缘就是可有可无,可以做可以...

解决人生当中最终极的问题

【或问终身。菩萨曰:汝问终身耶?我这里没有断终身的...

烧香祈福的正确方法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治病的根本方法是要息灭贪嗔痴

你看报纸上面说,全世界大概有死亡人数里面占到15%都是...

经常这样修行,就能解脱生死业力

我们应该知道,这一切的境界是我自己的妄想捏造出来的...

吃水果也有大学问

入秋后,一批又一批秋季水果源源不绝地推上市面,而且...

妙莲老和尚《福慧双修》

今大上午有位中兴大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来问我许多问题,...

【佛教词典】小止观

全一卷(或二卷)。又作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坐禅法要、...

【佛教词典】三空不空

(术语)小乘之法门知三解脱门之空理,不知第一义空不...

圣严法师《信心不退转》

很多人在参加法会的时候,一唱到发愿文或忏悔偈,就忍...

藐视净土临终多苦

其有平日自命通宗通教,视净土若秽物,恐其污己者,临...

慧律法师《马祖道一禅师广录》

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请放掌。 祖国大...

【推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佛法教您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社会伦理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

圣严法师:有钱是福报,无钱是智慧

有位居士问我一个问题,他说:师父,现在我学佛已有两...

沾到三宝的边,为何都能都成佛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

通过六个因素来理解烦恼的起源:一、业的习气,二、外...

在观想的过程中,生命产生了两道力量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

世间的一切成就都是无常的

我一生看过许许多多纷纷扰扰的事情。这么多年轻人死了...

人生是苦,化苦为乐

初步接触佛法的人都知道这句话人生是苦,但通常人们对...

四季中的饮食养生

如果我们懂得正确地吃,能够保持身体健康,人与大自然...

水陆法会与外坛释义

水陆法会的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亦称水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