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暂执圣号已胜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已越历劫善根

2019/06/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暂执圣号已胜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已越历劫善根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也就是,少善根不生净土,多福德乃能成办。说到多福德,莫过于执持名号;说到多善根,莫过于发广大心。因此,暂时执持圣号已胜过布施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就超越历劫修行善根。

一、引圣言证明执持名号是多福德

麦彭仁波切在《随念三宝经释》中说:“如来名号是无量福德无穷无尽的源泉,以法性、缘起、大愿、三摩地、善根不可思议的力量成就诸佛名号,在世间显然是利乐根本。”

《游心安乐集》云:“诸佛名号,总万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总念万德。”(诸佛名号是由万德而成就的,能一念持念万德洪名,就在这一念中总的念了佛的万德。)

《弥陀要解》云:“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阿弥陀佛以四十八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六度万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佛以大愿大行成就万德洪名,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以名号召来佛的万德,佛功德不可思议,故佛名号不可思议;佛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令散乱称名也成成佛种子,信愿执持更可径直登上不退地。)

通过上面的教证可以知道,阿弥陀佛的名号由佛的万德成就,执持名号就能召来佛的万德,直接登不退地,因此远远超过一般布施的福德。

经云:“若人执持佛名号,心中具信不弃舍,善胜日日供诸佛,满十方刹恒沙宝。”(如果执持佛号,有信心而不舍弃,则胜过每天以充满十方世界的恒沙七宝供养诸佛的善根。)

《涅槃经》说:假使一个月中常常以衣食供养恭敬一切众生,比不上有人念佛所得功德的十六分之一。

二、引经论证明发菩提心是多善根

《勇授问经》说:“菩提心福德,假设若有色,遍满虚空界,福尤过于彼。若人以诸宝,遍满恒沙数,诸佛刹土中,供养世间依。若有敬合掌,心敬礼菩提,此供最殊胜,此福无边际。”(如果菩提心的福德具有形相,即使以虚空为器也无以容纳。如果有人以七宝充满恒河沙数的佛刹供养佛陀,又有人合掌敬礼大菩提,以后者的供养最为殊胜,其福德无有边际。)

《般若经》说:“若菩萨但舍财宝七珍,不发心成佛救度一切众生,虽经恒河沙劫,得福犹少。”“若菩萨布施时能回向无上菩提,救度十方一切,虽少行施,获福无量。”(如果菩萨只布施七宝珍财而不发心成佛度众生,那么纵经恒河沙劫布施,也只获得少量福德。如果菩萨布施时能回向无上菩提,救度十方众生,即使只作少量布施,也能获得无量福德。)

《入行论》说:“若仅思疗愈,有情诸头疾,具此饶益心,获福无穷尽。况欲除有情,无量不安乐,乃至欲成就,有情无量德。”(仅仅想我要治愈一切有情的头病,具此饶益心,也能获得无尽福德,何况发心欲遣除有情无量苦恼,欲成就有情无量功德,其善根比虚空更广大。)

“其余善行如芭蕉,果实生已终枯槁,菩提心树恒生果,非仅不尽反增茂。”(其余善行如芭蕉树,生果一次就会穷尽,而发菩提心的善根不仅无有穷尽,而且会辗转不断地增长。)

由于发菩提心的善根无量无边、辗转无尽,初发菩提心就已经超过小乘历劫修行的善根。

《圣弥勒解脱经》云:“善男子,譬如破碎金刚宝石,然能映蔽一切胜妙金庄严具……善男子,如是发起一切智心金刚宝石,纵离修习,然能映蔽声闻独觉一切功德金庄严具……(就像金刚宝石纵然破碎,也能映蔽一切黄金美饰。同样发起菩提心,纵然没修六度,也能映蔽小乘一切功德。)

可见一发大心便超过小乘历劫修行的善根。

《劝发菩提心文讲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维摩诘经》的净土观及修行方式

二十世纪的现在,杀人利器发达的今日,来提倡修行净土...

佛说布施功德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止住时,曾为大众开...

随业往生与随念往生

从今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今生造了很多的业,到底什么业...

念佛生不起信心该怎么办

问: 以前也知道念佛,但却不知道这句名号的来龙去脉...

【推荐】念佛法门的专修与杂修

我们看蕅益大师的传记刚好是第十九愿的印证,你看蕅益...

悟而未证,绝不能了生脱死

原文: 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

在娑婆打滚得越久,要出去就越困难

有了信心以后要发愿,净土的愿是二个:第一个厌离娑婆...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五逆罪人能不能往生呢

有人又提了一个问题,《佛说观无量寿经》里面说,五逆...

念佛时可否观想无量光是莲花,妄念是黑暗

问: 请法师开示,当我们念佛的时候,可否观想无量光是...

【推荐】改名是否可以转运消灾

问: 阿弥陀佛,请问法师,现在很多人不管年龄大小,...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传戒开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来已略说衣钵名相。今将受戒的要义...

【佛教词典】金刚索菩萨

(菩萨)Vajrapa?a,金刚界三十七尊中四摄菩萨之一。以...

【佛教词典】无碍

(术语)又云无阂,无碍。自在通达而无碍也,自在涉入...

多欲的过失

《大智度论》当中,有一个小故事,说明多欲的过失。 这...

佛教法器的种类

法器又称为佛器、佛具、法具或道具。就广义而言,凡是...

不侵犯他人妇女,能得五种善报

佛言人于世间不犯他人妇女。 这个很重要哦。这个妇女还...

因果报应不虚假

汉朝安世高,是南印度安息国的太子。童年即以孝顺闻名...

主导六道轮回的亲因缘、增上缘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

圣严法师《地观》

在平常的意识形态中,每个人都幻想着以为自己是很巨大...

贫贱富贵二法,富含深刻的道理

富,就是要付出;贵,就是赞叹他人,成就好事。贫就是...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样达到无生境界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

怎样做一个正信的佛教徒

作为居士来说,五戒是最基本的戒律。此外还有八戒,是...

如何从外相来推测未来的祸福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