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界诠法师  2019/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宁肯老僧堕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谤三宝说者。犯轻垢罪。

为利养、倒说——今天倒说相似佛法的,遍地都是——念阿弥陀佛,就是助念的时候,非得念四个字,念六个字都不得往生,这根据什么呀,那居士竟然就信得要命,说念四个字才能往生,念六个字不得往生。

为什么就执著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呢?这岂有此理。颠倒说法,这真叫颠倒说法。

诸大德,我们讲法要有根据啊。那个人要断气了,六字太长,我们念四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能跟上,可以。本来就是六字洪名嘛,为什么一定要念四字呢?四字是可以,祖师们都说,六字是正,四字也可;现在反过来说:非得要念四个字。

曾经福鼎有一个居士往生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然后有个出家师父去了,念一卷《弥陀经》,然后念六个字,“完了”,他说。“完了,这下完了,白念了”。他说:“白念了,这个所有的功德都完了,泡汤了”……

所以说佛法变成这个样子呢,听说了吗?

然后呢,要把死人念热。“四个字才能够把他们念热”……你自己热恼嘛。你一定要把人家念热了,念几分钟摸一下,念几分钟摸一下……你直接弄个热水袋入在头顶上不就完了,烫一下不就熟了嘛,为什么要死人念到热呢。根据什么?经典哪有这么种说法的?

他的神识从哪个地方出去了,他会显哪种相,或者肚子凉啦,或者胸口不热啦,哪个地方热,哪个地方凉,他也有的说,他会进入哪一道……

有这样说法:死尸一定把它念热。怎么念嘛,他说真的把他念热了——那是你把他给摸热的。当然也有可能,有这样的一个德行。很多人死得很难看,通过念佛,他会显得很慈善,有这样,有可能,不是没有可能。助念起这么一个作用。不是说,叫你把他头顶念热了,念得冒烟啦,怎么可能嘛?

修行靠自己修啊,自己都没修,然后临终就找几个人,拼命在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就热啦,就往生啦?往生肯定是往生,生到哪里去,你哪知道。所以说见解是至关重要啊,动不动在那里乱讲啊,那居士要乱传。

有的说居士受了五戒,不能搭缦衣,“搭缦衣很大的罪过”……居士本来说就没有要搭什么衣。印度的白衣本来就是一块布,就相当于缦衣一搭,只是模仿一下当时印度的老百姓那种生活而已。一块布而已,搭一下嘛。他觉得感觉很好嘛。

但是也没有讲到,居士应该要搭什么,也没那么讲,没有具体的说明。那现在,满街都喊得个要死,“啊,居士搭缦衣要堕地狱的”……这又根据什么?你讲法必须要有法作为依据才是嘛。一天到晚出个节目出来,我们都喊不过来呀,哪有这样的事情呢,是不是?所以颠倒见的多得很啦,倒说,这就叫倒说。

为利养故,讨好人。古德讲:“宁肯老僧堕地狱”,怎么样?“不把佛法作人情”。为利养讨好人家,“没关系啦,就是这样啦,喝点酒也没事啦,吃点大蒜能够杀毒,没关系,你们多吃一点”——那不堕拔舌地狱才怪!这不是诅咒人家啊。不要去讲错话。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

《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愚痴跟邪见有什么差别

愚痴就是对事理的颠倒,颠倒染慧为性。这个邪见在唯识...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如何解释

问: 经中说: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请解释一下。 方海...

犯根本重戒后,透过忏悔能恢复清净吗

问: 请问师父,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五戒,而又毁破根...

良医救子喻

在《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中,有一个「医子喻」,又...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

道生大师----生公说法顽石点头

道生法师(355-434),中国东晋、南朝宋时高僧。亦名竺...

不偷盗得十种功德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

受戒后犯戒,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问: 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遵式大师:校量念佛功德说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

心念不清净想入定是不可能的

宋徽宗致和三年,四川峨眉山在四月间刮起了大风,刮倒...

净界法师:如何为往生做准备

首先,学人欢迎大家来到佛学院参访。我们早上参加海公...

古来大德的念佛法

释怀感的暗室厉声念佛 释怀感初习法相宗,后遇善导大师...

【佛教词典】观照

忏悔垢行,发心趋道,固为要道,然尤须观照诸行。...

【佛教词典】如实修行相应

(术语)其所修所信相应于法之实义也。...

心律法师:遇到小人怎么办

安婧最近很郁闷。她不喜欢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也...

以平常之心品味人生四季

不论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还是苏东坡的...

「阿弥陀」三个字意义重大

【阿弥陀】这三个字,在净土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

为何生到极乐世界,就是生到了十方佛国

我们看第五的闻法欢喜。前面是讲到极乐世界的受用,你...

计较得越多,失去得越多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

修净土法门,唯一的行持,就是诚心念佛。如果有人要问...

圣严法师《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己明智慧增; 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

先从梦中醒,再度梦中人

别说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

怎样做才能够不打妄想而安住佛号

一般来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中间有一道...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问: 《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