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净界法师  2019/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

这以下我们就从这个地方去追究这个虚空是从什么地方来。征问原由。

此空为当因土所出?因凿所有?无因自生?

那么这个虚空它的体性到底是从哪里而来?说这个井中的虚空是从泥土挖出所产生的,或者是在挖凿泥土的过程当中因为不断地挖凿而产生的,把这个虚空创造出来,或者说虚空是没有因缘自然而生的?提出三个问题。

我们先看第一段。

阿难!若复此空无因自生,未凿土前,何不无碍?唯见大地,迥无通达。

我们看前面的经文佛陀都是先破自生,再破他生,是把无因缘生放在最后面。那么为什么这一段是把无因缘生放前面呢?古德说,因为我们习惯性会认为说,这个地水火风它的产生是自生的,所以佛陀先破。但是我们一般人会认为虚空是自然而有,是无因缘生的,这一方面的执着比较重,所以佛陀先破无因缘生。说,阿难!这个虚空假设是没有因缘而自然产生的,那么为什么在没有挖凿泥土之前,我们没有发觉这种无碍的虚空现前呢?我们只见到一片广大的土地之相,不像虚空一样是通达无碍的呢?你说无因缘生,其实是不合乎事实。我们一定要把泥土挖出来了,虚空才显现。所以说这个无因缘生是不合理的。

再看第二段。

若因土出,则土出时,应见空入;若土先出,无空入者,云何虚空,因土而出?若无出入, 则应空土元无异因;无异则同,则土出时,空何不出?

说这个虚空啊,它的产生是因为你挖出了泥土,所以才出现了虚空。那么这样子讲,当我们挖出泥土的时候,你应该看到虚空进入才对呀,因为你这个虚空要等待嘛。等待什么呢?等待泥土出来了你才能够进去。那么当泥土出来的时候,你看得到泥土出来,那你也应该看得到虚空进去才对。事实上,当泥土挖出来的时候,我们是看到了,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看到虚空进去,那么你怎么能够说虚空是因为泥土出来而产生的呢?因为你没有人看到虚空进去嘛。

“若无出入”,那么假设虚空根本没有出,也没有入,那表示什么意思呢?因为没有一个人看到虚空进去或者出来,那表示虚空跟泥土它本来就是合成一体的,它们两个一体的。是一体的时候,“无异则同”。

既然是一体的,表示这两个同进同退,要么一起进去,要么一起出来。那么当泥土挖出来的时候,虚空为什么没有跟着出来呢?我们只看到泥土出来,虚空为什么没有出来呢?所以我们可以看得出来,其实说是把泥土挖出来虚空才生起,这个是不合道理的。

我们再看第三段。

若因凿出,则凿出空,应非出土;不应凿出,凿自出土,云何见空?

说虚空是我们挖凿的过程中用这个铁锹去挖泥土,不断地挖,就把虚空给创造出来,是挖凿的过程而产生,那么这样子,我们在挖凿的过程中,应该是把虚空挖出来,而不是把泥土挖出来才对。虚空既然不是从挖凿的过程生出来,我们是挖凿出泥土,那又怎么能够见到虚空呢?我们挖凿的时候是把泥土挖出来,不是把虚空挖出来,所以你不应该说是由挖凿的过程产生。

好,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把前面的三段作总结。

汝更审谛,谛审谛观!凿从人手,随方运转,土因地移,如是虚空,因何所出?凿空虚实,不相为用,非和非合,不应虚空无从自出。

说,阿难!你应该要对这件事情详细观察而且是如实地观照,这当中的整个过程有几个因缘值得注意的:第一个,凿。挖凿这个动作,是随顺于人的手,顺其方向而运转的。挖凿是人的手产生的;而这个泥土,是因为土地的移动而出现的。一个是在人的手,一个是在地上的泥土,那么这个虚空之相到底是怎么有的呢?

因为“凿空虚实”。这个凿是属于“实”,这个空是属于“虚”,因为挖凿是一种有形相的动作,所以它是属于实;虚空是无形相的,这两个不应该产生一种相应的作用。一个有形相的东西怎么会创造一个无形相的虚空出来呢?这两个没有相应的作用,所以应该说“非和非合”,彼此间既非参杂了相和,也不是一种上下的结合。到这个地方,等于是破虚空是因缘生。它不是因缘生,因为它没有自体。

那么以下是破非因缘生,就是自然生。不应该说虚空是无因无缘自然而有。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虚空它本身是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也不是因缘生,也不是自然而有。总而言之它是当体无生的,它只是一种虚妄相。所以这个地方它所要描述的,就是破除我们对相的执着。它只是“当处出生、随处灭尽”的一种幻妄称相。

这个地方讲到相状是一种虚妄的影像而已。虚妄的影像,当然没有一个生的地方,它没有生处。它如果有一个生处,这个东西就是真实的,它就不能有变化了。 它来无所从,去无所止,所以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它哪有说从哪里来?它根本没有来处的。它也不是从泥土而来,也不是挖凿而来,它只是一个因缘的具足显现出来而已。所以这个地方是破除它的相状,是破除它相状的一个实体,它是没有实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佛教讲的无我是什么意思

无我,佛在小乘藏教里说三十七道品,其中有四个道品,...

当你最痛苦、障碍最深时,你就修这个观

缘起性空,这是佛教最究竟根本的,一切法就是缘起性空...

这个「我」最怕你回光返照

蕅益大师指导我们从这念迷惑的妄想转成真心: 试思平日...

阿罗汉身具胜香的因缘

佛陀涅槃百年后的印度,崛起了强盛的孔雀王朝。其国君...

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我们看这个家字,上面一个宝盖,好像一个房子一样,底...

【推荐】本来一切诸法皆空,众生就是放不下

了生死怎么了?哪部经都要了生死、说放下,放下就自在...

主导六道轮回的亲因缘、增上缘

情想合离,更相变易,所有受业,逐其飞沉,以是因缘众...

为什么叫觅心了不可得

蕅益大师说,一个利根人,七处破妄到第一关的时候就应...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素食之妙

当今素食话题越来越热门。或为健康,或为环保,或为保...

吃太饱撑出来的十种病

美国最新研究,提醒那些在饭后揉着肚子、扶着腰、打着...

学佛虔诚为何多病

问: 学佛虔诚何以多病? 知义法师答: 所谓病,可分...

预防感冒十七字诀

感冒虽不算什么大病,但不注意防治可能引发其他多种疾...

【佛教词典】本性空

【本性空】 p0531 辩中边论上卷八页云:诸圣种姓,自体...

【佛教词典】因果异时

为“因果同时”之对称。唯识家认为种子之自类相续,乃...

爱情就是一坨屎

讲一个生活中最尖锐的问题,最难以放下的东西:我们的...

病患的意外收获

有一对夫妻新婚没几天就发生车祸,新郎伤得非常严重,...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

不要认为一悟即了,不需要再修行。要知道,开悟后正好...

庄严自己,也要庄严世界

「庄严」这两个字,我们常常都会听到许多佛弟子在说,...

星云大师《佛教的财富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们: 记得不久前,在南部的高...

维摩诘之美:十八条在家居士的榜样

维摩诘居士是大乘佛法中一位著名的在家菩萨,维摩诘,...

投生到施主家

宗门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禅师。草堂青禅...

以专修念佛来对治修行上的偏差

疏文:弥远者,厌生为患,亟欲灭生以归于无。而灭非真...

沙弥转龙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今天在道场白...

一位素食者12年的心路历程

是的,我是一个素食者。但是在人群中,我和你没什么不...

能够身心俱出家,才称为大丈夫之事

佛赞叹出家。这是中品上生,从这来看,他主要是针对僧...

巢窟不可爱,终将败坏

佛陀时代,有一位比丘于清晨前往河边洗浴,后至岸边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