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等偈能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2019/10/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等偈能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一偈,在佛经中是作为“七佛通戒”而提出的,它概括了佛教的基本精神,是佛教徒思想言行的准则。

在《增一阿含经》卷一中,阿难与迦叶的一段对话,认为此偈能“出生三十七(道)品及诸法”:

迦叶问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时尊者阿难便说此偈:“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是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净。是故,迦叶,诸佛世尊身、口、意行,常修清净。……一偈之中,尽具足诸佛之教,及辟支佛、声闻之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诸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云何?迦叶:戒清净者,意岂不净平?意清净者,则不颠倒;以无颠倒,愚惑想灭,诸三十七道品果便得成就。以成道果,岂非诸法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七佛传法偈

毗婆尸佛偈 身从无相中受生 犹如幻出诸形象 幻人心识...

这首偈语为污秽肮脏做了诠释

妄语为言垢,不勤为家垢;不严为色垢,放逸为事垢;悭...

千句偈不如一句有益的偈语

唱诵毫无义理的千句偈语,不如唱诵一句有法益的偈语,...

为什么这七尊佛常常被放在一起

我们常会讲到过去七佛。这七尊佛是指现在贤劫已经出现...

在妄想上面又加了一层妄想

今天,第二个七又下来两天了。打七期间就是在用功办道...

白居易《八渐偈》

唐贞元十九年秋八月,有大师曰凝公,迁化于东部圣善寺...

达观法师:无常观偈语

一切法相,梦幻泡影,似露似电,应起正观。 身心世界,...

虚云老和尚参禅偈十二首

一、参禅不是玄,体会究根源,心外原无法,那云天外天...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智谕法师:开智慧

清净心是智慧种,一般人误会,认为多读诵可以生智慧,...

【推荐】要走出你的妄想,才可以感应道交

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必须...

【推荐】一切有为法,皆悉归无常

无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劝告弟...

不要随便发愿,你的愿力就是引导力

佛法的修学我们慢慢进入到主题,四个道次第,这个次第...

【佛教词典】四善法(二)

大宝积正法经云:   一、乐住林间 谓修菩萨行者,当...

【佛教词典】我所见

(术语)执我所有之偏见,即不知一切之事物本为假有,...

祖师大德放生事迹及开示

流水长者子 金光明经上记载着,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六...

人生是业力说了算

你要我们这种一天到晚,在三界里面打滚的人直接内观真...

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古印度时,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居住在罗阅城...

一念忏悔能灭无量罪,则因果作何解释

问: 曾经有位法师讲座时云,一念忏悔能灭无量劫来恒河...

为心灵敲响木鱼

暑期中,一群小学生参观了一所闻名中外的千年古寺。在...

造佛菩萨形像有十六种功德

【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彩画形像。或土石胶漆...

金鹅的启示

我们要守住一念心,这念心最麻烦的莫过于贪欲。做人本...

只顾着「佛学」,而不重视「学佛」

现如今,清净如法的实修道场,在国内已经是屈指可数。...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

我于一九三五年到惠安净峰寺去住。到十一月,忽然生了...

最逍遥的人生

人若学会与人无争、与事无争,才能过着逍遥又自在的人...

忏除三障诸烦恼,是哪三障呢?

第四行愿:忏悔业障愿。 这个忏,原来也叫忏摩,是梵文...

大安法师:胸怀越大,福报越大,智慧越大

一个人他的福报的大小、智慧的浅深,就看他的胸怀。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