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宏海法师  2020/08/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问:请问法师,东方净土和西方净土有何差别?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宏海法师答:这个问题,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就讲到了。那里面说,我让你往生西方,你问为什么不往生东方。假如我让你往生东方,你又要问为什么不往生西方。所以说,你这个不是善问,只是戏论,没有真实的意义。

十方世界有无量无边的净土,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呢?因为首先,我们作为没有智慧的凡夫,在娑婆世界学习释迦牟尼佛的佛法,而释迦牟尼佛是大圆满觉,他给我们设的法门和指的方向,那我们就是要依教奉行。佛在很多的经典里面都说劝生西方,有的是正说、显说,也有旁说、带说、隐说。

可以讲“千经万论同宣,十方诸佛共赞”。就是在讲东方琉璃世界的时候,《药师经》里面也说到,如果你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又没有把握的话,会有八大菩萨来给你指示道路。在这一点上,大家要专信佛语。佛让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就要往生极乐世界,往生西方。

具体讲到东方和西方的差别相,如果对照《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跟《弥陀经》,那么可以讲东方世界不是那么容易往生的。其他的不说,最基本的你要修十善业。但是我们这个世界现在十善业很难修起来,全凭可以带业往生,这是西方的一个优势。

你烦恼哪怕一丝一毫都没有断,都可以借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愿力摄受,往生到极乐世界。所以从难易上来讲,西方容易一些。

第二个就是佛的接引。阿弥陀佛又叫接引佛。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西方三圣的形象最多的时候都是站着的;西方三圣的殿堂又叫接引殿;阿弥陀佛站在那里,他的胳膊比例很长,就是表的接引法。人在临命终时候,被自己的业力牵引,正是念头最乱的时候,根本做不了主。

这时候,阿弥陀佛西方三圣现前来给你安心,把你接引到西方。这一点,我们在《药师经》上见不到。这也是差别。

第三个选择往生西方而不选择东方的原因,是阿弥陀佛跟我们偏有因缘。这一点,大家更要意识得到。我们这里所有的人,甚至不信佛的,不了解佛的,不知道释迦牟尼佛的,都知道阿弥陀佛。这跟佛的愿力有关。这就是偏有因缘。

《佛说无量寿经》讲,当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即将灭尽的时候,特别地让这部宣讲西方极乐净土的经典再多住世一百年(特留此经止住百岁)。那就更能说明我们跟阿弥陀佛偏有因缘。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求生东方和西方世界,在去的因缘里面、步骤里面有差别,但是真正去了以后,实际上也没有差别。为什么?生一国土即是生一切国土。之所以让我们去西方,是因为你锁定一个国土,你念一尊佛,容易成就三昧;三昧成就了,也更容易成就往生净土这个法。

净土的经典里面讲到,极乐世界的天人菩萨们,一顿饭的工夫,可以随心所欲地到十方国土去供养诸佛,亲近其他国土。这里面就包括东方琉璃世界,包括东方一切国土,包括十方三世一切国土。极乐世界就是总持佛土,我们常说叫法界之都。去到那里,一切国土里边,随心所去的。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往生东方和西方又没有区别。在无差别相上,现在我们立足于娑婆的本位,还要锁定一个目标,先把它攻克完成,所以才说一定要求生西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怎样反观自己

问: 佛法若不外求,念佛怎样反观自己?念佛之心当下...

我为什么选择念佛法门

末学于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生于河南的一个小乡村,二〇一...

为亡者助念的功德利益

一、一个人之寿命长短及其价值,并非以活了多少岁月来...

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法因,字刳心,俗姓顾,明州(今浙江慈溪)人,学法于...

佛家上香的仪轨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

以杂毒之善求生净土,是不可能实现的

原文: 欲明一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真实心中作...

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来做功夫

都摄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你这个六...

为什么要结善缘好缘

问: 为什么要结善缘好缘? 方海权答: 因为结善缘好...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忆念弥陀慈父

在很小的时候,我喜欢观看电视上播放的《济公传奇》,...

拜佛时除了念佛外,可以观想阿弥陀佛光明吗

问: 拜佛的时候,除了听自己念佛的的声音之外,可不可...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做父亲很难,做出家人的父亲更难

相比于母亲节,父亲节好像冷淡了许多,子女也不太重视...

【佛教词典】十因

随说因、观待因、牵引因、生起因、摄受因、引发因、定...

【佛教词典】他受用土

(术语)佛之报土,有自受用他受用之二土。...

发财最快的8字咒

雨宝陀罗尼经比较长,我们只念咒心就可以。雨宝陀罗尼...

虚云老和尚住世的最后一日

九月初十午,公命侍者撤退佛龛,供奉在别室中。侍者知...

积极人生莫后悔

佛教经常让我们讲身心无忧,身无忧,心无忧。那我们就...

学佛人的十八项过失

(一) 为了成就世间法而息隐住山,乃学佛人之过失。 ...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

俯提劣机曲护初心,唯此法门最为第一

原文: 倘惑业未尽,道果未成。纵有修持,不能自主。久...

女人临产的禁忌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

比宝石还贵重的东西

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

何谓「四重二谛」

第一重: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 第二重:说空说有皆...

学佛后有病还要不要看

一些学佛的人听到别人有病就会劝人专心念佛,不要在意...

为什么要向竞争者祝福

一个苦恼的杂货商来找禅师,向禅师诉苦道,最近他的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