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孝道是什么,该如何弘扬孝道

大安法师  2013/08/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现在弘扬《弟子规》的朋友们也经常宣扬《二十四孝》。可是我听说里面有个郭巨为了孝养母亲,却要活埋自己的亲生儿子,难道这也算孝道吗?

大安法师答:《孝经》是我国传统社会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著作。中国的古圣先贤都强调以孝治天下,一部《孝经》只有一千七百九十九个字,在儒家十三经中属文字最短的一部经。但是这部经却有五百多家的注解,其中有几位皇帝如唐玄宗亲自为《孝经》作注解。孝通神明,天之经,地之义。尧舜之道,孝悌而已。《二十四孝》是元代出现的,用故事的形式,配合《孝经》来传播孝道文化,这部《二十四孝》成为国人传统启蒙教育书。家家有《孝经》,每个小孩子都读过《二十四孝》,并有图说,雅俗共赏。

二十四孝中,有“郭巨埋儿”的故事。郭巨事奉母亲至孝,有一年遇上饥荒,家里粮食不够,不能养活全家,在母亲与儿子之间,郭巨选择让他的母亲活下去。这是一个二难选择:如果有粮食,不存在这个问题;而粮食只够供一人时,对郭巨这个选择的价值评判,要放在当时的背景作阐释。

放在当时的背景上看,第一,对父母的孝是至高无上的,甚至在法律上不孝都要判极刑的,而且整个社会认为孝道就是人最崇高的一种道德。那么我们设身处地想,郭巨是个孝子,在面临着儿子和母亲只能养活一个人的情况下,他选择母亲,是可以理解的。其次在传统社会,并不是人人价值平等的观念。在传统社会有一个观念:妻子和小孩可以归属于自己,所以家长有权处理妻子和小孩。彼时郭巨就想到小孩是归属自己的,他一定是牺牲自己的东西来保全他的母亲。于是郭巨选择埋子——放弃他的儿子,便是他纯孝心自然而然的一种选择。

正因为他纯孝之心——孝感神明——当他一挖坑的时候,竟然挖到一坛金子,这样他的儿子也不需要活埋了,母亲和儿子都能保全,皆大欢喜。这可不是一件很美丽的孝道文化的个案吗?我们为什么要以现代的价值观念来加以反对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末法时期修念佛还是参禅

问: 现在末法时期,是修念佛法门比较好,还是参禅比...

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问: 请师父开示,念佛三昧是否就是安住一念心性? 净...

失去自我立场与观点这样可取吗

问: 我是一位忠实的佛教信仰者,自认为能想开、放下...

星云大师回忆母亲的感人事迹

身为佛子的大家,不但要以历代前贤为根,努力发扬他们...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有什么不同

问: 虚云老和尚的年谱里面提到,老和尚在谈到老参用功...

佛教是否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一些非科学的成分

问: 请你谈一下,在当代自然科学极大发展,人类理性普...

病不是吃素吃出来的

问: 法师,自己吃净素非常的欢喜,但是身体一直病病...

信力不够,心就容易散乱

问: 请教法师,现在念经持咒持名号,均是散乱心,心口...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净土为何独指西方

【净土因何独指西,要令心念有归栖。一门入后门门入,...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往生的条件。这三者是...

往生极乐是靠超度去还是自己信愿念佛去

问: 弟子以为,念佛行人勤修净业三福,以至诚恳切心...

凡夫菩萨欲于恶世度生,无有是处

《智论》云,具缚凡夫,有大悲心,欲生恶世救苦众生,...

【佛教词典】四种饶益

诸佛教化饶益众生之法有四种。唐道绰之安乐集卷上引用...

【佛教词典】入塔法

子题:绕塔法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毗尼母,不得着革...

妒火杀死亲生子

白泰官,清朝雍正年间有名的江南八大剑侠之一。 有一...

【推荐】每天投五毛钱作救人基金

四十多年前,我出家时就一直在想,佛陀出生在人间是为...

造了五逆十恶,为何临终十念就能往生

修净土宗的人,他一定要强调生命是由思想来决定的。否...

请法师到自己家供养,这样是犯戒吗

问: 弟子这里有法师来,可是有师兄却说是奔他而来的...

娑婆世界是苦难的世界

这个娑婆阎浮提世界,就叫堪忍。忍什么呢?忍苦,就是...

了然法师《地藏菩萨本愿功德颂》

稽首地藏王 功德妙难量 慈心深逾海 愿力广无疆 昔为光...

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与一心称名的关系

问: 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

不要埋怨业障,资粮就在当下

有一次,一位中年朋友若有所悟地对赵朴老说:我现在想...

以这种心来修净土法门,都称为杂毒之善

至诚心就是真实心,不虚假的心。这就要告诉我们修习净...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来金口无虚语,历...

净土文化对建设「幸福感」有什么积极作用

2014年3月18日,《禅文化》采编一行参访了净土祖庭庐山...

净界法师:佛遗教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