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净界法师  2020/1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怎么才称得上「真佛子」

舍利弗尊者本来是认为三乘法门各走其道,彼此不能相通,所以自己选择的声闻道就觉得非常的吃亏,“失于如来无量知见”。结果没想到佛陀说,你什么都没有失掉。我们看经文。

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舍利弗尊者一路走来,他从非常感伤,到法华会上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他知道其实他修的四谛法没错,他只要做一个动作,就是内观。只要“观照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产生信解,就会马上从阿罗汉变成大乘的菩萨。

什么叫大乘菩萨呢?这以下讲出了四个重点:

首先,“真是佛子”。其实阿罗汉,以蕅益大师的标准,他没有资格叫“真”。他是佛的弟子,没有错,但不能讲真,因为他只知权不知实,所以他是佛陀的弟子,但是他不能叫“真是佛子”。你一定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你能够传承佛陀的家业,才可以叫做真是佛子。第一个“真是佛子”,这是总标。

“真是佛子”有三个条件:

第一个,“从佛口生”。你必须要听闻《法华经》,产生信解。佛法的修学不是说,你今天找一块山,盖一个茅蓬,然后住在里面,别人帮你送饭吃,你双腿一盘、眼睛一闭就可以修学。没那么简单!“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佛法需要有传承的,不是你自己去摸索。你这个摸索叫外道。外道就是在禅定里面胡思乱想,持牛戒、持狗戒,它没有传承。所以学佛第一件事情,“从佛口生”,听闻佛陀的法音,你要跟善知识如理地学习,佛陀的法音代代相传,从佛口生。

第二个,“从法化生”。前面的“从佛口生”是闻慧。这个法,“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它本来是一个法音,是一个音声,文字,但是在心中你不断地去思惟以后,欸,依教起观,依观生道,你的心中产生一个道的力量出来了,有一个道法的力量,“从法化生”。

你心中本来是一个音声,但是你不断地从音声去思惟以后,这个音声在你心中转化成一种道法,可能是解脱道的力量,也可能是菩提道的道法。那么这个时候,你就产生一个由道法生出的新的生命,叫做善根力。

“从佛口生,从法化生”是一个因地,最后果地,“得佛法分”。这个是只有大乘一佛乘才有。蕅益大师说,小乘人没有“得佛法分”。他有“从佛口生”,因为小乘的四谛也是听佛说的,他也不是自己胡思乱想,是佛陀的传承;他也不断地知苦、断集、慕灭、修道,证得我空的道法,他的确是有道法。但是他没有资格叫“得佛法分”,他只有涅槃寂静。佛陀的万德庄严,月印千江,百界作佛,他没有。

当然大家会问,舍利弗尊者没有听《法华经》之前,他没有“得佛法分”,那就是一个涅槃寂静,怎么听闻一部经典以后就“得佛法分”呢?因为心态改变了。心态改变是最关键的。

诸位!他从一种向外攀缘,攀缘三乘法,心外求法,到内观真如,他整个心态改变了。就是他内心已经开显自性的功德,开始启动自性功德力了,所以他就变成“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他已经传承佛陀的家业了。这个就是信解,从信解开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问: 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

弥陀名号是实相身

第三个偈颂,是法藏菩萨讲:我到了成就佛道、佛果的时...

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问: 请问法师,有哪些方法可以很实效地入佛知见? 大...

念佛能洗掉犯戒过失,是否就可以放心犯戒呢

有人认为:既然念阿弥陀佛就可以把以前所录的犯戒的影...

法布施的福德果报

法的布施 我们有些人做弘法利生工作、劝进行者工作,他...

【推荐】勤则不病,不勤则病

示耳之曰:勤则不病,不勤则病,勿谓夙业,其报甚近。...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

【佛学漫画】潘太夫人的故事

潘太夫人生病当中的五、六天,始终没有任何的痛苦,并...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既然佛法能治病,为何法师还要求医问药

最近脚部做了个小手术,做完随手发了个朋友圈,一是告...

你跟阿弥陀佛是一家人嘛

蕅益大师说,因为无性缘生的假观,所以整个未来的十法...

佛教的两种忏悔方法

当我们在修习忏悔的时候,有一个偈颂值得我们注意,在...

送接灶神的意义和仪规

一、送接灶神来历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

【佛教词典】游戏三昧

佛菩萨游于神通,化人以自娱,叫做游戏,三昧是专心的...

【佛教词典】唯蕴无我心

(术语)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四。入声闻乘修四谛观法...

出世与入世

无相禅师行脚时,口渴寻水,这时看到一个青年在池塘里...

鬼神的福报也各不相同

问: 佛教说是无神论者,但是有因果,受人天果报,那...

微缕供佛,得成佛道

佛告舍利弗,菩萨摩诃萨为求无上佛菩提,精勤修学布施...

把烦恼送给他

有一对年轻夫妇同在一所小学里教书,虽然待遇不高,但...

【佛学漫画】弥勒菩萨上生经

弥勒菩萨的故事——上生兜率天...

佛眼看战争

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

生气是对自己施酷刑

这世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从来没生过气的人,却能很容...

坐禅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

坐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放下的过程。不断地放下...

宝盖覆舍利,功德不思议

有一段时间,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住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

天上的福报

有一天,王宫里飘来了一块手巾,它的细致和美丽,连宫...

念佛好,还是念观音好

昨接来书,不胜慨叹。既知其病,又知其药,不肯即服,...

出生食的由来

出生食,也就是施给众生食。于进食之时,从应量器中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