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王日休  2021/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净土法门不可不修

【原文】

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则?以神之来而托于此,其形由是而长,故谓之生。以神之去而离于此,其形由是而坏,故谓之死。是神者,我也。形者,我所舍也。我有去来,故舍有成坏。然则生者,非生也。以神之来而形成耳。死者,非死也。以神之去而形坏耳。世之人不识其神,徒见其形。乃悦生而恶死,可不为悲乎?

且神之来也,何自而来哉?盖随业缘而来。神之去也,何自而去哉?盖随业缘而去。业缘者何哉?其所作者人间之业,神则随之而生于人间。所作者天上之业,神则随之而生于天上。若作阿修罗之业,神则随之生于阿修罗。若作三恶道之业,神则随之生于三恶道。是轮回六趣,无有出期。然则神者,自无始以来,投胎易壳,不得久留于一所。

所以然者何哉?以吾所造之业,非久而不尽者,故神之舍于业也。业尽则形坏,形坏则神无所舍,又随吾今世所造之业而往矣。譬如人造屋宇,必居其中;人造饮食,必享其味。故造如是业,必受如是之报。盖自然之理也。然则吾今世所为,岂可以不慎哉?欲直脱轮回,永离苦恼者,无如西方净土。故不可以不修也。

【演莲法师译文】

人从来就不曾死过。“死”这个名词,是由这个身体上得来的。为什么呢?因为有神识来附托在这个身体上,这个身体才能生成,所以就称之为“生”。一旦神识离开这个身体,这个身体就会朽坏,所以称之为“死”。因此,这个神识,才可以勉强称为“我”,而形体,只能说是“我”所停留的客舍。当我要来住的时候,客舍为我而形成,当我离去时,客舍随之朽坏。

因此说,生,并非真的有生,只是神识来附托,故有身体形成。死,也并非真的死了,只因神识离开了,身体随之而坏。世间人不知神识的来去,只看到身体的成坏,所以欢喜生而讨厌死。这不是很可悲吗?

进一步说,神识来时,究竟从何而来?很简单,随业缘而来。神识之去,究竟从何而去呢?随业缘而去。业缘又是什么呢?就是各人所造作的善业和恶业。如果所作的是符合人间的善业,神识就随之而投生于人间。所作的是符合天上的善业,神识就随之而生于天上。如果所作的是属于阿修罗的业,神识就随之而投生于阿修罗。若所作的是属于三恶道的业,神识就随之而生于三恶道。由此轮回六道,无有出期。

然而,这个神识从无始以来,不断投胎换形,却从来不曾久留一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每一生中所造的业,不可能久长到没有尽期,所以神识停留在某一形体上,一旦业尽了。形体也就坏了。形体坏后,神识无可依附,就又随着我们这一世所造的业缘而去了。譬如人造了房屋,必居其中,人造饮食,必享其味。

所以,造什么样的业缘,必受什么样的果报。这是极自然的道理。因此,我们对于这一世的所作所为,岂可不慎之又慎呢?要想摆脱轮回,永离苦恼,什么方式都不如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所以净土法门不可不修啊!

龙舒净土文卷第三 普劝修持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刘会龙居士往生纪实

守愚念佛过一生 跪着往生度世人 大雨滂沱后的世界格外...

闻信弥陀名号即得不退转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

念一遍佛,西方极乐就在心上过一遍

念佛就是请佛住世,此引慈舟老法师开示:佛本无生灭,...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这是佛教的根本认知,...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机应现

尽虚空界元同体,极一微尘总是真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

乳癌病人的往生故事

有一位是乳癌的病人。她跟先生离婚了,先生也得癌症,...

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

净界法师:净土宗修学法要

学人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来跟大家讨论,我们净土宗的...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感受是跟你的业力有关系

诸位要知道一个事情,当你看到某一个人,你起快乐的感...

【推荐】天底下最划算的投资

我们一般做一件事情总是会以利益得失的考量,来决定我...

鬼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二、示恶鬼趣 今天讲到七趣当中的第二趣。鬼是怯懦怖...

学会转念,平复疫情中躁动的心态

好,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有因缘...

【佛教词典】十忍

(一)菩萨断无明之惑,证得诸法本来寂然时,所得之十种...

【佛教词典】究竟

【究竟】 p0701   大毗婆沙论三十三卷十六页云:此中...

一个人越有特色,功德就越不容易圆满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

人生不幸中的万幸

最近几年来,身边发生了好多事情,令末学深深地感到,...

喝茶的十个益处

唐代刘贞亮把饮茶的益处表述为十德:以茶散郁气,以茶...

出家人的戒刀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 今天道场白华庵,跟...

四大五蕴

「四大本空,五蕴非有」,这是佛陀成道后,对宇宙世间...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

念佛人静坐也须念佛。非外道只静坐而已。念佛行住坐卧...

人生的祸福来自于因果

人在一生中往往有各种不同的遭遇,是祸是福、是苦或是...

不能得不义之财

过去我小的时候,我奶奶给我讲一个故事。讲什么故事呢...

只要生起邪淫念头,就已经犯了淫恶之罪

【原文】 黄书云云。邪淫者。凡属他人之妻女。我以邪心...

做一名优秀的女佛教徒

我们学佛后的女人,应该如何为人母、为人妻、为人女,...

僧人托钵行脚的含义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

五次闭关念佛的感悟体会

我辈凡夫,仰信佛言,依教奉行,自获实益。若得闻此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