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后得智的五种分别

净界法师  2020/11/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后得智的五种分别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择差别故。

后得智有五种,后得无分别智就是后得智。

第一个,通达思择。后得智当然是要分别,但是这个分别叫作通达。就是说,他证到真如三昧,从真如三昧出来以后,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通达真如了。所以这个五分法身讲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为什么他解脱以后要多一个解脱知见呢?就是说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解脱了,不必靠别人的印证。这个通达真如就是说他自己能够证知自己已经通达真如理,他能够作出这样的思择。

第二个,随念思择。这个地方是说这个菩萨能够忆念真如的相貌。前面的通达是讲通达真如的道理,这个地方是忆念真如的相貌:真如是清净的、是广大的,他能够忆念它的相貌。

第三个,安立思择。他能够安立种种的名言,来宣说真如的相貌,来开导众生。

第四个,和合。这个“和合”的意思就是说,它能够统摄一切的六度,会归到真如。刚开始他可能是观照这一念心,最后他能够历事炼心,把这一念心普遍地运用到整个五度的修行上去,和合。

第五个,如意思择。如意思择是讲神通。菩萨从真如三昧出来以后,能够随所思念皆能如愿,成就种种无碍的神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慧律法师《佛心慧语》

(一)自觉篇 ◆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

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修智 又复观身无常、苦、空、非我,是名为慧; 前边的...

持戒跟智慧是缺一不可的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这是讲到声闻跟菩...

【推荐】人生迷茫时,向圣贤借一点智慧

一、向孔子学习谦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于自...

净界法师法语--智慧的抉择

◎ 生命是无常的,在那无常变化当中,每一个变化你都没...

慧不贪欲

佛陀在舍卫国的只洹精舍度众时,城中有一大富长者,育...

圣严法师《慈悲的智慧》

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

巧媳妇的故事

从前,舍卫国的波斯匿王有一个大臣,名叫梨耆弥,拥有...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相信因果忏悔罪业

因果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规律。有一个农民在春天的时候...

念佛的十种心

「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着之心;于无念中...

善待我们的父母

世人疼爱自己的孩子似乎是天经地义的,无论是孩子吃的...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净土宗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

【佛教词典】因假有

【因假有】 p0592   瑜伽一百卷十二页云:因假有者:...

【佛教词典】陀罗尼

华译为总持,总是总摄一切法,持是能持无量义。也就是...

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

慧律法师《[我]不属于这个世间》

各位尊敬的义工、各位发菩提心、慈悲、无条件牺牲奉献...

用一颗欢喜的心来对待生活

在当今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竞争也日趋激...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以怎样的心态来念佛? 用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的心念佛,...

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好的命运

《易经》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诸子百家都从其中汲取营...

汉地寺院常见的佛事与疑问

供斋 第一个,供斋。所谓供斋,通俗地说就是你们拿钱请...

放弃小利来成就大事

意不并锐,事不两隆,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事情要自己...

三千亿无形财产

有位勤政爱民的国王,有一天出宫巡视人民的生活。一到...

下人不深,不得其真

今天讲印祖的《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关于求取世间学问...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

如何正确修习大乘的空观

大乘止观的智慧,我们在这个地方作一个总结。大乘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