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净界法师  2014/05/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现在的业力,调伏我们的妄想,必须先了解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看这个讲表,我们现在的生命有一个很大的根本,叫阿赖耶识,就是第八识。第八识它有两种功能,一个叫做异熟,一个叫含藏。

第一个当你出生的时候,它主要的功能是异熟,它开始释放一种果报,或者说变现一个果报。所以当第八识是从上而下的时候,它是在变现果报。它变现果报有两块,第一个向内形成一种思想,第二个向外形成一种业力。不管你今生福报多大,你只要在三界投胎,你的生命一定有两种力量来牵动你:第一个内有颠倒妄想,外有生死业力。那么这个生死业力,它所变现是哪一块呢?就是最下面的根身,根尘,六根。你一定会有一个正报的根身,可能是一个男众的根身,也可能是一个女众的根身,可能是一个健康的根身,也可能是一个多病的根身,这些都是你的业力变现的。那么这个根身,它一定有一个依止的环境——六尘,有一个依报的环境。你有一个房子住,你有你受用的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依报的环境。

所以这个正报的根身,依报的环境呢,这个都没有对错,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都是你的业力变现出来的。那么当然这个根身,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小时候,多分来说还是受业力的主导,因为你思想没有成熟。但慢慢长大了以后,你的思想开始活动了。所以当你在承受因地的时候,它这个表是由下往上,我再讲一次,阿赖耶识在变现果报的时候,是由上往下变现,但是当我们思想开始活动的时候,开始在造业了,因为你不可能只是受用果报,你受用果报,这个果报体会去刺激你的思想,开始产生思想活动,也就是你开始造业了。

那么我们第一个业的第一个活动,就是感受,业力对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感受。当外在的业力要进入你的生命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它很重要的桥梁就是用感受来刺激你,就是快乐的感受和痛苦的感受。那么我们第六意识的思想,是经不起感受刺激的,一般人没有经过佛法的止观的训练,他被感受刺激,他一定有所反应。第六意识开始思考,我为什么会痛苦,我为什么会快乐,它一定会去找一个人来负责,一定要找答案。当然没有经过佛法因缘观的人,他的思想全部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就在盲目当中去找答案。

为什么我会这样贫穷呢?有些人有钱但是他多病,为什么我会病痛呢?为什么我的身相如此丑陋呢等等,那么我们会把所有的痛苦,开始做一种错误的解读,产生错误的妄想。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感受刺激你的。那么这个妄想打久了以后,习久成性就变成一种执着,一种习惯性的等流性的思考,就变成一种思量,一种执取。

诸位,当第六意识的妄想,已经形成你的性格,当第六意识的妄想,已经形成一种执着的时候,你的生死业力就形成。所以当业力刺激你的时候,如果你只是打打妄想就算了,那还没事。但是当你妄想以后,形成一种性格,形成一种执取,形成一种第七意识的一种我法二执的颠倒,这个时候就开始回存到第八识,形成另外一种业力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心中的对立越来越重,那你走错方向了

在禅宗有一个公案,它说,有一个禅师在僧团中闭关,他...

一个人会痛苦,他只有一种情况

我们现在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给业力,你会痛苦:这是我...

如何觅得真心

问: 请益法师,如何觅得真心? 宏海法师答: 我们常说...

让你的生死业缘干干净净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

修正自己的习气,不再被业所转

众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习气,随着自己的习性去造业,那...

【推荐】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是业力的释放

我们人生的相状有很多种,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没...

阿赖耶识的种子有六义

刹那灭俱有,恒随转应知,决定待众缘,唯能引自果。 大...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功夫用得纯熟的人没有妄想

《金刚经》上有这句话,何谓须陀洹,须陀洹就是初果,...

【推荐】净业的十种信心

彻悟禅师的净业十种信心,是从信心上讲的,这十种信心...

学佛前要先研究三个问题

讲到学佛这件事,先要研究;欲研究,先要解决三个问题...

何等偈能出生三十七品及诸法

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一偈,在佛经...

【佛教词典】有耶无耶

即心驰于有无二边,而犹豫不定之义。一般多指欲界修所...

【佛教词典】地藏

(菩萨)梵名乞叉底檗沙K?itigarbha,在忉利天,受释迦...

【佛学漫画】寺院的一天

本文以禅宗寺院为范,粗浅阐述寺庙一天场景,所见更多...

证严法师《静思语集锦》

1、众生之苦从欲所生,因欲生忧,因爱生怖。 2、人生...

净土宗怎样才能做到随念往生

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说,我们今生造...

散步有八大好处

1、散步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跳慢而有力。 2、散步能...

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五种夫妻类型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会成为夫妻,除了爱...

不期无常到,君向何处去

二〇一三年旧历新年之后,我先后遇上三位有缘老人去世...

在高科技社会,为什么佛教能够获得广泛的信仰

和平和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两大课题。 所谓和...

夏天的5种补肾食物

夏天正是补肾时!很多人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到了秋...

阿罗汉的三个含义

《疏》阿罗汉含三义。一应供,为人天福田,乞士果也。...

佛最后一次教诲

在萨罗国的娑罗树林,佛对他的弟子,作了最后一次教诲...

真正的吉祥物不须远求

一位慈济志工赠予珍贵的奇楠香木块与奇楠念珠,希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