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净界法师  2021/0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萨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

这一科是“与之授记”。舍利弗尊者在<方便品>明白了“权实不二”的道理,佛陀就马上跟他授记,授一种成佛之记。这里的成佛指的是成就应身佛。

基本上,应身佛的成就有两种因缘:一种是秽土的成佛,一种是净土的成佛。我们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所谓的秽土的成佛,它的重点在于“示同凡夫”。比方说释迦牟尼佛两千五百年前在印度的那一段的成佛,他是一个标准的秽土的成佛。所以,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的整个过程,他的所作所为要示现等同凡夫的状态。比方说他要有一个母亲来受胎,他长大以后要纳妻,要生子,乃至于一开始还要跟外道学习,最后才能够成就佛道。

也就是说,我们看释迦牟尼佛那一期的情况,不管是他的寿命,不管是他的身高,不管他所处的环境,基本上跟众生的共同业力差别不大。所以,秽土的成佛在因地的准备相对比较少,因为他没有太多的发挥空间,他完全是恒顺众生的业力来随缘教化。

所以这样子的成佛花的时间相对短。只要是跟他有缘的众生善根成熟了,然后都刚好在人道受生,这个时候他就随时可以示现八相成道。这个就是我们一般说的秽土的成佛。

净土的成佛困难度相对高,因为他没办法去恒顺众生的业力,他要另外去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所谓的净佛国土、成就众生,所以他要创造一个清净的国土。他可能发觉,跟他有缘的众生必须要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来修学,所以他净佛国土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成就众生的善根。所以他这当中的准备就要很多了。

在《维摩诘经》上说,菩萨要成就国土,要有两种准备:第一个,发菩提愿;第二个,修清净行。我们解释一下。

比方说,哪一天你完全地证得无生法忍了,到初地以上,那么你后面要做的工作就是净佛国土、成就众生。这个时候,比方说你刚好到某一个地方去,你发觉住的地方很重要。这个房子是一个宫殿楼阁,对凡夫来说是很大的摄受力,所以你就发愿,发菩提愿、修清净行:我以后的国土所有的房子必须是宫殿楼阁,七宝所成。

那你要做一件事情,做跟这个愿力有关的妙行:要成就一个宫殿楼阁,你要广修布施。比方说,你发觉在凡圣同居土当中三恶道对我们障碍太大了,我的国土不能有三恶道,所以你就加强持戒——我的国土里面都是尊贵身!尊贵身,简单讲就是两只脚的,就是人天这种尊贵的果报。所以你就必须在因地的时候,尤其在六度当中,特别尊重微细的戒行。

当然,杀盗淫妄更不可能犯,需要注意的是你要尊重特别微细的戒行。你希望你的国土寿命长远,你要广修慈悲。

在《维摩诘经》上说,菩萨在因地的时候就是发菩提愿、修清净行,以同愿同行来招感跟他有缘的众生。你认同我的观念,你就跟我一起修学。你认同你未来的国土必须是宫殿楼阁,必须是寿命久远,必须远离三恶道,你觉得这个东西对你很重要,那么菩萨就以愿力跟修行来号召跟他有缘的众生。等到他满愿以后,在因地里面跟他有缘的众生就同时生到这个国土去。

因此,秽土是一种业力,凡夫的共业所感的;净土是这个菩萨先发起一个广大的愿力,修习广大的妙行,然后以同愿同行来招感跟他有缘的眷属往生到他的地方去。这就是一个净土成就的因缘。

当然,他的愿发的越多,他这一期要成就国土所花的时间就越长。你发的越细,因为你要把这个愿填满,你六度的妙行所拖的时间就越长,就这么一个情况。这个就是净土的成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问: 如何理解阿弥陀佛大愿不同的愿目数字? 大安法师...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凡有愿者,终必能满

净土法门,是以信愿行三资粮作为往生的条件。这三者是...

遇到逆境就退失菩提心该怎么办

问: 弟子发的心总是在遇到逆境的时候,退消菩提心怎...

《挽回劫运护国救民正本清源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道德仁义,本来是我们自...

学《法华经》对修净土有哪些好处

《法华经》当然最重要就是理观的智慧,就是你的安住点...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前 言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在东林祖庭,我们...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我们了解净土总要,首先要了解净土是怎么生起来的,秽...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佛教的戒律在当今时代

何谓戒律?戒是有所不为,用来防非止恶:律是有所当为...

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一百零八首)

(一)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 都融妄念归...

上等人,有本事没有脾气

有些人是事业型的,有些人绝对不是事业型的,不要安排...

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方

问:信行愿三,既闻命矣。但十方皆有佛国,何须独愿西...

【佛教词典】善慧

(人名)东阳乌伤居士,傅翕,字玄风,年十六、娶刘氏...

【佛教词典】烦恼数

【烦恼数】 p1189 集论四卷八页云:何等数故?谓或六、...

如何判断发心的大与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

道证法师:动物的坟墓鬼屋

人有时很奇怪,假如知道某人有病,即使是亲人,也不敢...

佛源老和尚和地藏菩萨的因缘

佛源老和尚是铁骨铮铮的,也是独得祖师棒喝的真传。看...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

如何从佛法的角度理解乐舞问题

问: 戒律中常见对歌舞的限制,如八关斋戒中,不歌舞倡...

进厕所的布施法

每次入厕之际,观自身成金色宝瓶,瓶内甘露续流。 (...

业障障碍我们修净土法门

一件很难理解的事:修净土一法有这么大的利益,但是很...

民国四大高僧之印光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如果上点岁数,在农村生活过...

星云大师《我们要做义工的义工》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为你做事呢?有人如是问我。 我想这...

想了生死必须掌握正确的轨则

初学者必须由文字来做引导的,这以下举出一个实际的例...

敲木鱼的由来

僧人诵经时用木锤敲击木鱼,便发出清脆的声音,用于掌...

人生没有一个真实的外境可得

唯识学的建立,它告诉我们:其实整个人生的过程,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