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净界法师  2021/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娑婆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跟娑婆世界都有一种招感,就是一种感应,或者说一种磁场的吸引力。你的磁场吸引力越强,就说明了你越难往生。因为你跟娑婆世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你怎么往生呢?我们如果想要往生,前面的忏悔业障、勤修四重,它还是一个基础而已,你最好把对娑婆世界的爱取调伏到最低。

比方说,我们以前是个好人,我们刚开始修安乐道的时候,你只要布施、持戒、忍辱这三块做好就好了。你到了百货公司,喜欢什么,你就把它买下来,你福报大,都可以。但是到了今天,你要把修行的层次从善业的修学提升到正念的时候,它就不是这样子。你要开始回光返照——你真的需要吗?这个东西,是满足你的妄想,还是真正对修道、身心世界有帮助,有需要?你开始在处理这个问题了。这个在《楞严经》说,真妄交攻了。

你在日常生活当中喜欢什么东西,必须开始跟它说不可以!你开始对自己讲出这样的一个指令。你必须在生命当中,每一次成功的调伏,去累积你一种往生的力量,因为你必须要把娑婆世界的吸引力降到最低。

如果你很想往生,你对极乐世界充满了希望,欣求极乐,但是你同时对娑婆世界的因缘也非常爱取,那么临终的时候,你两个力量都会出现,一者贪恋娑婆,二者欣求极乐,两个力量会产生冲击拉扯。

诸位!你猜猜看,最后哪一个力量比较大?因为贪恋娑婆是你很习惯的东西了,你生生世世都是过着放逸的生活,有福报就花嘛。那么欣求极乐,你毕竟是短暂的时间。只有进入佛堂的时候才想到欣求极乐;只有进入讲堂的时候才进入欣求极乐的状态。你从佛堂出来的时候,又回到贪恋娑婆的境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在流转,我们从来没有对自己的爱取说“不可以”这三个字,你没有试着调伏它。

我们生命只有两种情况:你不是调伏它,就是随顺它,没有第三种情况。所以你看,为什么我们造了业以后一定要忏悔?因为你不忏悔就增长广大。你说:“欸,我没有忏悔,但是我也没有加强啊。”你不用加强,你造了以后,只要没有忏悔,自然每天在增长。所以诸位要知道,生命没有模糊空间,要么调伏它;要么就是随顺它,没有第三种情况。

所以在这个集谛当中,你每一次开始面对你的习气,开始抗拒它的时候,就是开始把娑婆世界的力量慢慢降低了。我们往生是要做两件事情:第一个,把对娑婆世界的引力,吸引力降到最低;第二个,对极乐世界的好乐升到最高。

现在都不谈业力了,完全讲心态,你心态要改变。你必须把这棵树,把贪恋娑婆的树,往东边倾倒的树,慢慢透过一种修四念处,把它转成向西倾倒。你不一定要断烦恼,但是一定要调伏。我们不可以把对三界的爱取,把它养到势力非常强大,不可以!因为它最后会超过往生的力量。

所以到了解脱道,我们引用声闻法的时候,慢慢地开始做心地法门,开始抗拒我们的等流习气,就是“此是集,汝应断”,就是开始要调伏了,是这个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如果总担心自己不能往生,是否会真的往生不了

问: 《印祖文钞》说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

佛陀教诫比丘们如何舍贪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

净界法师:修净土的人不要想着你造的善业

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

【佛学漫画】生死关头用什么来抵挡业力

彻悟大师的往生故事...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问: 抽烟的人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抽烟是一种不...

一念十念可往生,为何还要三万五万

问: 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 ...

以至诚念佛为正事,别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所说的甚深利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应当在往生西方...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随遇而安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凡事都要随缘,人必须随着天定的因缘来处理事情。反之...

净界法师:皈依的意义与方法

我们今天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关于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在...

傲慢,是对命运最大的挫折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很善良,也没有做坏事,但命运总是...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

问: 上香上一支?还是上三支?还有红香和黄香,上哪...

【佛教词典】藏识三义

【藏识三义】 第八阿赖耶识,义译为藏识具能藏、所藏、...

【佛教词典】隐覆说

隐实理而说、方便说。大法鼓经卷上(大九·二九一上)...

背娑婆而向极乐

无明所引。弃觉逐尘。违远真体。故名曰背。返其去路。...

忙到没有办法休息

由于工作忙碌,现代人常会因过度劳累身体而生病,像我...

临终正念需要有引导力

引导力。就是忆念净土,欣求极乐。 从小乘的角度,他只...

就这么一个功德,百千万劫不堕三途

在《佛说华聚陀罗尼经》上,佛又说了这么一段话。佛言...

修行人着魔的主要现象

一、共修时的魔事 修行人发生魔事时会有那些现象出现呢...

临命终的三个忆念

善根人直接从不迷下手,观想这个东西是我过去欠你的,...

曾国藩是如何成就的

湖南有个人叫做唐浩明,唐浩明研究曾国藩。他就写了一...

观音菩萨随类现身满彼所愿

众生之心,与佛无二。虽迷真逐妄,背觉合尘,起贪瞋痴...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

印祖关于惭愧的开示《涅槃经》云:佛言:有二白法,能...

为什么我们发不起随喜赞叹的心

今天我们要从这个赞叹讲起。诸位知道,大家都是同修,...

宏海法师:灵光寺舍利塔开示

佛舍利的缘起(上) 好,阿弥陀佛,各位我们现在,在...

知身是幻--离婆多尊者的证道因缘

离婆多,此云星宿。父母祷星而生,遂以为名。《弥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