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界法师:修净土的人不要想着你造的善业

净界法师  2011/06/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这个颠倒的有情众生,对于「摄藏此识」,这个第八识的摄藏识,它把内心的业力释放成果报的时候,它的速度是非常的快速,行相是非常的微细。所以我们会误认为第八识在释放业力的时候,它是不生不灭的,是一个恒常不变异的自我,使令我们第七意识产生了错误的认知,所以叫作阿赖耶。

阿赖耶识,它身为因果的一个依止处,它保存业力、释放果报的过程当中,被第七意识产生的自我意识给执取,这个就是所谓的阿赖耶。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我们今天要是不明白什么叫所知依,我们今天如果不把因果的根源加以探讨,我们习惯性的思考会认为:我今天去拜佛,是我来拜佛;是谁去持戒?是我来持戒;我去造善业,也是由我去得果报。这样子的思考,就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你这样子的业力,因为自我意识的执取,这个业力就是在三界里面得杂染果报,这个业力,它升不上去了。

所以印光大师在《文钞》里面,警告所有的修净土者,就是:你不要一天到晚想着你的善业!

你想:诶,我今天造很多善业啊。你每想一次,便增长你一次三界的力量。

你一定要把你的善业:诶!我没有造善业。把所有的善业,回向净土,我不可得,要把你的善业升华。

如果你一天到晚想着你造很多的善业啊,刚好就是这句话啦:「摄藏此识为自我故」,就是以自我为中心,摄藏很多的善业,以后也是由这个我去得果报。

所以你修善业,修善业本身没有错,问题是:你不要一直认为有一个我在造善业。这样子的话,对于你临终正念是障道的。因为你每一次这样的思考,都产生一个反方向的力量,就是在三界得果报的力量。到临终的时候,你的归依弥陀是正念,但是你平常也累积很多的功能,这样子善恶就开始抵抗,为你临终构成障碍。

你说「愿我临终无障碍」,那你平常的时候就不要去创造这种障碍的力量,你不能等到临命终的时候再来化解。

所以蕅益大师在《楞严文句》上说:「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认作本来人。」阿赖耶识它本身是生死的根本,我们本来就应该修我空观、法空观,来对治阿赖耶、来破坏阿赖耶,结果你把阿赖耶当作自我意识,「无量劫来生死本」,结果「痴人认作本来人」。

这个地方是解释「摄藏此识为自我故」,这个颠倒的众生,以阿赖耶识为自我,就产生在三界当中一个强大的流转力量。

所以我们应该要回向,把所有的善业回向,不要让这个善业跟自我合在一起。

就是谁造善业呢?就是一念的心去造业嘛,我一念的菩提心去造业,也是由菩提心得果报;不要说是「我」去造善业,不要有这样的思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

【佛学漫画】法界第一高人

阿弥陀佛可不止身高不可计量,寿命和光明也不可限量的,...

临终接引时,阿弥陀佛现的是什么相

问: 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现的是什么...

病者应以「无所得」来调伏其心

俗话说吃五谷生百病,生、老、病、死是分段八苦的内容...

【佛学漫画】潘太夫人的故事

潘太夫人生病当中的五、六天,始终没有任何的痛苦,并...

舍咒来念佛

请看第三十一:何名念佛之人。定茂想舍准提咒而专门念...

专一念佛之章程

手书备悉。丧中如此办法,不但于亡人有益,实令阖家均...

助念可以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吗

问: 助念的时候,助念人员围着亡者边绕行边念佛,可...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永远不要看不起任何人

在这个世界上,会有很多人没你混的好,但是也有很多人...

妙莲老和尚《对福严佛学院学僧开示》

开示一 一、欢迎学僧莅本山 诸位师父、各位同学、各位...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

慈悲语二十条

1.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2.福莫大于心善。 3.一点慈爱...

【佛教词典】炼禅

九次第定 三藏法数云:九者,自初禅至灭受想定凡九种...

【佛教词典】远离生臭

【远离生臭】 p1257 瑜伽八卷十五页云:不以爱染、身触...

佛说生病十因缘

《佛医经》提出,人得病有十因缘: 一者久坐不饭,二...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

高僧大德对夫妻情爱的开示

一般守五戒的佛教徒,尤其是净宗的同修们,一定会深自...

【推荐】当时好像是被人欺负了,其实那是消灾免难

我们不论学一门技术,或者念佛也好、参禅也好,要面对...

净宗二祖-善导大师

1.生平 善导大师(公元613---681年)诞生于隋大业九年...

怕浪费而吃掉荤菜,这样算犯戒么

问: 师父家人剩下的荤菜,怕浪费而吃掉,这样算犯戒...

修念佛法门有两种

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中说,修念佛法门有两种:一者...

分手后仍放不下他,该怎么办

问: 我和对象分手才二十天,这几天我一直很痛苦,放不...

戒律与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

四种人的苦与乐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之...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

出家人在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问: 出家人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运用善巧方便? 慧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