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截流大师  2021/05/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是我心中之佛

念佛要有真实信心,第一要深信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就是在本体上我、众生和佛没有两样。佛有如来觉性,我也如此,没有高下之别,我是还没有远离垢染的佛,弥陀是已经成就的佛,就如同一梦一醒般,在梦中和醒中的人本体没有两样。

我虽然昏迷倒惑,但觉性未曾丧失;我虽然积劫轮转,但觉性未曾动摇。所以说“在凡不减,在圣不增”,我们虽然沉迷为凡夫,但觉性没有减少一分,弥陀虽然成佛,觉性也不会增加一分,只不过是一个在迷中,一个在觉中,只有这少许的差别。因此要信得过自己就是佛,在本体上和弥陀完全一样。

其次,要深信在事相上,我和弥陀有天壤之别。也就是在修证次第上,我只是理性佛(指具有理体本性)、名字佛,也就是已经初步闻受了教法,知道自身是佛,然而在修证上还有观行位、相似位、分证位、究竟位的差别。在远离虚妄分别客尘障垢的修证阶次上,我不仅没有证达圣位,而且连观行位也没达到,还处在名字位,而弥陀是究竟位的佛,所以相差极远。

如果我不专念阿弥陀佛来求生彼国,不用说即生登不退转、升入圣位等等,恐怕连得生善趣都很困难,多半是随着业的冲击,流转在三界中,受苦无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就不叫做觉悟的佛,只叫做苦众生了。

第三要相信我和佛之间的关系。我虽然障深业重,长劫以来都是身处痛苦轮回,但是弥陀的真心遍包法界,所以我是弥陀心内的众生;弥陀虽然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刹之外,然而我的本心不是生灭心、我的本身也不是四大幻影,而是与佛同等的法界真心的缘故,能够包博法界,因此,弥陀是我心中的佛。

既然我和弥陀的心性无二,我念我心内的弥陀,弥陀救他心内的我,这样当然会感应道交。我的苦切一定能感,佛的慈悲一定能应,如磁石吸铁般,缘起一旦接通,必能得救无疑。因此,我相信这种缘起,相信我与佛心无有毫厘许的间隔,我的苦切一定能感得佛的慈悲,继而以佛愿力不虚的缘故,即生就能生到净土、超出苦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念佛的十种心

「念佛之人,虽观如来相好,而不生爱着之心;于无念中...

不是念佛就表示修净土宗

不是你念佛就表示你修净土宗,修净土宗跟念佛,没有直...

仗自力了脱之难,仗佛力往生之易

欲说净土修法,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此法仗佛...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

如何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那么去佛不远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真相:阿弥陀佛离我...

圣严法师《念佛的人有三种,你是哪一种?》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

印光大师极赞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像赞 悲哉众生无所恃怙,孤露竛竮如逃逝子。...

极乐世界的天人

念佛人能够由专修净业这种善根,感通阿弥陀佛的慈悲愿...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

教授写给新入大学女儿的9条忠告

开学季,大一新生们满怀憧憬地步入大学校门。然而大学...

无住生心与日常生活

金刚经中有云:「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无我相、人...

你心一动,魔就有机可乘

这个地方我们要说明一下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说是我今...

【佛教词典】十一面经

(经名)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略名。【又】十一面神咒...

【佛教词典】树等有命

【树等有命】 p1391 瑜伽六十五卷六页云:复有离系出家...

未受三皈五戒,算不算盲修瞎练

问: 顶礼法师,请问法师,未受三皈五戒,算不算盲修瞎...

世俗女人的九种恶劣表现

《增一阿含经》:夫为女人,有九恶法,云何为九?一者...

妄念纷纭只是一念

承示近来做工夫,于本地渐有入处,欲得秘密一语,以为...

谢天不尤人,天助自助者

某人的孩子得了重病,医生摇着头对孩子的父亲说:看样...

助念者应有的心态

以信愿引发信愿 《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

这样的欲望,把我们的身心都系缚住

即便你在念一句阿弥陀佛,口里念着阿弥陀佛,心里的念...

众生轮回的习惯与体制化

也许你们会觉得奇怪,为什么我一上来就跟你们介绍木鱼...

持咒往生需要信愿吗

问: 《大悲心陀罗尼经》说,观世音菩萨复白佛言:世尊...

星云大师《佛教奇事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

【推荐】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五种要下无间地狱的罪行: 第一种,就是不孝父母。 如...

知足

维斯努神对一个信徒无休止的祈求感到厌烦了,有一天便...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